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觉催眠在警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9866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觉催眠在警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得觉催眠在警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觉催眠在警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觉催眠在警察工作中的体现与运用 (2008-11-03 12:55:09) 在我国警察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很久以来是沿袭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这种师父徒弟的工作方法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没有被系统化理论化。但在学完格桑老师的得觉催眠理论后我发现得觉催眠的理论和原则可以贯穿运用到我们公安工作各个领域当中。警察除了执法的特殊性之外还是一个与形形色色各类人员打交道的职业,在和工作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知情人、证人、受害当事人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得觉沟通交流技巧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例如: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中,最常见的就是破门而入后大吼“不许动!警察!”然后将犯罪嫌疑人掀翻在地,上铐搜身带

2、离现场,这些场景无一不体现出了得觉催眠理论的精髓,破门和吼声属于那种强烈的听觉刺激,一群警察冲上来属于强烈的画面刺激,这些都会使犯罪嫌疑人大脑瞬间产生空白,在“不许动!”的指令下产生无意识的一动不动的状态而束手就擒,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瞬间催眠过程。同样的道理根据得觉催眠理论我也可以根据不同案情不同抓捕对象设计出更适合、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抓捕方法。在处置劫持人质、自杀等应急事件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让自己进入一种平静放松的状态然后利用画面,声响,躯体感觉等刺激使对方的大脑变空然后给对方一个指令,充分利用对方的无意识行为制造成功解救人员的战机。在群众性大型集会的安全保卫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当人

3、群情绪激动时由于去个性化的原因人群就会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群体无意识行为导致场面失控,如果我们所有的值勤人员能够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平静去影响他人,用我们的眼睛去扫视人群恢复人们的自我意识再通过适当的言语引导群众的言行,我们就会更容易的控制场面为上级领导采取适当措施争取时间。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新华社一则新闻“吉林历经10年破获公安部督办系列强奸幼女案”犯罪嫌疑人黄显跃于1998年5月13日凌晨,窜至辽源市下属的东丰县某镇一居民家,将10岁女孩抱到室外奸淫。此后3年内,在东丰县境内黄又先后用同类手段强奸幼女作案十余起。潜伏数年后又于2007年9月14日和2008年8月3日分别再次强奸妇女

4、,在黄显跃最后一次作案后才被公安机关锁定并抓捕归案。在肯定公安机关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想公安机关侦破此案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十几个女童被强奸呀!难道没有什么方法为我们提供犯罪嫌嫌疑人更多的线索和信息吗?此系列强奸案存在的受害者都与犯罪人有过接触,如果在案发初期就利用犯罪人心理分析和催眠技术还原发案过程掌握更多的犯罪嫌疑人行为言语特点取得犯罪人的更多信息,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无辜受害人。利用强奸犯罪的性质特点本案的特殊性可以推定嫌疑人性格内向,经济条件一般,生活中没有正常的性活动,性压抑,夜间活动无人监管,居住地位于系列强奸幼女案发地点所构成的圆圈靠近中心的位置,离最初发案地较近,相信这些信息对警方人员来说是有意义的。年美国已经将催眠术运用于警方侦查工作,但在我国这种方法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在催眠状态中,人的意识进入恍惚状态,潜意识活跃起来,被忘掉的往事,就会出来,进入意识。通过催眠犯罪现场受害人、目击证人,引导受测者放松心情、缓解恐惧、减轻创伤,使其集中潜意识,正确回忆曾经遇到过的事实。通过利用催眠术获得大量详细潜意识下的信息,可以真实再现犯罪现场的细节,避免因受测者亲历犯罪现场,从而在感官、知觉认知上产生主观意识的偏差,误导警方进入歧途。因此,运用催眠术调取潜意识,通过正确的、没有干扰的回忆,描述出真实的犯罪现场,以供刑侦破案人员作为查案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