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0708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阶段质量检测(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Cl2B酒精C稀硫酸 DFe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位素B为同种原子C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用6.021023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2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6.021022个水分子C2.24 L氨气分子中含6.021023个

2、电子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6.021022个电子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在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5下列选项中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ACaCO3CaOCa(OH)2NaOH溶液BCuCuOCuSO4溶液Cu(OH)2沉淀CKMnO4O2SO3H2SO4溶液DBaCO3BaCl2溶液BaSO4沉淀6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

3、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是能导电的化合物7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溶液显酸性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溶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4、NAC1 mol O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氧原子的质量D24 g 石墨和24 g 金刚石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等9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10双选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以是()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1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解在1 L水里B称取胆矾25 g,溶解在1 L水里C将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

5、稀释至1 LD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1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17V22 400)/(22.422.4V)Bw17c/(1 000)Cw17V/(17V22 400)Dc1 000V/(17V22 40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4分)(1)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

6、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两种物质都是盐(2)从H、O、S、Na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碱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_;含氧酸_;碱_;酸式盐_。14(12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 滤液精盐(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2)第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15(14分)(1)S2中的

7、质子数是_,中子数是_,核外电子数是_,质量数是_。(2)Fe、Fe2、Fe3是_元素的三种粒子,它们的_数相同,它们所带的_数不相同。(3)由1HO与2HO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_种元素,_种原子,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有_。(4)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b、m、n之间的关系是_。16(12分)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需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_g。(2)容量瓶上标有_、_等字样及_。(3)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

8、冷却后直接倒进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 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然后将溶液转移到指定洁净干燥的试剂瓶中。请指出上述操作的2处错误。_;_。(4)配制上述溶液,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_。A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而且暴露在空气中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时,洒出一部分阶段质量检测(一)1选A酒精属于非电解质,稀H2SO4属于混合物,Fe属于单质,后两种都不属于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电解质。2选A可以看出三种微粒核内质子数均为一个,都是中性

9、原子,不同的是核内中子数,它们分别是 1H、2H、3H,三者互为同位素。3选AA项,n(O3) mol,n(O)0.1 mol,故含有6.021022个氧原子;B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C项,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NH3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D项,2.4 g Mg变为Mg2,失去26.021022个电子。4选CBaCl2属于盐类,与NaCl属于同一物质类别,因而BaCl2溶液应靠NaCl溶液摆放。5选CC项中SO2点燃,SO2。6选DA中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如熔融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B同A,如Cl2溶于水能电离出H、Cl、ClO,但不是电解质;C中熔融Na2O可电离出Na和O2,

10、故Na2O是电解质。7选AA正确;B.Na焰色反应呈黄色,但它不一定是盐溶液,如NaOH溶液,错误;C.结论错误,可能是可溶性的钙盐、钡盐或Ba(OH)2等,错误;D.结论应为溶液中含有NH,错误。8选DA选项,28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 2 mol 氮原子。B选项,4 g金属钙为0.1 mol,1 mol Ca变成Ca2失去2 mol电子,故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C选项,1 mol O2分子的质量是32 g,1 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9选A同温同压时,体积相等的两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2和O2的比

11、例不固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密度和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10选C、D质子数不同则不是同种元素,而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只能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或不同种元素的离子。11选CA、B两项中水为1 L时再溶解别的物质,形成溶液的体积就不是1 L了,尽管溶质为0.1 mol,但其浓度不是0.1 molL1;D项中16 g胆矾含CuSO4少于0.1 mol,浓度也不是0.1 molL1。12选A选项A中溶液的体积错误,故A项关系不成立。13解析:(1)依据相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判断其分类依据。(2)Na与O形成的氧化物中Na2O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答案:(1)ACBD(2)Na2OSO

12、2、SO3H2SO4、H2SO3NaOHNaHSO4、NaHS、NaHSO314解析:(1)把杂质彻底除去,用于沉淀的试剂一般稍过量。这就有一个检验试剂是否过量的问题。如果BaCl2过量,则溶液中就有Ba2,此时加入H2SO4会产生沉淀,利用此原理可以检验BaCl2是否过量。(2)粗盐溶解后加过量BaCl2,把SO除去同时引入Ba2,加入NaOH溶液后把Mg2、Fe3除去的同时引入OH,因此,第步加入Na2CO3后,CO不仅与原溶液中的Ca2反应,而且除去过量的Ba2。(3)要特别注意,此时生成的BaSO4、Mg(OH)2、Fe(OH)3、CaCO3、BaCO3等沉淀要通过过滤与滤液分离,否则

13、其中的Mg(OH)2、Fe(OH)3、CaCO3、BaCO3在第步加适量盐酸时将重新溶解。答案:(1)取第步后的上层溶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H2SO4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15解析:(1)R中四个角标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A表示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R元素原子的质子数;n表示Rn所带电荷的数目,也就是R原子变成Rn时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m表示Rm分子中所含R原子的数目。(2)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粒子,其中Fe2和Fe3是Fe原子分别失去2个和3个电子后形成的,三种微粒所含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3)1HO和 2HO中共含有氢氧两种元素,1H、2H、16O和 17O四种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