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0929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2021自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重点题库参考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1*15=15 分)多项选择题(2*5=10 分)判断说明题(3*5=15 分) 简答题(5*4=20 分) 论述题(10*1=10 分) 案例分析题(15*2=30 分)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一、客观题核心考点1. 管理的产生: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2.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1)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2)为了使作业活动变得的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3. 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 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

2、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4. 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 管理有效性的衡量(1)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2)效果: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6. 管理者的分类(1)所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领域和专业: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7. 管理者的角色(1)信息角色(监听者、发言人、传播者)(2)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8.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结论:

3、(1)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 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2)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3)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9.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标志: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 方法:(1)唯物辩证法(2)理论联系实际法(3)系统方法二、主观题核心考点(一)简答题核心考点1. 管理的职能法约尔(1)计划: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

4、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4)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二)论述题核心考点1. 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2. 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2)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3)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客观题核心考点1. 管理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一国富论包括: 提出“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 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2)查尔斯巴贝

5、奇 深化了劳动分工原理; 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 提出了“管理的机械原则”。(3)罗伯特欧文2. 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以美国学者泰勒 1911 年出版科学管理 原理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泰勒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3.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2)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4.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权制”又被译为“官僚集权模式”(1)理想的组织形态(超凡权利、传统权利、法定权利)(2)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3)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5. 哈罗德孔茨著作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西

6、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理论丛林:(1)管理过程学派(2) 社会系统学派(3) 决策理论学派(4) 系统管理学派(5) 社会一技术系统学派(6) 经验主义学派(7) 权变理论学派(8) 经理角色学派(9) 管理科学学派6. 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 战略管理理论(2) 业务流程再造(3) 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7. 当代管理理论的趋势(1) 人本管理趋势(2) 跨文化管理(3) 参与管理趋势二、主观题核心考点(一)简答题核心考点1.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 工作定额原理;(2) 标准化原理;(3) 科学的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4)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 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7、(6) 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2.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1) 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2)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3) 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4) 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3. 梅奥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金钱并非刺激 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2) 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即所谓“士气”,士气是由个人家庭 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3)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颁向,非正 式组织左右成员行为

8、。(4) 新型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 保持平衡,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一、客观题核心考点1. 组织环境的分类(1)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等(2) 内部环境: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等2. 组织环境的形式: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3. 组织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1) 一般环境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PEST)。(2) 具体环境分析: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

9、力。(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3) 内部环境分析4. 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1) 优势一一威胁(ST)组合:指外部环境存在威胁而组织自身有着一定的优势。(2) 优势一一机会(SO)组合:能发展组织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组合,是一种 理想状态。(3) 弱点一一机会(W0)组合:即外部存在机会,但由于组织有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 其利用机会。(4) 弱点一一威胁(WT)组合:当组织的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遇时,组织就面临这 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组织的生死存亡。5. 组织文化是在其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 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

10、、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 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1) 理念层(精神层):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 制度与行为层(3) 象征层(物质层):组织文化最直观的和最容易感知的部分。6. 组织文化的特征:客观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继承融合性、发展性7. 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试功能、辐射功能二、主观题核心考点(一)简答题核心考点1. 组织环境的特点:(1) 客观性:组织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2) 复杂性:环境因素的数量和多样化(3) 关联性:构成组织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11、。(4) 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5) 层次性:组织环境因素是个多层次的集合2.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 环境制约组织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效率(2)组织对环境的影响 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影响环境 选择新环境3. 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P90)(1)确立合适的价值观标准(2)选择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应聘者(3)强化员工认同感(4)建立符合组织文化要求的奖励系统(5)不断丰富和完善组织文化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一、客观题核心考点1. 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1)古典观:只对股东负责“经济观”

12、 反社会责任观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起来。(2)社会经济观:企业除了要赚取合理利润外,还应为相关利益群体承担其应该负担 的责任。为此,企业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2. 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呈现正相关。二、主观题核心考点(一)简答题核心考点1. 管理道德的特征(1)普遍性(2)特殊性(3)非强制性(4)变动性(5)社会教化性2. 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管理者(2)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3)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4)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5)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3.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1)对雇员的责任(2)对顾客的

13、责任(3)对竞争对手的责任(4)对环境的责任(5)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二)论述题核心考点1.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1)道德的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性层次-原则层次(2)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3)组织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五章 决策一、客观题核心考点1.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2. 决策的类型(1)决策的性质: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2)决策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3)决策的方法: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4)决策的主体:群体决策、个人决策3. 决策原则: 信息、预测、可行性、系统、对比择优、反馈4. 定性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

14、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电子会议法5. 定量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分析法: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三者之 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2)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3)不确定型决策 悲观决策法:也称华德准则。决策者对未来持一种悲观态度,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最差的结果。小中取大 乐观决策法:也称赫威斯准则。决策者对未来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未來会出现最好的状况,前景一片光明。大中取大 折中决策法: 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决策者假设在选择了某种方案以后,事后发现客观情况并未向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他们会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后悔。把可能产生的后悔值降到最低,就成为 该方法的决策原则。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同等概率法二、主观题核心考点(一)简答题核心考点1. 西蒙对决策理论的主要贡献:(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2)对决策原理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如用“满意标准”来代表传统的“最优标准”;(3)既强调在决策中采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又重视心理因素、人 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应用。2. 决策的标准(1)泰勒最优标准(2)西蒙满意标准 从实际情况来看,满意往往成为决策所依据的标准,而不是所谓的最优标准。对管理者 而言,要使决策达到最优,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能够获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