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59540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感言.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随笔感言数学教学随笔感言数学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一:教育、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数学教学随笔感言。在教育的星空中,我是一颗凡星,虽不夺目,但却璀璨;在教改的浪潮中,我是一朵浪花,虽不壮观,但却是浪尖上最有活力的一朵。在身为人师的这些日子里,我学习着、理论着;努力着、进取着;奉献着、收获着;留下了串串明晰、生动的足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1990年我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这句话就成了我工作的座右铭。作为一名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平时对自身的师德修养比拟重视,努力以自己的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年青的我,以认真踏实不断进取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以对学生的爱

2、心和责任感,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全体学生;以虚心好学的精神与组内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课程新理念、在理论中勇于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人文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等理论浸透在日常教学中,以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表达新课程的精神。在理论中,不仅增强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还进步了研究才能和教学程度,更尝试着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收获颇丰。不断地将研究课,互观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理论,把仍在困惑着我们的许多问题,在认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

3、实生活的联络,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才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才能。常考虑,常研究,常总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不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近学生,研究学生,才能展现自我,树立声威。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擅长接近孩子,体贴和关爱学生,和他们进展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和“爱”。因此多年来,我总是在工作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进步自己工作的艺术性。虽然因为工作的繁忙有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忘记了微笑。但通过理论

4、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很快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多溶入了些宽容、理解,多讲了些艺术性。我也终于发现,只有我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走近孩子,关心孩子,即便是批评,也会被他们所承受。孩子们只有真正承受了我这个他们所喜欢的老师,才会承受我。每接一个班我都很用心的去教,对待特殊的孩子,我的方法就是给他信心,唤醒他内心的渴望,这就等于给他自己体内安了发动机。而运转发动机的“机油”就是我们给予孩子的赞誉和信任!反思自己十八年来工作的历程,回忆前行中留下的串串足迹。我要感谢曾热忱帮助过我的领导们;要感谢曾无私指导过我的老老师;也要感谢曾悉心教育过的小朋友。正是无数个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体验到成长的

5、喜悦、老师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数学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二:我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已三个多年头了,蓦然回首,这几年的教学真是喜忧参半、成败交织。事到如今,是该盘点一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的时候了,也许它还可以成为后来者的“警教”之言,也是自己小学阶段后期教学的正确的教学思路形成的“催化剂”吧!经过新教材的教学使我真正理解了老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因为新教材留给老师的教学空间实在太大。假如不认真研读教参、教材,不清楚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后继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明确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络及互相作用,教学目的定位不准确,教学步子那么将或深或浅,会给自己的教学留下很多后遗症;其次,三年多的教学,使我真正

6、懂得“课标是、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才能。应该说,没有哪个专家或老师可以说他的思想、教法就绝对的正确、绝对的好,都是在教学理论中不断的修正完善以获得教育者们的共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才能、生活经历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这是不可否认的,就如农村的学生连数学书上的卡通动物都不认识,这就是事实,这就需要老师学习课标、把握小学阶段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等领域应到达哪些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

7、法,资料共享平台数学教学随笔感言(s:/.)。自进入新教材教学以来,我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方向转变,同时,我也曾彷徨与忧虑,但是,经过几年的理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彰显出可喜的相貌。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重。因为我为他们组织的学习活动是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是有用的、探究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加之我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但具有很强的可练性),学生自然也就学得轻松而乐学。2、绝大局部学生独立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逐渐形成。教学中的新知学习我都习惯让学生“先尝试、再引

8、导其释疑解惑”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考虑问题的才能。3、所有学生都养成了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数学口头表达才能良性开展。我的口头禅“这个问题有难度,不妨与同伴齐心协力一起想方法。”、“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使普遍学生有了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都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或是课外与人交流。4、学生的思维较活泼、开阔。由于新教材教学中突出了算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明显活泼与开阔。5、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才能逐渐形成。教学中每每让学生学会了某个知识点就让其举例应用,或是常以“看到这个数、算式、信息、公式、图形等,你能联想到与它相关的哪些数学知识?”

9、启发学生对呈现的知识进展再考虑,进而形成对相关知识进展串联的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才能。三年多的新教材教学理论,我逐渐地成长起来,我教学的学生也展现出可喜的相貌,然而我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1、局部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教学中总以“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多了,动笔练习的.时间就少了”为借口为学生在计算上出现的问题而开脱,却没有鼓励学生课外进展练习(又忧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实假如从一年级开场就着眼培养学生每天必练几道计算题的习惯也不是难事(切莫受诸如“一年级的学生不准布置家作”的规定的影响)。我可以大胆地说,我教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没有掌

10、握计算方法,但为什么局部学生会存在速度慢、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一是这局部学生惰性强(每每遇到按老师的规定自己设置题目如10道口算题、5道三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题.练习,他们总会出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不能保量完成)、习惯差(马马乎乎);二是我要求不严,每每遇到学生计算错误,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改正也就罢了,致使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形成错了就改、再错再改、马马乎乎没关系的错误意识和习惯,所以我想在鼓励教育的同时假如能对犯错的学生进展严格的要求即便采取适当的惩罚,学生犯错的频率就会低多了。2、局部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差。几年的教学中,大局部“解决问题”的内容都被购物、租车租船充满着

11、,以老师们的话说“二年级就开场租车租船,租到四年级差生才有点儿眉目,可解决其他综合性稍强的问题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传统教材中到三年级才进入两步应用题的思维训练,可是新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场就涉及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必须掌握“假设”、“尝试”、 “整体考虑”等策略,加之“拆分”、“凑和”等考虑才能解决,差生在这种问题的学习中根本就是坐飞机,就连稍好一点的学生都不能从中形成有条理的表达其考虑的才能,用孩子们的话说“我是‘凑的”,可这样的题目一道例题或是一个练习题就足以花费一节课的时间,而对差生来说是0效果。我想假如下一轮我再教学二年级,我一定要给学生设置

12、一些与生活接近的数量关系比拟明朗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初步学会用分析p 法(要求什么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和综合法(知道什么信息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可以求什么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再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向学生浸透“摘录”、“画图”、“列表”、“模拟”、“简化”、“尝试”、“找规律”等策略;其次,一定要在二年级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教学上花大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性地解决乘、除法问题而不是瞎猜乱碰,为中高段的综合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如此,是否可以降低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的学习难度,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有待实验。我想,每位老师都具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拥有合适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调试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才能,但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带有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努力寻找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