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60394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理想的儿童活动形式应该是一种小团体和分组的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更为有效,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幼儿,并给予适宜的指导.然而针对实际情况来说,在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小团体和分组活动的”理想”状态,我们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集体教学活动具有归纳,总结和提升的作用.在集体教学中,由于参与活动的人数多,幼儿获得的信息量大,智力碰撞的范围与次数也较多;其次,集体教学活动还具有交流,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因为集体教学中教师面对是”全体”孩子,这就有利于教师及时关注和捕捉到大部分孩子的兴趣和与需求,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从而及时调整活动的进程

2、.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融入到中的儿童本位观,终生发展观,师幼互动观,课程生成观等全新的理念,使我们的集体教学成为一种针对幼儿主题核心经验的,以教师为主导又突出幼儿主题性的,相对稳定集中的新型集体教学活动.但是.要有别于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必须有所超越.那么,怎样来组织如此的集体教学活动呢?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以下的组织策略:(1) 更加关注群体内在的动机和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张雪门指出:”动机是人们的行为未出现前的一种观念,它和以后的行动有绝大关系”.他强调要着重利用,诱导幼儿的自发动机而展开学习.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要预先对目标,过程和结果有较完善,详细的设计,却恰恰忽略了

3、设计与幼儿内在动机之间的契合!教师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念为设计的出发点,很难引起幼儿的共鸣与兴趣.但是个人动机与群体动机在发生,观测,捕捉,反馈等环节上是存有较大差异的.由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幼儿人数多,个体差异大,能够及时正确的发现把握住来自幼儿的共同动机,这就更加需要教师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灵敏的耳朵和一颗善于思索的心灵,以此关注到群体的动机和内在需要并作出有效的反馈.(2) 更加强调同伴之间经验的分享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参与的幼儿人数多,信息量要比小组或个别活动大得多,而且每个孩子都能将从不同途径获得的经验与同伴,老师交流,增加了智力碰撞的范围与次数.因此,幼儿之间的”经验

4、分享”是进一步扩大信息广度,深化信息深度的关键.在新型的集体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与幼儿要互相”倾听”对话”,同时更强调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这种机会,让孩子能够从同伴的经验表达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并纳入到自己的经验存储之中,从而丰富了每个幼儿的经验.(3) 更加重视幼儿自主和规则的建立新型的集体教学活动教以往更为自由,宽松,但是参与活动的幼儿仍然比较多,幼儿的个人活动空间(包括材料)就相对缩小,许多争执,抢占,告状,攻击等消极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大.如果没有了一定规则,那么关注动机,分享经验等等都将成为空谈!但是这里强调的规则并不是由教师硬性制订的人为限定规则,而是幼儿内化了的行为需求.例如:在一次集

5、体韵律活动中,老师请幼儿自由地站在地上表演动作,但是由于活动室本来就不大宽敞,加上孩子的情绪高涨,都想站在前面表演,一声令下之后,孩子们你推我挤,互不谦让,有的幼儿甚至被推倒在地上.教师原本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的美好愿望就在如此”无规则的自由”局面中破灭.但是老师并未恼羞成怒地批评孩子,而是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挤?”你觉得这样好吗?”怎样才能不挤?”当幼儿设想出几种发法后老师又一一让大家进行了尝试.体验,最终达成了”每人伸臂转一圈,互不碰到就站好”的”自由找位规则”表演活动又愉快的进行了.可见,我们要重视让幼儿在体验规则有否之下的自我感受,通过引导幼儿分析,比较,激发他们对规则的内在需求,进而反复的尝试过程中体验到规则的公正与互惠,最终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自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