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0824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第317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Anbound & Information第317期2010/09/292010/10/12安邦行业信息服务Anbound & Information医药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 Analysis Medicine 行业事件分析 竞争环境 竞争对手 行业数据安邦集团研究总部 Tel:01059001200本期要目 快速进入 点击页码 行业事件分析3【VC产业准入标准“治标不治本”】3竞争环境4政策环境4【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4【大输液行业格局面临新一轮调整】4科技环境5【MYDICAR基因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显露潜力】5【美国发

2、现一种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小分子】6国际环境6【美国制药公司将执行辅料谱系标准】6【键赞、赛诺菲安万特继续“讨价还价”】7【赛诺菲安万特美国制药部门将裁员】7【罗氏购得药物danoprevir的全球专利权】7【雅培购得Reata公司肾脏药物专利权】8竞争对手8药品制造9【辉瑞研发重心继续向中国倾斜】9【安利“盯上”中草药】9【上药集团争取明年6月底前于香港上市】9【誉衡药业收购白血病药物专利】10药品销售10【北医成为华润医药商业整合平台】10【省级药店联盟想要稳定发展不容易】11行业数据12统计数据12【今年18月医药行业收入利润均维持快速增长】12【2010年上半年医药进出口数据】12

3、【上半年医院终端中成药用药量平稳增长】13非统计数据16【2019年2型糖尿病用药市场将达360亿美元】161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是作为行业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而提供。 Anbound & Information行业事件分析【VC产业准入标准“治标不治本”】华夏时报报道,一位接近发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发改委将在今年年底前制定出产业准入标准,根据标准审批和建设内外资新增维生素C项目,以应对维生素C产能过剩和价格不稳等状况。该人士表示,“目前的情况是,VC生产行业准入标准的出台已经刻不容缓。主要原因是目前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价格不稳已经比较严重。”据了解,此前全球维生素

4、C两大生产企业是DSM(帝斯曼)和BASF(巴斯夫),近两年由于成本压力纷纷宣布短期停产,维生素C生产主要集中到了国内的5家企业,即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目前,官方数据显示,这5家企业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超过10万吨,全球VC的价格也基本掌控在国内5家企业手中。也正因如此,从2008年开始,国内维生素C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销售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140元,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掘金者”。仅2009年一年,就有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山东润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泰格生物等企业着手上马了VC项目,就连一向以青霉素工业盐闻名的

5、河南华星,也开始了VC转产。与此同时,VC龙头企业也进行了产能扩张,如山东鲁维制药投资3亿元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新增一条生产线,将VC原料药的年产能力由1.2万吨增加到2万吨。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已有和在建VC总产能达2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全球总需求的十余万吨规模。于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维生素C的价格大幅跳水。今年1月份维生素C的国内销售价格为每公斤75元,到9月初已经跌到每公斤37元。而出口企业报价也日益走低。2009年中国VC的出口均价为10.20美元/公斤,到今年7月份主要出口企业出口报价已经跌破5美元/公斤。这样的价格让维生素C的主要生产厂商逐渐无法接受,近日开始纷纷调整生产以应

6、对这场“降价危机”。东北制药与华北制药更是开始从原料药为主向制剂产品为主转型的战略调整。安邦研究员表示,中国的维生素C行业,一直就是在这样一个怪圈中不停的循环,而发改委在去年年底就曾经表示,将研究制定五项限制维生素C产能的措施,其中也包括抓紧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发放的规定,但当时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而此次,即使发改委已经给出了时限,但是,其政策的效果仍然难以乐观。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优胜劣汰,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中国的维生素C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仍然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这种现象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市场准入门槛低,但这绝不是根源的全部。中国的维生素C企业们似乎都是“好了伤疤

7、忘了疼”,每次在停产、限产避过“风头”之后,产能的扩张又成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对于企业的上述举动,我们也要提到的是,企业如此“冲动”的原因,地方政府或多或少也是推动因素之一。在安邦研究员看来,有了准入门槛只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因为即使门槛挡住了其他的中小企业,剩下的几大企业之间,依然出现恶性循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因此,想要摆脱这个“泥潭”,就要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多下功夫,东北制药与华北制药已经开始了战略的转型,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想要做强,想要摆脱“泥潭”,就要走到马路(制剂)上去,进而登上大楼。(ABCG)返回目录竞争环境政策环境把握国家、地方政策形势变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

8、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视察时指出,当今中国以SCI论文数为评价指标的医学科技成果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包括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政策研究在内的“软科技”却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成为卫生发展中的“短板”。陈竺表示,近期卫生部已完成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初步确定了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卫生部拟分3个阶段逐步推进上述工作。今年的重点工作是组织研

