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积》教学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9551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体积》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锥体积》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锥体积》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体积》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锥体积?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锥体积?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锥体积?教学反思【案例】师:同学们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 ,掌握了它的特征 ,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1)创发悬念出示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同学猜一猜 ,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有的说1/3 ,有的说1/2(2)分组实验:究竟是1/2 ,还是1/3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好吗?把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圆锥体等容器发给各组 ,每组白、红、黑的圆柱、圆锥体容器各一个 ,两个白的等底等高 ,两个红的等底不等高 ,两个黑的等高不等底。让学生用圆锥

2、容器盛满水往相同颜色的圆柱容器中倒 ,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3)各小组报实验结果 ,几次正好灌满三次正好灌满三次正好灌满 ,说明了什么?生: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师板书师:同意吗?(4)集体实验师取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 ,让两个同学上台实验 ,其它同学观察三次没有灌满师:灌满了吗?没有 为什么没有灌满?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不是刚刚的结论不对?师将圆柱与圆锥容器放在一起比拟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讨论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师板书补充:等底等高一、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 ,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

3、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 ,获得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 ,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 ,在这样的学习中 ,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二、在操作中体验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4、。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

5、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

6、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开展。?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 实践证明:开放学生的双手 ,让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 ,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掌握得更牢固。因此 ,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我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时机 ,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究圆锥体积的算法、交流中比拟体会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的过程。这一系列活动 ,让抽象的概念变的生动形象。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在操作中发现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不但主动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还感受到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 使他们亲身体验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的过程 ,增进学生对数学现象的体验。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