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9568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6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某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四章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第六章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第七章 雨季的施工安排第八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九章 环境保护的措施第十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一章 交通疏导第十二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第一章 概述1、编制依据1.1县路(XX环岛新农村段)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1.2县路(XX环岛新农村段)大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交公路发200394号。1.4

2、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及信息。1.5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国家和北京市制定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1.6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7工程竣工验收办法。1.8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1.9公司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文件。1.10公司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1.12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2、编制原则2.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细致学习图纸、充分进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本标段的特殊情况,准备充足的技术及物质力量,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确保工期目标实现。2

3、.2根据我们的质量方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按ISO9001标准,精心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2.3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2.4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周密的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保持施工段的交通及社会秩序正常。2.5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2.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

4、、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具有施工项目多,交叉作业多,现场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本工程施工。本着“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生产观。2.7充分体现交通部“安全、舒适、美观、和谐、耐久”新理念为编制原则。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101国道(路)起点北京市东直门,终点辽宁省沈阳市,路线全长879Km(梨园庄至古北口段,养护桩号为K57+510K123+480)。梨园庄至穆家峪段(K57+510K75+700)一级公路,穆家峪至古北口(K75+700K123+480)段二级公路。本次路大修工程

5、位于县城东部,起点XX环岛,桩号为KXX,终点XX路新农村路口,桩号为KXX,道路全长2.1公里。 现况XX环岛新农村段路基全宽25米,断面型式为两块板(1.0米路肩+10.5米行车道+2.0米中央隔离带+ 10.5米行车道十1.0米路肩)。梨园庄XX环岛段已经按照规划断面(三块板)改造完成,XX环岛新农村段也列入2007年规划的范围,道路红线宽度为74米,断面型式为三块板,断面布置如下:中间为23.5米机动车道,两侧对称布置3.25米主辅隔离绿化带、7.0米辅路、3.5米人行道及11.5米绿化景观带。由于XX环岛新农村段道路使用多年,现况道路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以龟裂、裂缝最为突出,路况

6、变差,使用性能降低,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已不能适应现况交通情况。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对该段道路进行大修迫在眉急。3.2设计标准公路设计等级:一级公路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道路横断面形式:11.5米绿化带+3.5米人行道+7.0米辅路+3.25 米绿化带+23.5米机动车道+3.25米绿化带+7.0米辅路+3.5米人行道+11.5米绿化带。路面标准轴载:BZZ1003.3平面设计路本次大修起点为XX环岛(养护桩号KXX),终点为XX路新农村路口(养护桩号K75+700),路线全长2.1公里。为充分利用旧路,平面线型急走向与现况路相同,全线设置1个平面线,

7、圆曲线半径为550米,因曲线位于路河密新路交叉路口处,因此不设缓和曲线。3.4纵断设计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点为道路大修路段起终点高程,为充分利用旧路,纵断面设计基本上在原路面上增加补强结构厚度,路缘石等附属构造物随路面高程同时抬高。3.5横断设计本次大修路段现况为两幅路公路断面,路基宽度为1.0米路肩+10.5米行车道十2.0米中央隔离带+10.5米行车道+1.0米路肩=25米。根据公路网总体规划,将现况两幅路改造成三幅路的城市道路断面型式:取消原2米中央隔离带,新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原有行车道路面罩面、补强,保留原有行道树新建主辅隔离绿化带、辅路以及人行道和路侧景观绿化带。具体断面布置如下:1

8、1.5米(绿化景观带)+3.5米(人行道)+7.0米(辅路)+3.25米(主辅隔离绿化带)+23.5米(机动车道)+3.25米(主辅隔离绿化带)+7.0米(辅路)+3.5米(人行道)+11.5米(绿化景观带)=74米。3.6路面结构设计3.6.1机动车道路面具体结构设计如下:(1)新建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4厘米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0.5升米改性乳化沥青粘层(PCR,不计厚度);中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砼(AC-20C);0.5升米改性乳化沥青粘层(PCR,不计厚度);下面层:7厘米相粒式沥青稳定碎石(ATB一25)1.0升米改性乳化沥青透层(PCR,不计厚度):基

9、层:36厘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分两层)结构总厚度52厘米取消原中央隔离带新建行车道,旧路搭接长度为1.0米,具体形式见路面结构设计图(LS0750一05第4页)(2)KXXK69+000段罩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 上面层:4厘米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一13); O.5升米。改性乳化沥青粘层(PCR,不计厚度); 旧路铣刨2cm(3)K69+000KXX段补强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 上面层:4厘米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一13); 0.5升米改性乳化沥青粘层(PCR,不计厚度); 中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砼(AC一20C); 0.5升米改性乳化沥青粘层(PCR,不计厚度); 旧

10、路病害处理,局部地区横向拉毛,考虑1cm找平料 考虑到进京方向重车较多,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掺入6抗车辙剂,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3.6.2辅路路面具体结构设计如下:(1)新建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 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砼(AC-16C) 1.0升米乳化沥青透层(PCR,不汁厚度); 基层:18厘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垫层:20厘米天然砂砾 结构总厚度43厘米(2)罩而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砼(AC-16C)10升米乳化沥青透层(PCR,不计厚度)旧路铣刨1cm,病害处理、路口横向铣刨3.7平面交叉设计 本道路与现有地方道路相交均按平交道口处理,为避免通过路口的

11、车辆碾压造成路口面层啃边以及污染辅路,各支路将结合实际情况自然接顺,支路路面结构具体如下:如果相交道路为土路,路面结构采用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上面层(AC-16C)+18厘米二灰碎石;如果相交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后洒布改性乳化沥青,路面结构采用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6C)自然接顺。3.8附属工程及其他 辅路及支路口、人行道、雨水管线等由市政管委负责设计、实施,本工程只包含辅路路面工程数量,具体设计见新南路(XX环岛XX公路)道路改造改造工程。主路、辅路立缘石采用花岗岩缘石,尺寸主路为123579.5 cm;支路口采用规格为102579.5 cm花岗岩缘石,施

12、工时采用2cm厚M7.5水泥砂浆卧底,M10水泥砂浆勾缝,缘石后背采用C10砼作为稳定缘石的材料。 考虑到该大修段为村镇段,现况有公交车站,本次大修分别在公交停靠站处设置公交停车港湾,结构同主路新建结构。 此外,道路面层铺筑完工后恢复路面标线,行车道中间设置隔离护栏。3.9主辅路隔离带绿化设计 主辅路绿化隔离带宽3.25米,净绿化宽度3.01米,路线全长2100米,共有大小路口或断带13个。以“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保留原有的路侧行道树,设计主题取“XX环岛”之“XX”,采用色彩、高度之差对隔离带边缘进行抽象的XX造型镶边,具体植物为小叶黄杨和金叶女贞。然后采用耐阴草花玉簪

13、、马蔺对隔离带内进行带状种植。3.10主要工程数量18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4624520厘米厚天然砂砾基层 32218透层 38707粘层 99529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6591沥青碎石 20240改性沥青混合料 52350旧路铣刨 21985花岗岩路缘石(123579.5cm) 118594、工程质量标准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为全部分项工程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合格标准。5、施工注意事项5.1施工前要进行原材料常规实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5.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的各项规定,确

14、保路面施工质量。5.3路面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进行生产,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5.4玻纤格栅施工技术要求应严格按照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中的有关规定操作执行。5.5配合公路和交通管理部门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疏导标志,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5.6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扰民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5.7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请及时通知设计人。6、本工程使用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1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4)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36-2006)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