9、究制定“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调动地区积极性,选择上海、浙江等省市作为试点地区,大力推进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选择部分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进一步修改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一系列试行标准和规范。陈竺强调,卫生发展研究应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并根据医改进程中的新形势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应大力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前瞻性、基础性、创造性研究,包括以新农合、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的卫生发展难题。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战略眼光、扩

10、大科学视野,掌握全球卫生科技发展最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产出对医改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方面的原则和思路,以及符合国情及时代特征的卫生发展研究成果。(LBCG)返回目录【大输液行业格局面临新一轮调整】日前召开的“2010年注射剂工业大会暨输液企业高层论坛”上传出消息,由于新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去年全国大输液销量大幅攀升,从2006年的61亿瓶/袋上升到80.5亿瓶/袋。综合测算,在过去的10年,全国输液产业复合增长率为17.2%。与此同时,输液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06年输液行业前10强企业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37%,而去年前10强企业产能占比已经超过50%。除此以外,大输

11、液的产品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玻瓶输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7年的64.77%下降到2009年的43.72%,塑瓶、软袋产品的产能、销量则大幅攀升。今年对输液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即将出台的新版GMP最大的变化是在无菌产品领域,调整了无菌制剂的洁净度要求,增加了在线监测要求,细化了对培养基的要求;净化级别采用欧盟标准,实行A、B、C、D四级标准。中国医药工程设备协会秘书长顾维军表示,目前中国执行的洁净度要求跟WHO标准和欧盟分级设定存在差异,大部分大容量注射剂企业和部分冻干粉针企业都需要进行改造。早在去年以前,许多企业就已经开始更新设备,向新标准靠拢。目前,很多输液企业都将新版GMP

12、达标改造作为产品更新换代、调整结构的一次契机,但同时,资金的巨大投入也是必然的。据测算,新版GMP达标改造的行业投入将在200亿300亿元左右。对于受影响最大的输液行业来说,投入产出、利润成本的数字也变得分外敏感。众所周知,输液行业一直利润较低,“一瓶输液卖不过一瓶矿泉水”并不夸张。而如今,一些省份招标采购的“惟低价论”更令输液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目前,中国输液行业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407家,年产1亿瓶/袋以上的有35家左右。顾维军认为,中国输液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不正当竞争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泥沼之中,在新医改的拉动下,输液市场需求将大幅攀升,行业格局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在调整的过程中,会有

13、相当一批企业退出市场,越来越多有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的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从而使行业迅速走向集中。“美国现在只有3家输液公司了,德国也只有5家。”(LBCG)返回目录科技环境关注医药科技动态【MYDICAR基因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显露潜力】在美国心力衰竭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对晚期心力衰竭患者所做的期研究表明,MYDICAR基因疗法安全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症状、功能状态及心脏结构。这项期研究为CUPID研究(经皮心肌转导钙上调基因疗法治疗心脏病研究),由圣迭戈加州大学的Barry HGreenberg博士带领完成,旨在评估对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采用MYDICAR(由Celladon公

14、司生产的一种酶替代治疗药物,可恢复SERCA2a蛋白的水平)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其活性和疗效。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介于1875岁,心力衰竭(病因不限)的NYHA分级为或级,心肌最大耗氧量20ml/(kgmin),左室射血分数35%,持续接受了30天心力衰竭优化治疗方案。最终纳入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1岁,87%为男性,87%为白种人,半数受试者的心力衰竭系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所有患者的心力衰竭均为NYHA 级。39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3个MYDICAR剂量中的1个剂量组或安慰剂对照组,并接受单纯的冠状动脉内输注治疗,观察持续12个月,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初步分析。安全性测定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

15、、不良事件、全血细胞计数、血清化学检查、尿检、肌酐激酶心肌带、肌钙蛋白T以及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测定针对病毒蛋白的细胞免疫应答)。(LBCG)返回目录【美国发现一种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小分子】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的梁根庆等科学家在小鼠实验中,成功发现了一种能有效抑制人的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小分子RGS16,该发现对开发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梁根庆等科学家的研究是利用病毒载体和转染技术把RGS16基因或者干扰RNA(siRNA)导入人的癌细胞中,使RGS16蛋白的表达增强或抑制。然后,应用细胞荧光标记和细胞活力分析等手段,测定细胞的繁殖和增长速度。研究人员还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化学反应,探索RGS16所作用的生物信息链。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