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06883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博乐校区校对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3学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 会当凌绝顶,_。 (望岳)2. _,雪尽马蹄轻。 (观猎)3. 人生自古谁无死,_。 (过零丁洋)4. 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沾衣欲湿杏花雨,_。 (绝句)6. 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 “天狼”在词中的意思是_(

2、2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首句以“狂”字统领全词,表现了词人举止、神态之“狂”。B. “锦帽”等两句描绘出猎时的雄壮场面,烘托词人豪迈气概。C. “酒酣”等三句刻画了作者怀才不遇、借酒浇愁的愤懑委屈。D. 全词抒发词人渴望为国守卫边疆、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3、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 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2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4、。(3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先描写了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再借景抒发“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B.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慰勉滕子京,也表达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C. 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D. 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透过写景抒情转入议论,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四)阅读下文,完成地12-15题(12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

5、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侍臣:周围的大臣。京师: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指隋代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炀帝意犹不足( )(2)遂致灭亡( )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竟然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B. 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C. 居然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D. 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14. 唐太宗认

6、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15. 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_、_的君王。(4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地16-20题(23分)新能源的领跑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发电方式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所需的化石能源已近枯竭。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 保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水电受地理位 置和季节的限制,核电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太阳能、地热能发电量 又极小。风能是目前为止最适宜于大规模开发的能源之一。风能是 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环保型可再生能源。风能作为一种

7、新的清洁无污染的能源,用它来发电可以弥补上述发电方式的不足, 来替代传统的发电方式。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是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的 可再生自然能源。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将会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其携带的能量即 风能。把风能先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就是风力发电。我国的风力资源十分丰富,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根据国家气象局气象研究院的估算,我国10m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GW,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000G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GW,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GW,主要分布在两大风带:一是“三

8、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二是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风力发电技术就是利用风能的可再生性,其工作原理是风轮叶片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动进而发电。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为1.53MW。风力发电机组正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欧洲已批量安装3.6MW风力发电机组,美国已研制成功7MW风力发电机组,而英国正在研制巨型风力发电机组。当前我国国内市场的主流风电机组机型主要是1.5MW和2MW,但2.5MW及以上功率的机型新增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5MW和6MW风电机组已开始进入市场。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今后我国的风力发电成本将大幅降低

9、,技术装备国产化比例将继续提高,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发张的重点。我国政府对风力发电的投入逐步加大。目前,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从2005年开始,我国风电连续5年实现翻番增长,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突破44.7GW,成为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2.7GW,在装机方面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其中,区域装机容量的增长分布如下图。随着国内风电制造技术的提高,发电成本得以快速下降,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最具有经济发展前景的一种发电形式。展望未来,化石能源的枯竭,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的支持等因素将使风电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巨大的发展前景。数据来源:中国风能协会图:2010年-

10、2011年中国各行政区域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6. 从文中看,我国的传统发电方式主要是_,“新能源的领跑者”是指_(4分)17.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3分)18.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无污染的、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体现在:(9分)(1)_(2)_(3)_1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风能作为新的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已几乎完全替代传统的发电方式。B. 用专门的设备把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为风力发电。C. 当前5WM和6WM的风电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风电机组。D. 我国的风力发电量自2005年起,

11、已经持续数年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20. 请联系我国风力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柱状图在我国2010-2011年间区域装机容量的增长特点。(4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5分)母 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辟落后的乡村。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

12、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