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00148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一、为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特制定本应急处理制度。二、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三、迅速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四、感染管理人员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六、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

2、具进行消毒。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七、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八、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郭景伟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九、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端向远端),尽

3、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酒精,_%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e)向诊所负责人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的情况。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二)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一、分类收集。设置有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

4、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和其它特殊的废弃物使用有特殊标志的污物袋进行收集,使用的污物袋应该有韧性耐用、不漏水。二、锐器不应与其它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利器盒中,放射性废弃物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容器里面衬以耐用的塑料袋,封扎,防止扩散。三、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毁形、分类、登记。针头放入利器盒,由专人运出病房,运至医疗垃圾暂存间。四、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毁形、分类后,专人回收到医疗垃圾暂存间加锁保管,交由哈尔滨市国环公司回收。五、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保菌液、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应先消毒,由专人每日定时回收交由哈尔滨市国环公司回收。六、带血器具及针头、锋利物品、感染性的敷料

5、、组织、器官、部分躯体、死胎等分类回收,交哈尔滨市国环公司回收。七、感染性疾病科的废弃物(指患者吃的饭菜、排泄物、呕吐物)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所有感染性疾病科病人的生活垃圾均按医疗垃圾处理。八、医院的污水由污水水处理中心投放30mg/l-50mg/l的次氯酸钠消毒后,方可排放。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本(三)1.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生活垃圾按城市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2.医疗污物的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原则,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3.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4.根据以下基本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做毁形处理;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3)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5.液体污物及污水的处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