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0657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习题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1.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切切察察“的毛病 限制“我”的行动 睡觉摆“大”字 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 为我买山海经。重点写了为“我”买山海经 2. 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课文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

2、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3.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想像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像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

3、的震悚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4.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5.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

4、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6.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7. 鲁迅怎样描写阿长?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试举一例 作者描写阿长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那是静态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好就好在这个“

5、大”字的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还不清楚,打个比方,怎么个伸法就一清二楚。可见描写一种状态,有时打个比方,就很传神。8. 阿长买山海经过程200字 街上是人山人海,可惜热心肠的不多。几经碰灰,终于觅到了一家书店,遂进。 “老板,有没有卖啥三啥经的?”阿长一边寻看着书架,一边探问道。 “这里有诗经佛经财经三字经等等,不知你指的是哪本?”伙计笑道。 “哦,你把那本三字经拿来我看看。”阿长满怀希望,接过伙计递过来的书,大略一翻,并没有什么哥儿所说的鬼呀魂呀之类的插图,不觉有点失落。 “请问有没有那种插图的三字经?”阿长递回了书,又朝书架扫了几眼。 店伙计一愣,笑问道:“嗐?!有意思了,什么插图?

6、” 阿长仰起头想了片刻。 “好像是什么鬼呀魂呀之类奇怪的东西。” “你说的不会是聊斋志异吧!”店伙计有点不耐烦,掂起掸子四处拍了拍。 “不,一定不是,好像是什么经的!”阿长果断地回答。 “没有。”伙计板起了面孔,不听她多一句话,便下了逐客令。 阿长挺委屈地走出店门,四下望了望,失望地往回走。 “怎么办,怎么办?” 她暗自思忖着,不觉踱到了一个书摊前,眼前一亮。 “有没有画着奇怪动物的三什么经?”阿长俯下身子。 “有啊有啊!呃瞧!”小贩兴奋地从书堆中淘出了四个小本,掂着一角在空中晃了晃。 阿长拿过一个小本,翻开来直起身子,忽而十分欢喜的样子。 小贩看了她一眼,乐呵呵地说:“这真是一本好书,小时候

7、不知翻了多少遍了,上面还有狮身人面像呢!四本山海经,八十文。” 阿长想都没想,数出了八十文递给他,接过那四本小书,用布包好,飞也似地跑去叫哥儿去了29. 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10. 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11.本文若是想表达对阿长的赞美,为何开头写她的诸多不好之处 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情节曲折动人,在鲜明对比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利于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