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0171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学建设可研评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2编制依据11.3项目建设背景11.4项目概况11.5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22 评估意见32.1关于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评估意见32.2关于某区某小学办学标准、建设规模的评估意见52.3关于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告评估意见82.4关于建设项目内容的评估意见92.5关于市政公共配套工程的评估意见112.6关于环境保护的评估意见132.7关于安全卫生与消防的评估意见152.8关于节能的评估意见182.9关于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的评估意见232.10关于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的评估咨询意见242.11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的评估意见27

2、2.12关于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的评估意见293 评估结论与建议303.1评估结论303.2评估建议301 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某区某小学项目建设单位:某市某区教育局1.2编制依据(1)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某市某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某市某区某单元(BJ16)控制性详细规划(3)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4)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某市某区发展改革和经济局,关于某小学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函(5)某市规划局高新分局,浙勘设预(2008)01080076红线图1.3项目建设背景为了适应某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3、,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某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某区教育局拟建设某区某小学,以满足周边企业和居民的上学需要,同时有利于某生态创意城的开发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4项目概况某区某小学位于某区长江西路以西,总用地面积29636,拟建总建筑面积14930,其中教学楼3350,实验楼2050,行政楼1148,图书楼1466,食堂生活楼3122,风雨操场车库3795,以及250M标准运动场,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预测在校学生1080人,24班制。1.5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市科技咨询中心2 评估意见2.1关于项目

4、建设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评估意见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某生态创意城的建设根据某区规划要求,某生态创意城是某区新一轮大发展的重点区域,创意城项目的启动已吸引了大批公司来此投资。某小学的建设将有利于解决创意城园区内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从而更加有利于某生态创意城的招商引资。同时,某小学的的建设将有利于周边村落的拆迁安置工作及十五区块农村多层住宅的建设,对某生态创意城的顺利推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有利于某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某区某周边现有长河小学四联分校,学校规模小,其硬件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建设某小学这样一所教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学,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

5、体教育水平,也将有利于某区基础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的发展。3、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某区某周边的学校分布情况是:四联分校学生340人,四联分校学区在长河博文小学就读学生90人,在长河小学就读的山一村学生290人。同时按照控制性规划测算,未来某生态创意城内的企事业职工子女就学100人,以及周边的商品房居民就学260人,上述总计约为1080人。因此,某小学的建设将满足未来周边居民的入学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1.2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某小学的建设符合根据某市某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滨教【2008】95号关于要求批复某项目建议书的函以及浙勘预(2008)01080076红线等有关法律法规对项目

6、建设和生存的支持程度和约束条件。某小学项目总投资5280万元,由区财政筹措解决,资金来源有可靠的保障。 评估认为:工可从某生态创意城的建设、某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等几方面阐述了某小学建设的必要性,论述比较到位、全面。在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方面,工可也就项目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支撑条件和资金落实保障条件进行了说明,但评估认为还应从项目的市场需求、环境条件、社会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等多项外部协作配套条件论述对项目的支持和满足程度,以考察判断其建设和生存的可能性。 2.2关于某区某小学办学标准、建设规模的评估意见2.2.1办学标准某区某小学参照浙江省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按24班规模小学类标准,一次设

7、计到位。2.2.2建设规模某区某小学,总用地面积29636,拟建总建筑面积14930,其中教学楼3350,实验楼2050,行政楼1148,图书楼1465,食堂生活楼3122,风雨操场车库3795,以及250米标准运动场,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评估认为:1、办学标准应根据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执行,并应说明按类标准确定的原因。小学24班类标准其建设规模应列表说明(省标准)以及校舍用房的组成:表21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24班小学建设规模配置表(类)学校类别名称建设标准()备注24班小学省标准(类)(1080人)用地面积26.231080=2

