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60611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练习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一、 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物质;运动;静止;时间;空间;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元论;二元论;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二、本章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和发展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

2、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的唯心主义B.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5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正确的C.整个世界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6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世界是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产物的B.个人意识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本原C.理性认识是最可靠的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8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是:A.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9.在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有复杂结构B.实物性 C.客观实在性10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指:A.时间的有限性B.空间的三维性C.时间的一维性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A.时间和空间无限性原理B.时间和空间可变性原理C.时间和空间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14.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4、: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1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C.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6.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的是:A.唯心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7.科学家的实践表明,猴子经过训练可以学会用水桶从水缸里打水浇灭燃烧着的火。但它不会就近用别的水来灭火。因为它不懂得:A.感觉B.说话C.“凡是水都能灭火”的道理18.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

5、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方面: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否辩证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2所有唯物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物质是世界的本质3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三种主要形态即: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E.原子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B.

6、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C.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D.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E.古希腊哲学。5.凡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派别都认为:A.世界是统一的B.世界是可知的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D.事物是运动发展的E.世界是物质的。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原是元气C.世界的本原是存在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E.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在于:A.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B.把原子的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一般属性C.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D.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7、E.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8.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社会运动也离不开自己的物质主体一生产方式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E.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9.时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E.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唯一根本特性10.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C.思想不要僵化,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客观规律E.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11.

8、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2.人类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A.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人类意识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B.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的意识却有社会性C.人工智能是被动的,它只能接受人类意识的“指令,人类意识则是主动的,它能够支配和操纵人工智能D.人工智能能解决人类给予的任务是机械的被动的过程;人类意识则具有它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E.人工智能超过了人脑13.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A.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过

9、程C.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有能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E.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主要是:A.细胞学说B.相对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牛顿力学E.生物进化论(三)辨析题:1. 哲学就是世界观2. 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3. 存在就是被感知4. 世界统一于存在5.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绝对的运动之中不包含相对静止6.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的,因此它们都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着的7.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就象肝脏里分泌胆汁一样,意识也是人脑分泌出来的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9

10、错误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0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四)简答题:.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简要回答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世界观相互间有什么关系?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及其意义?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6.怎样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8.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9.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包括哪些内容?10.意识活动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2

11、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对实际工作有何指导意义。4试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六)材料分析题:材料1“表象不是头脑的(生理的、心理的、心理物理的)机能。”“思维也不是头脑的产物,甚至也不是头脑的生理机能或一般状态。”阿芬那留斯,转引自列宁全集第18卷,第255页。材料2“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材料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材料4“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12、,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晴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全集第6卷,第219页。 材料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 l12页。请问答:()材料、2的观点对吗?为什么?()材料3、4、5涉及了什么问题?阐述了哪些哲学原理?作业:辨析:4简答3、10【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C;3.C;4.C;5.C;6.A;7.A;8.C;9.C;10.C;1.A;1.C;13.B;14.A;15.C;16.B;17.C;18.C;(二)多项选择题:.AC;.ADE;3.ACD;

13、4.BC;5.CD;6.ABD;7.ABCDE;8.ABC;9.BCD;10.ABCDE;11.AD;12.ABCD;13.ABCDE;14.ACE;(三)辨析题:.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当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没有经过逻辑论证,没有构成系统的理论的时候,还不是哲学。只有把人们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时,才能称为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由于

1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分开来的,二者虽有联系,但不能将之混同。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即可知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观点。在彻底的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的本质是思维,人的思想是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质的思维的。因此,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一般也是可知论者。只有那些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它否认了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它把存在归结为被感知,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派生的。在此观点看来,主观感觉是本原,有了主观感觉才有物质世界的存在,这就是主观意识第一性,客观存在第二性,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能被人感知,但并不依赖感觉而存在。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