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062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综合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综 合 实 验 报 告实 验 题 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年 级 专 业: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小 组 成 员: X喜江 李红飞 杨国威 指 导 教 师: 许 薇 完 成 日 期: 2011年11月25日 目 录一、数据库功能设计2二、数据库需求分析设计2三、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5四、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6六、总结8参考文献:9一、数据库功能设计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现简单的成绩查

2、询、课程查询、学生查询等操作,并能实现简单的数据统计。(一) 学生查询 1、学生信息修改 修改选中当前学生的信息。 2、学生信息的添加 增加新学生的信息。 3、学生信息删除 删除选中当前学生信息。(二) 课程查询1、课程修改实现对课程名、学时、学分的修改。2、课程添加 对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进行录入,并存入数据库。3、 课程删除对一门不在开设的课程进行删除,并从数据库中删除。(三) 成绩查询1、 成绩修改先选中要修改的成绩信息,然后进行修改。2、 成绩添加直接弹出添加对话框,然后进行添加。3、 成绩删除先选中要删除的成绩信息,然后直接删除。二、数据库需求分析设计2.1数据流程图学生信息学生信息管理

3、基本信息录入D1学生信息返回D2D3基本信息录入课程信息成绩信息成绩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基本信息录入图2-1系统的数据流图2.2 数据字典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能否为空。利用SQL Server 2000建立“StudentCourse”数据库,其基本表清单及表结构描述如下:数据库中用到的表:数据库表名关系模式名称备注Student学生学生学籍信息表Course课程课程基本信息表Score成绩选课成绩信息表Student基本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字段名字段类型Not Null说明Student _snoCharPrimary k

4、ey学号Student _snamecharNot Null学生某Student _sexchar男或女性别Student _deptchar系别Student_agechar年龄Student_addresschar地址Course数据表,结构如下: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Course_ochar主键(primary key)课程号Course_amecharnot null课程名称Course_hourintnot null课时Course_scorenumeric(2,1)not null学分Score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Course_ochar外部键课程号

5、Student_snochar外部键学号Scoreint成绩2.3 存储过程 (1)在Course中插入一元组CREATE PROCEDURE Course_prodASInsert Into CourseValues(1018,微机原理,36,3.5)(2)创建一个查询过程CREATE PROCEDURE Course_prod1ASSelect *From Course(3)创建一个删除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Course_prod2ASDelete From CourseWhere Course_o=1007三、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1 E-R图由需求分析的结果可知,

6、本系统设计的实体包括:(1)学生基本信息:学号,某,性别,地址,年龄,专业。学生基本信息实体某学号年龄性别地址专业(2)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课程号,学时,学分。课程基本信息实体课程名课程号学时学分(3)成绩基本信息:课程号,学号,分数。成绩基本信息课程号学号分数这些实体间的联系包括:每位学生可以学习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供多位学生学习。由上述分析可得到系统的ER图:选修课程成绩学生课程号课程名学时 学分分数学号某性别系别 地址年龄NN四、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4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体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间的联系则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一

7、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联的个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联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3个或3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联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可合并。具体的基本ER

8、图向关系模式的转化如下:(1)学生(学号,某,性别,年龄,地址,系别),其主关键字为学号;(2)课程(课程名,课程号,学时,学分),其中主关键字为课程号;(3)成绩(课程号,学号,分数)其中主关键字为学号和课程号。可以与学生关系模式合并为:学生(学号,某,性别,年龄,地址,系别,成绩,课程号)。42 模型优化 关系模式学生,课程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也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已经达到了3NF。五、数据库的物理设计1 建立数据表(1) 学生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 Student (Student_sno char(10) primary key,Student_sna

9、me char(10) not null,Student_sex char(2),Student_dept char(10),Student_age char(10),Student_address char(10);(2) 课程信息表的建立 CREATR TABLE Course (Course_o char(10) primary key, Course_ame char(10) not null, Course_hour int, Course_score float(8);(3) 分数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 Score(Course_o char(10), Student

10、_sno float(8), Score float(8);2 建立视图(1) 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的视图定义如下:CREATE VIEW Student_view(Student_sno,Student_sname,Student_sex,Student_dept,Student_age,Student_address)ASSELECT *FROM Student(2) 课程信息查询的视图定义如下:CREATE VIEW Course_view(Course_o, Course_ame, Course_hour, Course_score)ASSELECT *FROM Course(3) 成绩信

11、息查询视图定义如下: CREATE VIEW Score_view(Course_no, Student_sno, Score float)ASSELECT *FROM Score3 建立索引(1)为学生Student表的学生某建立索引。Create cluster index snameindex on Student(Student_sname);(2)为课程Course表的课程名建立索引。Create cluster index ameindex on Course(Course_ame);六、总结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

12、,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通过此次数据库的课程设计,真正达到了学与用的结合,增强了对数据库方面应用的理解,对自己今后参与开发数据库系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建立数据开始,对数据库设计理念及思想上有更高的认识,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E-R图的表示,数据字典的创建,懂得了不少有关数据库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增强了自己在数据库中应用SQL语言的灵活性,其中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牵涉表和表之间的联系,主建与外主键的定义,约束项的设置,使逻辑更

13、严密,在学习过程中,我也能过上网查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一些别人设计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报告,学以致用,自我创新,独立完成了这份自己的报告,从中在学到用,从用又到学,不断修改,系统更新。虽然不能达到完善系统,但也做到了尽善尽美,加强理论学习对完善系统会有很多帮助,不管怎么说,对这次做的课程设计自己觉得还算满意。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陈志泊,李冬梅,王春玲编著.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人民邮电.2006.72 X海藩编著.软件工程(第二版).人民邮电.2006.73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2001.14(美)Philip J.Pratt. Jose J.Adamski, S.Sudarshan 译本.机械工业2000.15 顾巧论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科学.2003.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