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982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1分)【答案】最爱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 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 醉人的景象。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情绪。【答案】C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述西湖早春景色抒 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 发

2、了诗人对西湖早春完美风的喜爱之情。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 分)【答案】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 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5、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2分) 【答案】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句。(3分)【答案】以 “乱”&ld

3、quo;浅” “渐欲 ”“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 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7、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的喜爱之情。8、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 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喜悦之 情。(2分)【答案】“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 可),l分;“早春美景”, l分。9、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

4、动植物的变化描述季节特征,用词准 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2分)【答案】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 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 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 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女口“乱”“ 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 * 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10、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 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答案】

5、准确地描绘出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意对即可)1 1 、展开想象,把诗句& l dquo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表现的情境描述出来。(2分)【答案】答案略,所写资料要贴合诗句资料,语句要优美。(对 “乱花” “浅草”有描述即可)【问题列表二】 问题与答案:1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 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 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

6、,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 写西湖的春景。D.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2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 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完美春光的喜爱。B.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 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 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 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 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那里的景色美不胜 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

7、ldquo;最爱”这样的赞叹。3、下面是对这首诗资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述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 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 的轮廓。B. 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 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 五六句诗人用& ldquo;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

8、花竞放, 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 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 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 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5.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 到“贾亭西”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 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是爱的体现,同时也 照应了题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钱塘湖春行原文】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

9、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歌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 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 好处。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 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 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 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 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

10、它婉转 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 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 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 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 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 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 ldquo;乱” 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 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 和“才能

11、&rdquo ;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决定,这就使客 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 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 ”“新”“争”“啄”表现 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 “渐 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 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 &l dquo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12、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 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 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 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能够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 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 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 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 未阑。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能够说是不乏名人,但 是,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 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

13、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 述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 “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 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 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 的心态和盘托出。& ldquo;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rdquo; 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 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据唐语林 卷六载,贾公亭建于贞元年间,未五六十年后废。白居易写此诗时, 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

14、北 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冬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 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冬日里西湖的一 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 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 平的感觉只有人应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 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 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 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 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

15、盎然的 完美世界中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 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 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述春光个性是描述西湖 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能够是多处的意思。用 “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 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 “暖树& rdquo;,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 ldquo;争 &rdquo ;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 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ldqu

16、o;啄”字,来描述 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 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 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它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 子是候鸟,它们随着春天一齐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 的生活,看着它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完美。在 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述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 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 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述,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 述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潜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 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P * 独到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