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9550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讲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8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学习思路:简支梁作用均匀分布力问题是又一个经典弹性力学平面问题解。采用应力解法的关键是确定应力函数, 首先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应力函数 的基本形式。将待定的应力函数代入双调和方程得到多项式表达的函数形式。对于待定系数的确定,需要再次应用面力边界条件。应该注意的是简支梁是几何对称结构,对称载荷作用时应力分量也是对 称的。对称条件的应用将简化问题的求解难度。学习要点:1.简支梁及其边界条件;2.应力函数分析;3.应力函数;4.待定系数确定;5.端面边界条件简化;6.简支梁应力分析。试考察一个承受均匀分布载荷的简支梁 q,其跨度为I,横截面高度为h(h vv I二,单位厚度。

2、并且设其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简支梁是外力静定的,两端的支座反力是已知的。因此在求解时, 不妨将支座看作外力已知的边界,于是可写出下列边界条件:J 二-冷_h2J 二抽上述条件中,上下表面的边界条件是主要的,必须精确满足。至于两端的边界条 件可以根据圣维南原理放松为合力满足。采用半逆解法求解。首先对应力状态做一个基本分析,由材料力学分析 可知:弯曲正应力主要是由弯矩引起的; 弯曲切应力主要由剪力引起的; 而挤压 应力应由分布载荷引起的。根据上述分析,因此假设挤压应力不随坐标 x而改变,即F为坐标y的函数,空=/()因此根据应力函数与应力分量的关系式,可得将上式对x积分,可得警二W)卡旳) de

3、其中f (y),g(y),h(y)均为任意待定函数。对于上述应力函数还需要考察其是否满足变形协调方程,代入变形协调方程,则小场工马+舎+雪+ 2咚“2 dy4 dy4 dy4 dy1上式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对于变形协调方程,要求在弹性体的任意点 满足。因此要求所有的x均满足,所以这个二次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都必须为零 即d4/ 八 北 (IV 门七=0;=0; + 2 =0妒 奶 妒 妒上述公式的前两式要求f(y) = Ay2+ByCy+Dg(y)= Fy2 + Gy这里应力函数的线性项已经略去。而第三式则要求号V)2?y)z2金如dy即6其中线性项已被忽略不计。将上述各式代入应力函数公式,则1

4、 A7?件(X)=(*_/ + Bya +Q + D)+ x(Ey3 + + )- 才-才 + 场口 夕2 106将上述应力函数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护例_护例_ 3切矿丐二苛,心一莎可得X刁6 = (6Ay +2B)+ x(6ffy+2)-24)/ -2By +6Hy+ 2rby =妒 +科+ 6+DJ =班34/ + 2By + O)- (3乂 + 2好 + G)上述应力分量已经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现在的问题是根据面 F謀二左*力边界条件二: 、一 L 确定待定系数。在考虑边界条件之前,首先讨论一下问题的对称性,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计算工作。由于y轴是结构和载荷的对称轴,所以应力分量也

5、应该对称于y轴,因此二x和;刁应该是X的偶函数,而xy应为x的奇函数。因此E = F = G = 0对于细长梁,由于梁的高度远小于跨度,所以上下边界为主要边界,其边界条件必须精确满足,我们首先考虑上下两边的边界条件。b 由二0-_A5+-Aa-i + D = -842-a(A3 +Bh +C) = 0 4 + + C = 043j4 -x(k2-Bh +C) = 0Aa - + 0 - 04 根据上述主要边界的面力边界条件,可得月=0,将上述七个待定系数分别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3 qTX6 一力 2 一占 qT- - 6 -rrt - - -可得工*答尸+够+2K2h7 22 了 gF F以下

6、考虑简支梁左右两端面的面力边界条件,确定剩余的两个待定系数。由于对称性已 经讨论,所以只需要考虑其中的一个端面,比如右端面。如果右端面的边界条件能满足,左端面的边界条件由对称性自然满足。在工=处, = 0,首先,在梁的右端面没有水平面力,这要求根据应力分量计算公式,如果该条件满足,只有 q=O。但是这与问题是矛盾的,因此这个 边界条件只能利用圣维南原理,放松为合力边界条件,将应力分量分别代入上述两式,则36工二? J二扌事另外在梁的右边,应力计算公式代入,积分可见这个条件已经满足。切应力的合力应等于支反力。将切综上所述,已经求出了所有的待定系数。将上述结论代入应力分量表达 式,并作整理,可得-

7、5 0h3下面讨论简支梁的应力分布。z = 加-丄迅注意到梁的惯性矩为12 静矩为 s 2而梁的弯曲内力为,则应力分量表达式可以改写为让我们将上述应力分量,即弹性力学解答结果与材料力学的结果作一比较。 首先考虑横截面,即沿铅垂方向的应力分布,如图所示。弯曲应力My/按压应力切应力在弯曲正应力乐的表达式中,第一项是主要项,与材料力学的解完全相 同,而第二项是弹性力学提出的修正项。对于细长梁,这个修正项很小,可以忽 略不计。应力分量Cy是梁的各纤维之间的挤压应力,在材料力学中一般是不考虑 这个应力分量的。而弯曲切应力xy的表达式则和材料力学解答里完全相同6.9楔形体水坝学习思路:楔形体水坝受重力和

