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0588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跳认知协作通信算法及仿真实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录独创性声明I摘要UABSTRACTIll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31.3课题来源4第2章概述52.1认知无线电技术介绍52.1.1认知无线电网络的系统结构62.1.2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82.2协作通信技术介绍142.2.1协作通信工作方式142.2.2技术特点!.162.3定向天线技术介绍172.3.1定向天线的原理172.3.2定向天线对网络的影响182.3.3定向天线技术的优点192.4本章小结19第3章认知网络频谱接入算法213.1基于感知发送时间结构的机会频谱接入算法213.1.1 TSTS算法模型介绍223.1.2 TSTS算法

2、原理223.3 TSTS算法步骤与流程图253.2基于单信道的混合模型动态频谱接入算法263.2.1 SMDA算法模型介绍273.2.2 SMDA算法原理273.2.3 SMDA算法步驟与流程图3133仿真和分析323.3.1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323.3.2仿真结果及分析 323.4本章小结 37第4章 认知网络协作多跳算法394.1基于多信道的混合模型动态频谱接入算法404.1.1 MMDA算法概述404.1.2 MMDA基本原理404.1.3 MMDA算法步骤与流程图424.2基于全向天线的认知协作多跳算法434.2.1问题定义444.2.2量化准则444.2.3 CCMO算法原理464

3、.2.4 CCMO算法步骤与流程图494.3基于定向天线的认知协作多跳算法514.3.1定向超模型524.3.2 CCMD算法原理5343.3 CCMD算法步骤与流程图554.4仿真结果及分析564.4.1 MMDA算法仿真及分析564.4.2 CCMO算法仿真及分析584.4.3 CCMD算法仿真及分析594.5本章小结62第5章认知网络信道分配算法635.1基于图论的信道分配算法635.1.1模型介绍635.1.2算法原理635.1.3算法不足655.2基于最大连通性的认知网络信道分配算法655.2.1 MCFA模型介绍655.2.2 MCFA 算法原理 665.2.3 MCFA算法步骤与

4、流程图685.3仿真结果及分析695.3.1 MCFA算法性能仿真对比及分析695.3.2基于全向天线的MCFA算法仿真及分析715.3.3基于定向夭线的MCFA算法仿真及分析735.4本章小结7475第6章总结6.1工作总结756.2展望76#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77参考文献致谢8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89#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无线通信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无线业务日益丰富。例如,2008年我国发放了第三代 (3G)无线移动通信牌照;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将物联网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

5、; 2011年中国移动开始在上海等六个城市开展TD-LTE的测试组网叫2011年出现的Wi-Fi 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些快速、丰富的无线应用正推动着我们社会迅速向前发 展。可以预见,4G、物联网等的无线通信和相关的无线应用、产业马上就会成熟,5G 等未来技术也即将出现,因此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无线设备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导致网络流量急剧上升,网络拥塞等问题日益严重4。 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手段对网络中的各种业务流量进行统计与分析,才能进一步促进 网络管理、网络维护与网络规划等网络操作6)。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无线网络的流量特 征,发现单纯提髙无线频谱的数量并不能有效减缓网

6、络拥塞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无线 频谱的利用率不高。由于传统无线通信系统釆用的是固定频谱分配策略,使得无线通信 系统只能严格按照频谱的划分,使用授权的频段,该策略已经阻碍了频谱利用率的有效 提高,有限的频谱资源被低效的使用,大量的授权频段未被充分利用。这种矛盾促使 无线频谱资源管理机构审查其政策,并寻求创新的无线通信方式,从而能更加灵活智能 的使用频谱。认知无线电囱(CognitiveRadio, CR)的槪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來的。这种技术 能够有效的解决频谱使用效率不足的问题。该技术能使无线设备与周围的无线环境交互 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无线设备能够动态的调整其发射参数,从而最优化频谱利用率

7、旳铁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将频谱分配给固定用 户,称之为授权用户(Primary Users, PU),无线网络中存在着一些未被分配频谱或者 信道的用户,称之为从用户(Secondary Users, SU),从用户能够暂时的使用主用户未 使用的频谱【。认知无线电使从用户具有认知能力【问和可重构性。认知能力是指设备具有感知和 收集周围环境的信息,具体包括发射频率、带宽、功率和调制方式等。从用户具备认知 能力就能够分辨出最合适的频谱。可重构性是抬从用户能够依据感知到的信息,快速调 整其发射参数从而达到最优的性能。认知无线电通过机会的方式利用频谱,从用户能够 感知到未用的频谱,选择最合适的信道,接入信道以及当主用户使用信道时退出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