8、8328.426.23/生指每名学生用地指标普通教室6124=146461/班指每班教室使用面积专用教室1316指专用教室的使用面积公共教育用房2219指学校公共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学校办公用房651指学校办公用房的使用面积学校生活用房1163指学校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并还应说明根据省标准校舍用房的组成:(1)普通教室(2)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3)公共教学用房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里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4)办公用房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社团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校史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5)生活服务用房

9、教职工宿舍、教职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配电室、厕所、自行车库、汽车库等。2、办学标准还应完善省标准中24班类小学用房面积配置表,现列表如下:表22 浙江省完全小学(24班,类)各类用房面积指标表序号用房名称每间使用面积24班1080人间数面积1普通教室612414642专用教室2.1自然教室自然教室862172仪器、标本准备室802.2音乐教室音乐教室732146乐器室231232.3美术教室美术教室862172美术教具室231232.4书法教室861862.5语言教室语言教室86286语言资料室231232.6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教室862172计算机辅助用房231232.7劳动教室劳动教室86

10、2172劳动教具室232463公共教学用房3.1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教室320电教器材室233.2图书室4643.3科技活动室183543.4心理咨询室181183.5体育活动室体育活动室1300体育器材室404办公用房4.1教学办公室3394.2行政办公楼147984.3广播社团办公楼264.4会议接待室504.5德育展览室304.6卫生保健室142284.7总务仓库总务仓库40维修管理室184.8传达室221225生活服务用房5.1教工单身宿舍1375.2教工与学生食堂6045.3开水房245.4配电间245.5厕所374注:学生宿舍、锅炉房、浴室、汽车库等用房按实申报增列。2.3关于建设项目

11、的选址报告评估意见本“可研”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征地拆迁、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质调查、地质特征、场地稳定及适应性、场地地震影响)、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条件、场地动力及公用设施条件)等进行了描述。评估认为:某区某小学的建设与选址,其主要是满足某区城市规划的需要,其他相对的建址现状、建址条件都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要,项目的选址是可行的。2.4关于建设项目内容的评估意见2.4.1建设项目规模某小学建设项目参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其建设规模定为:1、学校办学规模24班,完全小学。2、每班学生限额45人,总计1080人。3、学校教职工人数62人。

12、4、办学标准:浙江省学校标准化建设类标准2.4.2建设项目用地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29636,学校建设用地分建筑用地、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及校园道路用地。根据浙江省学校标准化建设,24班小学(类)用地面积应为26.231080=28328。2.4.3建设项目用房面积某区某小学校舍用房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附属用房四部分配置。建筑面积为13368,另外增加车库建筑面积1562(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建设标准没有此项建设内容),合计总建筑面积为14930。2.4.4运动场地配置标准运动场配置标准按照24班完全小学(类)要求进行配置,设有250M环形跑道田径场、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13、评估认为:1、“工可”对本章内容编写不全,各类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绿化面积、道路面积、运动场占地面积、篮球场与排球场占地面积、围墙、大门数量(应分别计算)均未计算,应编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另外各建筑物的结构方案(包括基础方案)均未描述。这样后面章节的投资估算只能“毛估估”。2、“工可”缺乏各建、构筑物构造方案的描述,对以后投资估算缺乏依据。2.5关于市政公共配套工程的评估意见1、给水工程(1)某区某小学水量。按办公60升/人计,食堂用餐30升/人餐,学生按28升/人计,场地绿化按3升/;合计用水量6062+30(62+1080)+281080+310400=102020升,日最高用水量按102m

14、3/d。(2)给水水源。某区某小学以城市给水管网作为水源,由长江西路给水干管DN150接入。本工程保证二路进入。(3)给水系统。两路DN150引入基地后经路网形成形状管网,本项目建筑三层以下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三层以上用水采用给水泵供水,设生活水池5080 m3,进水泵2台,一备一用。2、排水工程室内排水采用废水,污水分流。室外污水、雨水分流;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干管。学楼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排供比以85%计,污水量为10285%=87 m3/d。3、供电工程(1)消防设备有电及应急照明为一级负荷,安保及计算机房用电为保证负荷属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2)本项目负荷估算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