8、液体压力作用问题是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另一个应注意到楔形体水坝由于底部在无限远,而液体作用至顶部。由于力学模 型的几何形状不需要长度单位确定,因此问题的应力函数可以采用量纲分析方法 确定。量纲分析得到楔形体水坝的应力函数是纯三次函数。应用面力边界条件 可以确定待定系数。由于水坝的侧边界是斜边界,应该注意边界法线方向余弦的 确定。最后分析楔形体水坝应力,并且与材料力学解答作比较。学习要点:1. 楔形体水坝应力函数;2. 面力边界条件;3. 水坝应力分析。楔形体水坝左边铅垂,右边与铅直面夹:角度,下端伸向无限长。水坝承受重力 和液体压力作用,楔形体的密度为 6液体的密度为,如图所示。在楔形体内任一点

9、的应力分量都将由两部分组成:是由重力引起的,应当与楔形体的单位体积重量 8成正比;二是由液体压力引起的,其与液体的单位体积重量g成正比。当然,上述应力分量还和:-,x,y等有关。由于应力分量的量纲是力长度-2,中和沟的量纲是力长度-3,。是 无量纲的数量,而x,y的量纲是长度,因此应力分量如果具有多项式的解答, 其只能是坐标的x,y的一次幕。即各个应力分量的表达式为 x,y的纯一次式, 而其应力函数应当是x,y的纯三次式。因此可以假设件(x,刃二且? + Bx2y + Gey3 + 0?=6.4x + 2By对于楔形体水坝,体力分量Fbx=O,Fby=9。根据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可Sbe上述应力

10、分量是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的,下面考虑面力边界条件以确定各个待定系数。在水坝左侧,面力边界条件为在水坝右侧,边界方程 x=y ta n,面力边界条件为边界法线方向余弦为I - cosx) = cos ajft = cos(M,) = cos(90 + a) = - sin a将应力表达式代入上述边界条件,可得6 莎=-ygy2Cy-Q(2 Cy tana + 6 Zf) cos a -2C - (2 F + tan ar sin a =0-2C -(25 + pg)y tanacosa- (2fiy + 6j4y tana)sincr 二 0联立求解可得A - cot a6-3pgT

11、将计算所得的系数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即可得到6二-型oy = (pg not a - 2yg a)x +tecotJ a- pg)yB 二垢cof a计算数据如图所示Gxb十挤压应力多曲正应力切应力:工is分析表明:应力分量沿水平方向为常数。对于这个挤压应力,材料力学是不讨论弯曲应力分量二y沿水平方向线性分布,在水坝左右两边分别为小二-(阿-宓3严0妙弓|心如右=-cotaa对于弯曲应力与材料力学偏心压缩公式所得结果相同。切应力分量.xy也是线性变化,在水坝左右两边分别为和帆=0為|刊洛0二-卿 St G按材料力学解,横截面切应力-xy是抛物线分布的,这一结论和弹性力学解答是 完全不同的。以上

12、解答称为莱维解,在工程上作为三角形重力坝的基本解答。6.10矩形截面梁的级数解法学习思路:弹性力学的经典问题具有多项式解,可以通过半逆解法选取所要求的应 力函数。这种方法要求弹性体主要边界作用的载荷必须连续, 而且也能表示成代 数多项式的形式。对于任意载荷作用的矩形弹性体问题,可以采用三角级数表示的应力函 数求解。假设应力函数并且通过双调和方程找到应力函数特解,叠加可以确定级数形式应力函数。对于级数形式应力函数的系数,可以通过面力边界条件,并且应用三角 函数的正交性在边界作积分确定。用级数求解平面问题时,用于求解应力表达式的待定系数的计算工作量 相当大。如果级数的收敛不快,将需要更多的计算工作

13、量。学习要点:1. 应力函数与双调和方程;2. 应力函数特解;3. 级数形式的应力分量;4. 级数应力函数系数的确定对于弹性力学的经典问题,由于问题具有多项式解,因此可以通过半逆解法选取 所要求的应力函数,从而求得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它要求弹性体主要边界作用的载荷必须连续,而且也能表示成代数多项式的形 式。如果载荷不具备上述特点,甚至是不连续的,则不能构造应力函数。对于任意载荷作用的矩形弹性体问题,可以采用三角级数表示的应力函 数求解。假设应力函数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X(x)Y(y)将上述应力函数代入双调和方程,可得X(x)Y(y) + 2X(jc)FO) +

14、X(x)Y(y 二 0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x) 丫(y)后,则炉)曾炉心)严丄红刃胡理) X(x)Y(y) Y(y)将上式对y求一阶偏导数,得坯1 込珂込K若要上式成立,则必须有F0)其中,为任意常数。于是可以得到下列方程,“ 和.IJ上述方程的第一式的通解为X(x) = K、cos Zx + T3 sin /be这里的Ki, K2为任意常数对于方程的第二式,它是变形协调方程对 y求一阶偏导数得到的,求解 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它的解未必是变形协调方程的解。下面采用另一种方法简化 变形协调方程。仍然根据方程的第一式,由于x0)= -朮妙(工)二才灼)将上述结果回代变形协调方程,于是得到 丫(y)所满足的方程,旷】仞-2才严V)十才口)二0这个方程的通解为Y(y) = cosh + 5 sinh 砂 + Cy cosh Ay + sinh 妙将上述关于X(x),Y(y)的公式代入变形协调方程,可以得到方程的一个特解,叭匕二(疋1 cosXx + K2 sin 4x)(/ cosh Xy + Fsinh Ay + Cy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