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9444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处理回采、掘进工作面、井下机电硐室等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及其选择1、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条件处理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 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 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安全撤退。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避免瓦斯、煤尘爆炸。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 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法。2、当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者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通风网络中,改变通风方法可能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的困难,

2、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取正常通风,稳定风流。3、当火灾具体位置范围、火势受威胁地区等情况没有完全了解 清楚时,应保持正常通风。4、当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且实施直接灭火时,采取正常通风, 以维持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瓦斯正常排放。5、当采用正常通风方法会使火势扩大,而隔断风流又会使火区 瓦斯浓度上升时,应采取减少风量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控制火 势,又不使瓦斯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6、在减少灾区风量的救灾过程中,若发现瓦斯浓度在上升,特 别是瓦斯浓度上升到2%左右时,应立即停止此法,恢复正常通 风,甚至增加灾区风量以冲淡和排出瓦斯。7、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

3、则应增风,使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8、若火区出现火风压,呈现风流可能发生逆转现象时,应立即 增加火区风量,避免风流逆转。9、处理火灾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灾区内遇险人员未撤离时, 也应增加灾区风量,及时吹散爆炸产物、火灾气体及烟雾,以利 人员撤退。10、火烟短路是救灾过程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 (如打开进回风间的风门)进行风量调节,把烟雾和CO直接引入 排风,减少人员伤亡。11、矿井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及其内的硐室、中央石门发 生火灾时,一定要采取全矿性反风措施,以免全矿或一翼之间受 到烟侵而造成重大恶性事故,采区内部发生火灾,若有条件利用 风门的启闭实现局部反风,则应进行局部反

4、风。12、反风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决定,应慎重考虑反风后果。如果 决定反风应首先撤出原进风系统的人员,并让指挥部成员、救护 队长、全体救灾人员知道,同时设法通知井下人员,井口要设安 全岗哨,控制人员入井。13、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的方法适用条件是:火灾发生在回风井 筒及其车场时,可停主要通风机,同时打开井口防爆盖,依靠火 风压和自然风压排烟;火源发生在进风井筒内或进风井底,限于 条件限制不能反风,又不能让火灾气体短路进入回风时,一定要 尽快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并打开回风井口防爆门,使风流在火 风压作用下自动反向。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使用,还有可能造成人 员伤亡。二、火风压的产生及其控制1、积极灭火,控

5、制火势。火灾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积极灭火。直接灭火失效时, 当灾区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的进风侧建筑临时密闭, 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2、正确调整火风压压差,避免事故扩大。火灾发生在分支风流中时,应维持主要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 特别是在救人、灭火阶段,不能采取减风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 的措施。3、减少排烟风路风阻,加大排烟能力。在可能的排烟风路上,应迅速打开风窗或已有的防火风门、甚至 密闭,消除阻碍风流和火烟流动的障碍物,使回风路线畅通和扩 大排烟能力,迅速将火烟直接导入总回风道排走。三、掘进巷道火灾的处理1、处理掘进巷道火灾必须考虑的条件由于巷道长、断面小,所以灭

6、火工作受到很大的局限性,接近 火源十分困难。在多数情况下,掘进巷的火灾是由小型电气设备的电火花、爆 破等原因引起的,在初始阶段易扑灭,一旦贻误战机,就可能引 燃支架和煤壁,扩大灾变。巷道支架烧毁后,往往发生冒顶,给救人灭火造成困难。当掘进巷中有联络眼说,火灾就可能通过联络眼侵入其它巷 道,造成蔓延。火烟沿倾斜巷道流动时,可能出现火风压和再生火源。掘进巷道距水源较远,难于有充分的水源用于灭火。处理掘进巷道的火灾,对局部通风机的管理十分重要,当巷道中 瓦斯等情况不明时,应保持原来的通风状态;若局部通风机正在 运转,则不应停转;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转,则不要开动,派 专人看守,待经过详细侦察判明情况

