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0987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安全工作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平安工作方案 为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效劳和平安保障工作,下面梳理了清明节平安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清明节是祭祀、外出游玩等活动集中时间,也是森林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等易发多发时段,为有效预防火灾、学生交通和溺水等事故的发生,现就做好清明节期间学校平安稳定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好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各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校园平安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活动,前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一次校园平安自查活动,重点排查校舍、食堂、宿舍、实验室及校园各项设施设备的平安情况,发现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台账,立即整改,确保把各类平安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开展好平安主题教育活动。

2、各学校要利用平安课、主题班会、告家长书、黑板报等方式做好清明节前的学生平安教育工作,告知学生期间的平安考前须知,增强学生平安意识。要根据节日特点,重点加强祭祀活动的用火平安、森林防火,外出活动的交通平安和防溺水平安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忧患意识,防止发生平安事故。 三、强化校园平安管理。 清明节期间,各学校要严格校园管理和治安防范,严格控制闲散人员进入校园。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保证学生的平安和健康,要加强校园门卫值守和治安巡逻,强化对重点要害部位和场所的巡查监控,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四、抓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清明节期间,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假期值班制度,落实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

3、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妥善处置并逐级上报。对谎报、瞒报、迟报和延报的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为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效劳和平安保障工作,宣传、贯彻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内党办发xxx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全国清明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开展惠民殡葬和生态 安葬,全面做好20xx年清明节工作,根据我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以保障群众平安、有序、文明祭扫为目标,发挥清明节推进殡葬改革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

4、文明祭扫、平安清明。 二、工作任务 (一)高度重视做好清明节祭扫平安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平安防范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确保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平安有序。 (二)继续深入贯彻中央“两办”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引导群众度过现代文明的清明节日,树立移风易俗新风气。 (三)积极开展“优质效劳月”和“行风建设月”活动,强化效劳保障,推进行风建设,努力提供优质便民效劳,不断增强广阔群众对殡葬效劳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四)充分利用清明节期间社会关注殡葬工作的有利时机,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突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的

5、宣传主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营造广阔群众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气氛。 三、组织领导 按照民政部和市民政局要求,结合我旗清明节祭扫实际,全旗从4月3日开始启动清明节期间应急工作,成立xx旗20xx年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为做好20xx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效劳和平安平安保障工作,积极宣传殡葬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殡葬行风建设,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湘民函20xx3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岳阳市民政局20xx年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市民政局副局长杨书生任组长,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李小梅、市殡

6、葬管理处主任陈自卫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分管副局长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殡葬管理处主任陈自卫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目标 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清明节工作指示精神,精心组织,维护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秩序,确保实现平安清明工作任务;开展殡葬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简朴的丧葬新风;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有序推进我市殡葬改革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切实保障清明祭扫平安有序。一是强化平安意识,落实平安制度。要牢固树立“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时刻绷紧平安这根弦,认真检查祭扫效劳场所设施设备,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必要时可采取分流限流措施。要认真排查消除用电用火隐患,严格限制祭扫使用明火。要积极配合消防和

7、森林防火部门,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因祭扫引发的重特大火灾事故。二是确保群众祭扫有序,出行便捷。要争取交通等部门支持,增开祭扫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引导祭扫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祭扫专车,或在公交站点安排接送车辆。要协调增加停车场所,及时疏导殡仪馆、公墓等集中祭扫场所周边交通。 (二)积极引导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一是引导文明祭扫。在清明节期间,集中开展以缅怀先烈、礼敬先贤、追思先人等为主题的祭扫活动,通过祭扫英烈、集体公祭、家庭追思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宣传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

8、式,传承优秀殡葬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二是鼓励生态安葬。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散、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争取对不保存骨灰的实行撒散等生态化安葬,并对其家属实施奖励。要鼓励经营性公墓开辟生态公益墓区,提供或者低价骨灰安葬效劳,引导群众摒弃硬质墓穴和墓志,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三)认真落实惠民殡葬政策。要落实湖南省民政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免除城乡困难群众根本殡葬效劳费的通知(湘民发xx58号)精神,按照岳阳市免除城乡困难群众根本殡葬效劳费实施方法要求,把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作为推进殡葬改革的主要方略。一是稳固政策成果。要认真梳理惠民殡葬政策在资金筹措监管、受益资格确定、减免补贴程序、政策宣讲引

9、导等方面存在的缺乏,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做到政策公开透明、工程科学合理、标准切实可行、程序严谨便民,不断提高殡葬公共效劳均等化水平。二是争取提标增项扩面。要积极争取财政、开展改革等部门支持,合理调整根本殡葬效劳减免补贴标准。遵循可持续原那么,探索将辞别厅租用,普通骨灰盒、纸棺,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根本效劳工程范畴。要逐步扩大惠民殡葬政策受益面,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三是发挥综合效益。要广泛宣传惠民之策、利民之举,把惠民殡葬政策作为新时期殡葬改革的突破口,使惠民殡葬政策成为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并参与殡葬改革的动力源,倡导群众厉行节约、文明治丧的催化剂,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助推器。 (四)努

10、力营造良好舆论气氛。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加强和改良民政新闻宣传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抓住清明节期间社会各界对殡葬工作高度关注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营造良好舆论宣传气氛。一是积极运用媒体。要认真研究殡葬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新闻通气制度,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尽可能为媒体采访提供便利。要通过新闻发布、政务微博、殡仪馆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加强新闻宣传。二是善于交流互动。要主动联系新闻单位,提供宣传线索和素材,主动发声,及时为媒体提供权威信息。对媒体曝光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回应,认真核实,有错必改、有责必究、及时反应。要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新闻宣传工作

11、,拟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三是大力宣传殡葬改革。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善于把握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善于掌握新媒体渠道,通过宣传殡葬工作中有新闻价值的动态和实情,使殡葬改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切实抓好效劳质量和行风建设。各地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民政部和省厅加强作风建设的规定,在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主题效劳月和行风建设月活动,践行为民理念,强化效劳意识,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努力提高殡仪效劳水平。一是开展主题效劳活动。要不断优化效劳流程,标准效劳标准,提高效劳水平,严格落实各项效劳公开、承诺制度,把标准管理、强化监督作为重点

12、,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保证责任落实到人。要坚持以人为本、效劳为先,把群众满意作为殡葬效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殡葬管理效劳单位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效劳窗口。二是抓好行风建设。各地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行风建设月活动,认真落实湖南省物价局 湖南省民政厅关于转发的通知(湘价传电xx23号)和市民政局 市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效劳收费管理的通知(岳民事发xx3号),完善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标准殡葬效劳收费行为,坚决纠正以次充好、强买强卖、违规收费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要探索吸收民营殡葬效劳组织参与行风建设活动,共同维护殡葬效劳市场公平秩序。 四、工作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3月9日3月15日) 成立市民政局清明节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清明节工作发动部署会议,对全市清明节工作进行全面的发动和部署,明确责任人,拟定观察点。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5日4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