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0730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 浅谈怎样阅读记人的文章我们都知道,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中的事件是为表现人物、刻画人物服务的。因此,在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果等方面不宜作过多的描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能力,就要应该知道怎样来阅读写人记叙文,可通过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做各种事情,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就表现在社会行为中。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文章中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写人记叙文中时,首先要弄清作品中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进而分析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这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如课文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文章写

2、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这件事,表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表明他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表明他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表明他求实精神。文章就是通过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例子,表明了藤野先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 2.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描写方法)有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这也叫直接描写或叫正面描写)从而揭示人物思想品位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外貌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在阅读中,要仔细分析外貌描写,通过品味外貌描写,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素养,从而推知人物的心理、情绪、命运、遭际、窥见时代、地域

3、等某些特色,如孔乙己(九年级下册)中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孔乙己喝酒的方式及其服饰,表明孔乙己不属于“长衫”主顾,又不同于“短衣帮”。他介于两者之间有其特殊的地位,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是长夹些伤疤”表明他饱受生活的折磨,常欺凌侮辱。“一部乱蓬蓬的花胡子”是他年老又潦倒落魄的标记,长衫“脏”表明他懒,长衫“破”写出他的穷困。透过这一肖像,我们可以了解孔乙己的处境及其生活状况,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后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肖像描写,“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薄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更直接预示了封建制度不但毒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他被封建科举制吞噬

4、,被封建社会吃掉是毫无疑问的。 动作描写也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进程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因为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个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事态度和思想品质,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时口袋里面有几个酒钱,就要在他们面前显阔气,也聊以自慰,九文大钱“排出”,我们都仿佛听到了那叮叮作响的铜板碰击声。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排“动作说

5、明他穷困潦倒到极点,表明了他悲凉的处境。从“排”到“摸”,同时拿钱买酒的动作,但处境已变,动作也就不同,可见作者炼字的功夫与匠心。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言为心声”分析语言可以理解人物性格。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思想的感情。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想、经历、地位、性格等不同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阅读中,要品味,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进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如孔乙己课文中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窥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

6、鲜明的个性,生动表现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活动进行描写,剖析人物的心理,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体味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课文孤独之旅(九年级上册)中,主人公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由害怕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文中写到“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夜里睡觉时,他紧紧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时间一久,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后来经过一夜的风雨的考验,“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文章就是通过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说明在困境中他磨炼着自己的品行,由害怕到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自然界的风雨,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 刘凯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