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0168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统一于教学结构中。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使教学和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速度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但如何优化是我们平时实践的重点。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肤浅之见:一、 注重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目光国家教育新改革,其中“以人为本”为主导的人文精神,学生是整个课

2、程的核心,一切建立在学生本身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历相联系,强调学生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抓住学生的目光!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一开始老师就照本宣科,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合理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就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我在我校本次信息技术整合选拔课,上赶海这一课时,就为如何一开始吸引学生目光伤透脑筋。是按照许多设计中的以大海啊,故乡开头呢,还是另外想办法?放大海啊,故乡,虽然也动听,但学生不一定喜欢,因为它毕竟不是儿歌,很难吸引学生目光。只能另外想办法,冥思苦想后

3、,我认为只有利用儿歌赶海的小姑娘视频才能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虽找视频和截录都花费了不少功夫,但很值得。因为学生从视频中很快感受到大海的美丽,感受到赶海的乐趣,很快唤起也想去赶海的欲望,此时导入课文,学生读文,学文都显得情趣高涨。二、 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能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等心理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恰当的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

4、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既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听一位老师上荷花一文时,问学生见过荷花吗?大部分学生都说没亲眼见过,随后这位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幅动态的荷花图,在学生的阵阵赞叹声中,那“碧绿的”、“挨挨挤挤”、“大圆盘”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静态美,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在让学生体会“冒出来”的“冒”时,也采用了动画FLASH,让学生体会“冒”比“钻”“长”“伸”等词都更能体现它旺盛的生命力,体会动词使用的乐趣,感悟文章用词的准确,感受叶圣陶爷爷笔下荷花的美。三、合理运用媒体,加强

5、语言训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只有传授学生授渔的方法,他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作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然而能力的提高却与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分不开。如在学习赶海一课捏大虾那一部分时,我巧妙的将原段落语气词删掉,去掉打比方的地方,改掉动词,让学生读两个部分,比较两个部分,讨论后得出结论:原来要将一件事写得有趣,用上一些比喻句,动词,语气词,能起到这么妙的作用。这样不仅巧妙地讲述了这一段,而且教会了学生写作的技巧。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

6、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在课后练习中,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这样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扩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练习部分由枯燥而变得有形有声,如游戏般易操作,好掌握。 四、巧妙升华情感,进行思想教育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

7、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如:王崧舟老师教授的慈母情深一课,学生在他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感受着母亲的深情,心悸在一点一点颤动,但到课快结束时,王崧舟老师安排了-课件播放带有许多操劳母亲画面的并配有歌曲懂你,一时间,学生真正懂了你-伟大的母亲,个个眼眶里盈满了泪水,在场听课的老师眼眶里也盈满了泪水。“爱”在飞,“情”在扬。我在教美丽的丹顶鹤一课,在课快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顿时学生从救丹顶鹤的姐姐身上感受到了一份伟大的爱,感受到了动物是大家的朋友,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感受到了姐姐的勇敢与坚强。在大江保卫战一课,最后我总结到:这鱼水似的深情,人

8、民群众怎能忘记?万里长城作证,巍巍大地作证,人民子弟兵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我们将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最后,让我们把一首赞美英雄的歌送给他们。(放映抗洪场面与歌曲为了谁),学生带着眼泪再次目睹那壮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最后“爱”与“情”都集中在学生对那些伟大的解放军叔叔敬的最认真最庄严最标准的一个队礼上。总之,在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手段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让我们利用好信息技术,让它优化我们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