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60311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财大) 05 年法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2005 年法硕联考专业基础课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刑法学(共 75 分)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 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某国大毒枭 A 曾在国外多次进行贩毒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通缉。某日, A 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我 国司法机关对本案行使刑事管辖权所依据的是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2、 李某为了达到杀妻张某的目的,在家中的菜中投放了毒药。 为了防止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李某某回家吃饭, 李某嘱咐其子一定在学校等他来接。结果

2、学校当天提前放学,邻居好心就顺道将李某某送回家中,结果李 某某和张某一起吃饭两人均中毒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李某对张某、李某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均为直接故意B. 李某对张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对其子李某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C. 李某对张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对其子李某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是过失D 李某对张某死亡所持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但其子死亡是意外事件3、甲欲杀乙,结果枪法不准,将乙身旁的丙当场杀死,甲的行为属于A. 目标的错误认识B. 犯罪手段的错误认识C. 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 .行为误差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喂奶使其饿死构成的故意杀人罪是不

3、纯正的不作为犯B.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既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C. 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了四种既遂形态: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举动犯D 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方面的特点,可以将犯罪构成分为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5、在以下选项中,被告人成立犯罪中止的是A. 某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某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2000元,甲得款后离开B. 某乙有李某素有仇隙,一日持枪杀李,第一枪未中,本还可以继续射击,但某乙又突然害怕法律的严惩 没有继续开枪,而是自行逃走C. 某丙绑架企业家张某之子张某某,并要求张某三日内准备100万元赎人,结果还没到约定

4、时间,某丙 突发急病,张某某自行逃回家中D 某丁将砒霜混入自己给王某的营养品中欲毒死王某,后某丁又觉后悔,去王某家欲取回该营养品,但王某谎称已经服完,某丁看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未将真相告知,结果次日王某服用混有砒霜的营养品后 死亡6、劫持航空器罪的既遂标志是A. 至肚行为人指定的目的地B. 造成航空器损坏或者造成旅客、机组人员的伤亡C. 行为人实施了劫持行为并将航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D .航空器未能到达原定目的地7、偷税罪的主体是A. 般主体B. 仅限于自然人C.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D仅限于单位8、下列犯罪中,单位不能成为主体的是A. 信用证诈骗罪B. 保险诈骗罪C. 信用

5、卡诈骗罪D集资诈骗罪9、某甲教唆不满 14 周岁某乙实施抢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甲成立抢劫教唆罪B. 对某甲应当从重处罚C. 某甲成立抢劫罪和教唆罪D某乙只成立抢劫罪10、以下选项中属于能犯未遂的是A. 甲男因有外遇,蓄意除掉发妻另结新欢,遂将足量灭鼠药掺入其妻的饭食中,其妻在吃饭时感觉饭中有 异味,便将饭食全部倒掉B. 乙女意图毒杀丈夫,却在下毒时将已经完全失效的灭鼠药放到丈夫的饭食中,因而未能达到毒杀丈夫的 犯罪意图C. 丙男在深夜拦路强奸时,将一长相、穿着酷似女子的男子误认为女子而实施强奸,因而强奸未遂D 丁男误将尸体当作活人加以枪击11、 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因急于赶赴

6、约会,在距离交班时间还有15 分钟的时候就提前离开 岗位,恰巧接班的某乙因私事也晚来 15 分钟,由于锅炉长达 30分钟无人看管,导致爆炸,损失惨重。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属于共同犯罪B. 甲乙属于过失共同犯罪C. 各自构成故意犯罪D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12、下列关于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说法正确的有A.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童工,即不满 18周岁的未成年人B.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是本罪构成的前提条件C. 本罪的主体只限于单位,不包括自然人D 有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论处13、下列关于结果加重犯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基本犯不是结果犯的场合,也可以

7、成立结果加重犯B. 结果加重犯中基本犯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C. 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结果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因此可以脱离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独立存在D. 结果加重犯是处断的一罪14、张某因不满男友李某所为,故提出分手,但李某不甘心,一日上门欲强奸张某,正巧被张某的妹妹甲回家撞见,甲悄悄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李某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 身回来朝李某的头部猛砸数下,致李某死亡。对于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B.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 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

8、防卫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15、死刑缓刑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A. 没有故意犯罪B. 没有犯罪C. 有立功表现D. 有重大立功表现16、 人民法院在审理张某侮辱案时,根据该案的特殊情况, 认为张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判处法定最低刑仍嫌过重。经过()核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A. 上级人民法院B. 高级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17、下列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说法错误的有A. 生产、销售假药,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但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规定的销售金额3倍以上的,以生产、

9、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定罪处罚C.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等犯罪之间存在着法条竞合的关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是普通法,生产、销售假药罪等属于特别法D 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特别法应当优于普通法的适用,因此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 销售假药罪的,应当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处罚18、以下选项中不成立累犯的是A. 某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年,缓刑4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 3年又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年B. 某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 某丙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假释后的第 6

10、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 徒刑D 某丁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B. 伪造货币的,无论数额大小都构成伪造货币罪C.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 限的限制D 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10000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形式处罚,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20、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代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的犯罪事实,并提供

11、了 李某可能隐藏的地点, 根据这一线索, 侦查机关顺利将重大犯罪嫌疑人李某追捕归案, 对甲盗窃罪的处罚,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 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 、刑法上的不作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定义务B.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C. 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D .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22、下

12、列关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特定或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B.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犯罪主体相同,均为一般自然人主体C. 本罪是危险犯D .故意投放传染病病原体危及公共安全的可以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23、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应处15 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情形是A. 参与国际贩毒组织的B. 武装掩护的C. 贩毒集团的首要分子D. 暴力抗拒检查的24、以下选项中,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A. 某甲15周岁在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B. 某乙不满14周岁绑架他人并杀害被绑架人c.某丙14周岁生日当

13、天使用暴力奸淫幼女D 某丁 14周岁次日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25、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指A. 国有公司经理某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B. 国有企业会计某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C. 国家机关犯罪人某丙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D 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决定将公款借给私有企业使用三、简答题: 26、27 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26、简述我国刑法中的无过当防卫。27、简述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四、辨析题: 28 小题, 8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28、刑罚是对犯罪的报应,这是刑罚正当化的根据。五、法条分析题: 29

14、 小题, 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29、根据刑法修正案(四) ,刑法第 399 条第 3 款为:“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 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 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试说明:(1) 本条所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2 分);(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6 分);(3) 本条所涉及的“判决、裁定”的含义(2 分)。

15、六、案例分析题: 30 小题, 15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0、 甲男告知乙男自己准备抢劫,邀请乙男帮助望风,乙男欣然应允。2003 年 10 月 7 日晚 10 时许,两人埋伏在一公路边伺机抢劫。见丙女独自经过,便尾随其后,至偏僻处,甲男突然拦住丙女并将其拖至公 路北侧一小树林内,乙男在树林外放哨。甲男强令丙女交出随身所带现金和首饰。丙女一边哭泣一边声称 自己是打工的,兜里只有 10 元钱,甲男一看丙女所带项链是地摊的 5元假货,就一把抢过 10 元,没有再 继续搜身。 又见丙女有几分姿色, 就对丙说:“好吧,今天算我倒霉, 不过你要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 ” 丙女不同意,甲男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哭一边脱下衣服,甲男不顾丙女的反抗,强行 摸了丙后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 ”就在丙女背对着甲男穿衣服时,甲男发现从其衣服兜中掉出一 枚戒指(价值 5000 元),于是悄悄拣起藏入口袋。然后甲男跑出树林与乙男一同逃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