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9560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买文具主备人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教学难点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教材分析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的要求,讨论“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的列式问题。至于具体数值的计算,先鼓励学生独立地进行尝试,然后进行交流。学情分析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基本掌握了除法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到商的定位。教学准备10元人民币八张。课时安排2课时一次备课二

2、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同学们来到文具店准备购买一些文具送给灾区小朋 友,文具店里的文具琳琅满目。同学们的捐款共计80元,如果用这些钱买书包,可以买多少个呢? 二、探索计算方法 1.算一算,经历交流竖式计算的算法。 (1)学生列式,说清理由。 (2)学生先自行计算。讲解计算过程,方法多样。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3)重点讨论竖式计算,讲清“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2.估一估,算一算。 (1)如果有140元钱,可以买几个铅笔盒呢?学生独立解答。(2)先估一估,大概可以买几个,再与实结果比较,得到答案。 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

3、生在现实的估算背景之下,经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估算的价值及估算与精算的区别,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商的定位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小组讨论“商7为什么与个位对齐”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通过口算、估算、列竖式等多种形式寻求答案。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去实际靠,提出问题后指名解答。 3.完成“试一试”第3题。 使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学生板演,说明算理。 15030= 13013= 34240= 60020= 想

4、一想:“60020”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 引导学生回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综合练习 1.括号里最大填几?30()220 50()85 40()140 60()306 60()200 80()314学生可口算、估算或竖式计算解答。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性。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在情境中运用估算、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4题。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了本课内容,独立思考、解答。 培养了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四、拓展练习

5、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法 15030= 13013= 34240= 60020=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主备人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在教学时,可以从教材呈现的材料着手,也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两个人行走的快慢着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程、时间与速度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主题图

6、。课时安排2课时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 、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

7、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完成

8、“试一试”第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 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

9、识。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实践应用 5.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课题参观苗圃主备人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教学难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10、。教材分析在阅读情境图后,学生对列式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除了学生会正确地计算外,还要求对所做的答案进行验算。教材中安排的验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讨论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的方法,对此,只要学生说得合理便应肯定。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主题图。课时安排2课时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解决问题 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 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2.

11、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让学生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深刻感悟到只有盆数相同才能平均分。3.你能列出算式吗?4. 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估计这些答案有什么作用吗? 5.用除法竖式你会吗?A先自己试一试。 B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求助课本求助小组伙伴。 C小组交流你的成果。 D组际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求助交流获

12、得成功的探索过程。培养倾听、交流的学习习惯。 明确:试商的时候,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6. 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 独立解决。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你会验算吗?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三、趣味练习 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看你可以获得几星级? A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一颗星)7031 38154 27228 8922 B最大能填几?(二颗星) 38()243 42

13、( )213 61( )441 59( )481 C森林医生(三颗星) 64页第四题。 通过3个层次的练习巩固2位数除法竖式。 课题秋游主备人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明确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材分析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上的信息,然后讨论怎样安排乘车,在学生充分地讨论后,引出第(1)题;接着估计商的得数。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主题图。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希望小学组织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去秋游,让我们也去看一看吧。二、

14、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2.学生合作解决问题:A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B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C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先估计商是多少,然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后尝试计算,并讨论商改小的原因。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说明改商的理由。让学生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改商的道理,这一知识点便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进一步由具体情境入手,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与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中发表各自的见解,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商大 了,要改小;商小了,要改大。 让学生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会主动学习。 三、尝试运用 完成“试一试” 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