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9642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家园合作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期滚动课题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单位:昌平区财贸幼儿园负责人:张宝芬一、问题的提出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 的一种行为方式,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 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构成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又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的,也是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 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了: “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 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

2、和要求,而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 成的事,必须从小抓起。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揭示了培养良好习惯应及 早抓起的必要性。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习惯。”道出了培 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园地处郊区,现有在园幼儿246人,其中独生子女占幼儿总数的96%为了了解幼儿在 园、在家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情况,我们在托、小、中、大四个实验班中抽取了盥洗、自理能 力二项内容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观察,调研结果具体见附表。表一:财贸幼儿园幼儿在园生活卫生习惯情况调查(前期测查表)N

3、 = 115项目大班(33人)中班(32人)小班(30人)托班(20人)独立 按要 求完 成(%成人提 示后按 要求完 成(%不能 按要 求完 成(%独立 按要 求完 成(%成人提 示后按 要求完 成(%不能 按要 求完 成(%独立 按要 求完 成(%成人提 示后按 要求完 成(%不能 按要 求完 成(%独立 按要 求完 成(%成人提 示后按 要求完 成(%不能 按要 求完 成(%盥洗39.836.823.440.535.224.337.434.428.2102664自理 能力40.533.326.22537.537.530333712.52067.5表二:财贸幼儿园幼儿在家生活卫生习惯情况调

4、查(前期测查表)N = 77大班(15人)中班(20人)小班症(22人)托班(20人)项目独立成人提不能独立成人提不能独立成人提不能独立成人提不能按要示后按按要按要示后按按要按要示后按按要按要示后按按要求完要求完求完求完要求完求完求完要求完求完求完要求完求完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盥洗24.728.646.729.528.641.92545303.157.940自理 能力24.452.333.320.847.632.61765.728.31052.638.4经问卷调研情况汇总分析发现:托、小、中、大班的幼儿在园、在家养成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比率存在

5、差异,例如:大班幼儿自理能力比率出现在园高于在家16.1个百分点,小班幼儿盥洗比率出现在园高于在家12.4个百分点,说明幼儿在家和在园生活卫生习惯的表现不一 致,幼儿在园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比率高, 在家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比率低。 从纲要要求来看, 中大班幼儿应该逐步形成或养成一定的生活卫生习惯, 托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良 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但从调查表中,反映出大部分幼儿达不到纲要的要求,需要成人的提 示和帮助。分析原因:幼儿方面,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幼儿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有些生活技能掌握 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托小班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灵活性不够,导致幼儿在养成良好的生活 卫

6、生习惯时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一方面幼儿在家受家长的疼爱加重了幼儿的依赖性,缺少了学习、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幼儿在园有表现欲和和同伴有攀比心里的作用,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都是因幼儿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幼儿在园比在家生活卫生习惯比率高些的原因。家庭方面,从家长教育行为调查问卷中和和家长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在教育认识上认同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在教育行为上倾向于成人包办代替, 特别是三代家庭在一 起居住的,易导致父母和祖父母之间教育理念、 行为的不一致,如父母有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想 法,而祖父母却事事包办代替,又如在穿脱衣服、早晚洗脸、洗脚、洗屁股等生活卫生习惯培 养上,家长因工作繁忙多采取

7、帮助行为或说教,导致幼儿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另外,家园 之间就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沟通少,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要求不清楚,是导致家园教育不一致、 不同步的主要原因。幼儿园方面,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幼儿园,拥有专职的、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的幼儿教师,教师能依据纲要健康领域要求对幼儿施教,如:饭 前便后洗手,饭后要漱口,保持正确地姿势,安静地入睡等等。但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家园合作 的意义,从而家园合作教育目的性不强,家园沟通频率低,家长、教师之间被动性参和活动多, 出现家园对幼儿的教育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不稳定、易反复、稳固性差, 幼儿在幼儿园里一个样

8、,在家又一个样等问题。又因为教师单项重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虽在幼儿园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不好,成效甚微,还增加了教师施教的难度,鉴于我园在 家园合作方面及幼儿现实表现中存在的问题, 迫切需要开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研究。二、文献综述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资料,国外家园合作开展较早,工作有计划,体制也完备。 美国“早期开端教育计划” (Early Head Start )内容是促进儿童的身体、社会性、情感 发展及智力的发展;支持父母双方发挥他们养育儿童的角色;帮助父母迈向经济上的独立;宗 旨是提高胎儿出生时的健康水平、 促进婴儿的发展,促进家庭的健康。英国“确保

9、开端”(Sure Start )项目一一是英国政府发起和资助的以完善社区早期儿童发展服务为切入口的综合性社 会改造计划;宗旨是强化家庭和社区的各种功能, 通过完善社区服务,支持家长在家庭中担当 起父母职责,并对其提供就业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解决日趋严重的社会 问题,逐步缩小贫富和社会差异。国内也有部分幼儿园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江苏省相城区珍珠湖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家 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该研究认为: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家长更 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总结出了幼儿养成卫生习惯的内容和方法, 并在家园合作状态下以及在社区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良

10、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北京市蓝天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该研究认为,当前大多数独生子 女在生活上成人包办代替多,有必要强化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将使幼儿终生受益,并总结出了对36岁幼儿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一般培养方法,特别是在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中运用了“无批评”的教育研究。综上相关研究来看,国外的相关研究倾向于家庭、社区的早教扶植;国内的相关研究倾向 于幼儿在园习惯的培养,特别是珍珠湖幼儿园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研 究的课题研究,虽涉及到家园共育的研究,但指向的是鼓励家长关注和

11、参和幼儿园对幼儿卫 生习惯的教育研究。国内外的研究为我园的课题研究开展提供了许多宝贵借鉴,但是上述相关研究,共同缺失了推进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有效方法的探讨,而我们研究认为, 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前提和平台,缺失这样的平台,家园单向进行教育, 互不沟通信息,互不了解对方的教育措施,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稳定性、 一致性较差,难 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切入点是推进家园合作,探讨培 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三、研究的目的1、探索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并进行总结和归纳。2、家园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

12、习惯,提高幼儿生活卫生方面的能力, 为幼儿入学做好准备。3、积累我园开展养成教育的相关经验,建立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目标体系,建设我3园养成教育课程,逐步形成我园养成教育的办园特色四、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一)课题概念鉴定1、习惯经过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养成的, 一时不易改变且经常重复的,进而需要固定下来的 自动化的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2、生活卫生习惯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包括有规律的生活、良好的个人卫生、睡眠等习惯。3、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有良好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内容包括:盥洗、进餐、 如厕、作息和自我服

13、务能力。4、家园合作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 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 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 知识、情感和人格。5、养成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素 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一一形成良好的习惯。(二)理论依据1、陈鹤琴关于儿童习惯养成和家园合作的理论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幼儿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习惯。他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 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 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

14、;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 累。所以儿童所要养成的种种习惯,是其建筑健全人格之巩固基础”。陈鹤琴先生还认为儿童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他强调“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 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 功效。”2、叶圣陶关于儿童习惯养成的理论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强调中国现代教育要以培养现代化的中国人为价值和目的, 就必然要关怀学 生的终生发展和终生受用,成为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 某些精要的东

15、西化为自身的血肉, 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4用处”。他还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总结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般方法,即:知行合一,注重 实践;顺应心情,正面诱导;小事入手,奠定基础;抓好开端,严格训练;持之以恒,不断积 累;正确评价,追求自然。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要求纲要总论中提出:“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 伴。只有家长有效的参和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的健康成长”。在组织实施中提出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 主动参和,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