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60882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作者:郭瑜杰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21 年第 5 期文 / 郭瑜杰【摘要】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机 遇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 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 展理念的提出有其丰富的理论渊源。全面准确理解共享发展理念,需要从“全民共享、全面共 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维度来研究,进一步明确共享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重大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一、共享发展

2、理念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共享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 理论基础。1.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是共享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所设想 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具备实现共享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在共 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的物质财富总量十分庞大,物质生产能力也十分强;没 有阶级的存在,更没有剥削和压迫;大家拥有共同的劳动环境,整个社会的资源处于一种共享 的状态。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通过工业革命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具备了共享发展 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私

3、有制,加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存在,因此共享发 展不可能实现。只有在公有制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共享发展才有实现 的可能。2. 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 度以实行公有制为基本前提和基础。在公有制下,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人们共同 进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而非由少数人掌握。“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其生产资料所 有制在本质上都是私有制。”共享发展理念与私有制之间是根本对立的,要实现共享发展就必 须废除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4、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贫富差异 不能悬殊,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发展成果,机器和技术的发明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 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3.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享发展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相比, 其特殊性并不在于是否重视发展生产力,而在于是否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坚持每个人自由而全 面的发展。其一,人的发展是自由的。这种发展摆脱了对人的依赖性和对物的依赖性,建立在 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之上。其二,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每个人的物质财富不仅得到了极大 丰富,而且在体力、智力、学习和工作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总体来说,人的自由而 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社会的发展也不再以牺牲部分人 的发展为代价。二)社会主义制度为共享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