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59694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课堂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创新课堂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创新课堂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创新课堂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创新课堂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课堂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课堂案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英语创新案例延丽琴22.?比的根本性质教学设计? 董兆杰33.创新课堂?我们爱你啊,中国? 刘爱娇54.课堂英语创新设计教学案例 安国先95.教学设计?金子? 董胜男106.创新课堂?识字4?朱晓萍127.创新课堂案例?分数应用题?肖红霞138.创新课堂追求与众不同的课堂连金英159.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白素红1610.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 李守增2011.?放弃射门?教学设计 胡艳伟2112.创新案例? This is his head.? 夏广玉2413.创新课堂?轴对称图形? 曾桂英2614.小学英语课堂创新设计教学案例梁华芹2815.?小动

2、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花瑞玲2916.?海底世界?教学案例分析韩永超3217.?雾凇?创新课堂教案鲁明娟3518.?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丁丽芳3819.课题:?众 数? 宁家磊4120.创新课堂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鲁风琴42英语创新案例延丽琴一、教材简介:本课教授的是?新标准英语第三册?三年级起点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是与方向有关的句子和问路的礼貌用语。二、学生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本校四年级学生,他们活泼上进,已有一年的英语根底,大局部学生有较浓学习英语兴趣,少局部学生根底较差,有待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会用“Excuse me,wheresple

3、ase?问路。2、会用“Go straight on.Turn left .Turn righ.指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品质,请别人帮助要用“Excuse me “ please等礼貌用语。四、教学重、难点:用英文问路、指路.五、教具:一张由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点读笔、录制一首跳舞歌曲。六、教学理念:1、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教学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3、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做事情。七、教学程序:Step 1:GreetingT:Hi.Boys snd gir

4、ls.Ss:Hello.Ms LiT:You look happy.How are you today?Ss: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T:Im fine, too thank you.Step 2:warmer1、Play 跳舞歌曲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dancing? Good.Stand up ,please. Listen and follow the music , lets dance .教师在前面示范。Left.Right.Go.Turn around .Go go go.Left.Right. Go.Turn ar

5、ound .Step 3:Presentation1、T talk to S1T:Excuse me,give me a pen,please?(S1 Pass a pen to T.) This is my pen. Ok!2、T pretend to drop the pen.T:The pen is lost .Wheres my pen?(Ss point to it)3、T:Oh .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Its here.Thank you.4、T:Boys and girls ,now, were learning dicretions.Step 4

6、:Learning and practice1、Act and say: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T:(Turn right) Ss:Turn rightT:( Go straight on) Ss: Go straight on.2、Read the three sentences.3、Contest:listen and act每大组派一名成员上台,教师发出口令,用上刚刚学过的句子。如果学生反响快,教师加快口令的速度,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两个或多个一组,一人发口令,任务完成后快速坐好。4、Group show and comments小组展示

7、,大家评出最正确小组。先是个别学生评价,“Excuse me,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然后统一评价意见。Step5: learning text 1、listen two times 2、read after two times 3、talk about the textStep6: SummaryDirections: left, right,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板书diversions:Module1 unit1left .right. Go straight on(画图标). Turn left(画图标

8、) .Turn right(画图标).?比的根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董兆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根本性质。2、利用比的根本性质正确化简比。过程与方法: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根本性质。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根本性质。教学难点:利用比的根本性质正确化简比。教学过程:一、听算练习:求比值: 2:0.5 4:1 20:5 200:5090:60 9:6 3:2 0.3:0.2两个同学板演:写出过程二、新授:1、

9、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板书算式: 2:0.5 = 4:1= 20:5 = 200:50= 4(22) :0.52 2010:51090:60 = 9:6= 3:2 = 0.2:0.3= 1.5(9010):6010) 310:210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到,从到,从到等,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2、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10、,比值不变。有分数的根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3、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根本性质。4、出示课题:比的根本性质设计意图:分数的根本性质在五年级下册刚刚学过,是教材的重要内容,约分通分都用到分数的根本性质,学生记忆很深刻,故没在课前复习分数根本性质。5、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6、利用比的根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8:10 =8+10:10+10 = 18:20 12:16=126:16 4= 2:4 0.8:1=0.810:110=8:10 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

11、比的后项应除以3。 7、学习了比的根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局部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些内容,比的根本性质,商不变性质。联系旧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刚刚学过分数、除法、比的联系,他们的性质能联系在一起也就缺乏为奇了。问:比的根本性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途?约分、通分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1.20.3 50010 那么我们刚刚学过的比的根本性质有什么用途呢?学生已经预习过,故学生应该知道利用比的根本性质可以化简比。8、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等式,哪一个比最简单?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像1:4 3:2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请学生举出最简比的例子,多找几个学生答复,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

12、简整数比的认识。由学生总结。最简整数比的特点: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2、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9、化简比:出例如题:“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另一面长是180厘米,宽是120厘米。写出这两面旗长与宽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学生口答写出比: 15:10 180:120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因此化简的过程教给孩子。尝试练习,找同学板演:汇报,学生讲解化简过程,教师标准化简格式。化简分数比: 1/6 : 2/9 7/12 :3/8化简小数比: 0.5:0.4 0.75:0.25 这局部内容的学习

13、交给孩子自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讲解。最后让学生讨论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方法。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孩子,同时也检查孩子的预习效果,最后小结方法,渗透最优化的数学思想10、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三、稳固练习:1、等比接龙:2:3=20:30=4:6=200:300= = = =( )100:50=40:20=( )=( )= ( )=(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工效比是 。3、甲是乙的1.2倍,甲与乙的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