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0192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五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四十学时。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一百二十学时。企业其他管

2、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技术干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防

3、止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而引起伤亡事故。3.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四新”教育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三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内容应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车间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车间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协助,内容包括本车间的概况,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

4、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内容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职业安全健康事项,典型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企业新职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位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当用人单位内部职工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因放长假离岗一年以

5、上重新上岗时,用人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现岗位安全生产特点和要求。4.经常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在经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最重要。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要通过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和安全活动,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斑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官方版(二)1目的1.1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工伤事故发生,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规定了

6、新职工、特种作业人员、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班组长、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职业健康、全员、复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等九种安全教育的程序、内容和管理要点。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3总则3.1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2各单位要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认真布置,检查落实,讲求效果,严格考核。3.3各单位对各种安全教育均要有记录,除新职工的教育考试记录、档案永久保存,其他保存三年。4职责_人力资源部是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下达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或

7、督促相关部门实施;负责教育培训资金的申报和使用。4.2安全部负责提出年度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需求;负责实施新职工、班组长、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职业健康、复工等安全教育,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负责制定全员安全教育内容。4.3其它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员安全教育。5新职工安全教育5.1凡新职工(包括干部、工人、临时工、合同工、集体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等)进厂都必须进行厂级、分厂(部)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_学时,并填写安全合格培训证书(对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应作专门记录并签字)。三级教育后,安全部门对其进行考试,分

8、厂接到考试合格通知后方可安排其工作。5.2经三级安全教育后,受教育者持安全合格培训证书到劳保仓库领取规定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此卡由劳保仓库定期交安全部门保存建档。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不符合要求者,劳保仓库不得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更不准安排其上岗。_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确定新职工的学徒期,分厂必须为其指定师傅,师傅应当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对其安全操作进行监护。5.4新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内容5.4.1厂级教育由安全部进行,主要内容为:a)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b)本单位概况、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管理程序

9、;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常识;d)典型的工伤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e)安全生产方面的希望和要求。_分厂(部室)级教育由分厂(部室)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进行,主要内容为:a)本分厂(部室)的生产特点、危险区域、要害部位和设备状况;b)本分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管理程序;c)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劳动纪律及应注意的安全健康事项;d)本分厂典型的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e)希望和要求。5.4.3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进行,主要内容为:a)本班组的

10、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区域和本岗位设备状况;b)本岗位、本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c)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正确佩带、使用方法,本岗位安全卫生操作方法示范,排除故障的方法、互相合作的安全事项,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措施;d)本岗位及作业场所日常安全检查内容、方法和隐患报告、整改要求;e)本岗位及作业场所意外情况的紧急应变措施。6班组长安全教育6.1班组长安全教育,由人企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建档。安全部负责授课。一般情况下,每年_月、_月进行培训,特殊情况另定。6.2教育内容:a)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b)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的规章制度;c)安全技术、职业危

11、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d)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及应用、班组安全建设、安全生产“五同时”教育、检查、危险作业、违章管理等内容、方法和要求。6.3班组长安全教育应有教学大纲、学员_、考试(或考核)记录。7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7.1工人变换工种(以人事部门调令为依据)时,必须进行变换工种教育,其程序为:企业内分厂之间调动,进行分厂、班组级教育;分厂内班组之间调动,进行班组级教育,教育后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书。7.2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的内容等同新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7.3变换工种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后,凭教育卡到劳保仓库领取个人防护用品,并将教育卡交安全部存档。7.4同工种变换岗

12、位,管理人员之间的变动不属于变换工种。管理人员从非生产岗位调动到生产性质的岗位,要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7.5对工种不变、一人多机(岗)操作的人员,先由各分厂审查同意,再通知安全、设备、工艺等部门进行一人多机(岗)的安全、设备操作、工艺等培训,填写“一人多机(岗)安全教育登记卡”并签字,然后才能上岗。7.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下简称“四新”)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由各职能部门或分厂负责组织实施,安全部配合,然后班组进行岗位教育,接受培训人员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此卡分厂教育一栏由主管部门填写,由分厂收齐,及时反馈人企部。人企部对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13、,单独建档,注明“四新”教育。8职业健康教育8.1职业健康教育分两种层次组织实施。一是全员的职业健康教育,由各分厂组织进行,每年一次;二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由安全部组织进行,每年两次。8.2全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内容为:a)国家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b)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排放浓度的变化情况、防治方法等。c)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护措施、应急救援办法和紧急处理程序。8.3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内容为:a)国家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b)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排放浓度的变化情况、防治方法等。c)

1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护措施、应急救援办法和紧急处理程序。d)本岗位职业健康的常识和案例。_分厂建立职业健康教育台帐,安全部负责检查。_人力资源部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卡片。9复工安全教育9.1工伤休工人员和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职工,本单位人事科必须安排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对工伤休工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他复工人员进行分厂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复工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后,方可安排工作。9.2复工教育内容a)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c)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d)对工伤复工者,分析、掌握事故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9.3

15、复工教育后,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交本单位安全部存档。1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10.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机械制造企业所涉及的特种作业及人员主要有:a)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c)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d)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e)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f)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10.2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认定。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发给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含ic卡);特种作业操作证每_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经复审合格的,由复审单位签章、登记,予以确认。10.3安全部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组织其参加培训或复审,并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含ic卡)。操作者持证上岗。11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安全教育11.1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含新任干部)安全教育由人企部纳入年度职工教育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