7、后,再决定局部通风机的停 启和其它救灾措施。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转则应派队员(佩带 呼吸器)进入巷内侦察,然后根据瓦斯浓度和烟雾多少、温度高 低决定是否启动风机。当瓦斯浓度小于2%时可启动风机,以排 烟降温,创造良好的救火环境。当瓦斯浓度高于16%时,无论烟 雾多少和气温高低,均不准启动风机,以免供氧引起瓦斯爆炸。2、掘进巷道中发生火灾后的处理方法当火灾发生在掘进巷道迎头时一般来讲,这类火灾的处理比较简单,处理过程中也比较安全。此类火灾的特点是: 此处火灾往往是由于爆破或电火花引起的,在初级阶段抓住时 机直接灭火,成功率较高。 工人易于发现,也易于撤退。在没有发生瓦斯爆炸的情况下, 几乎没有人

8、员伤亡。 在发火初始没有爆炸的情况下,若正常涌出瓦斯,只要保持正 常通风(工人撤退时不要停掉局部通风机),是不易构成爆炸条 件的。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如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爆炸性气体浓度 不高,只是浓烟高温。救护队员利用工作面洒水设备和轻型灭火 装备就地扑灭火灾。万一扑灭不了(因消防材料不足等原因), 只有封闭。当局部通风机已经停转,救护队要首先检查瓦斯和氧 气浓度,然后根据有无爆炸可能性确定行动对策。当火灾发生在巷道中部时扑救这类火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总的来说处理 这类火灾比处理迎头火灾要复杂得多。 灾的特点:a、火灾发生后最易烧断风筒,火焰点以里容易造成瓦斯积聚。b、难以测定

9、火焰点以里巷道中的瓦斯浓度及其变化情况。c、火焰的燃烧最易发生冒顶,既堵塞了人员通道,又堵塞了风 流回路。d、发生火灾后,工人不易发现,也难于撤出。 火灾处理措施a、设法直接灭火,用水灭火时,水量要充足,要防止水蒸气爆 炸和氢气爆炸。b、火焰点以里有遇险人员时,在灭火的同时可打开压气管阀门, 加大压气量或将水管改送压气,以延长遇险人员待救时间,降低 瓦斯浓度,但供气量不能过大,以免把高浓度瓦斯吹向火焰点引 爆。c、在救人灭火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瓦斯情况并分析判断发生爆 炸的可能性。d、如有可能(火势不大未产生冒顶的),救护队员可穿过火区救 人,同时在火源以里打上风障,阻止瓦斯行外涌向火源;也可打

10、 开水幕,甚至拆除几架木支架以阻止火灾蔓延。e、火源以里无人时,可用氮气或惰性气体灭火。f、因人力、物力不足或火势太大,在短期内不能扑灭火灾时或 火区瓦斯浓度已超过2%,并继续上升,火源以里瓦斯情况不明 时,应在巷道口附近封闭火区。h、在救灾过程中,严禁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把火源以里的瓦斯 排出经过火点,以免产生瓦斯爆炸。但火源点至巷道口之间可用 风流吹散烟雾、排出瓦斯、降低气温以创造良好的救灾条件。四、采煤工作面CO气体超限及火灾的处理1、查明CO气体超限的原因工作面上隅角CO气体超限,则可能是由于推进速度慢,上运 巷和下运巷向采空区的漏风,引起采空区回风侧、距工作面不远 处浮煤氧化升温,产生

11、CO。工作面中部及上隅角都出现CO气体超限,则可能是由于地表 漏风,引起采空区深部浮煤氧化升温,产生CO;或是由于上下 运巷漏风,引起采空区浅部浮煤氧化升温,产生CO。回风巷CO气体超限,则可能是回风巷煤柱压裂氧化升温,放 出CO气体。2、工作面推进速度慢引起CO超限处理方法: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降低工作面负压,减小向采空区漏风;在上、下隅角挂风障,减少向采空区漏风;对采空区进回风巷要进行强制性放顶,并加大灌浆注胶和注氮 量。3、地表漏风引起CO超限处理方法:地表裂缝压实封堵处理;充填采空区两道空洞,采用沙袋(碎煤袋)充填上、下隅角空洞;降低主扇风压,减少地表漏风;实施开放性注氮,注氮流量:1

12、000m3/h,注氮释放口位置:深 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20m左右的区域。加强工作面气体监测。每班至少二次检测工作面气体情况,每 周至少一次取气样送地面气相色谱分析。4、回风巷CO超限处理方法判定回风巷CO超限区段; 根据回风巷气体束管监测数据,判定自燃危险性; 采用红外测温仪测定巷道表面温度,推断高温区范围; 在可自燃区域打钻探测。确定巷道喷浆范围及注胶量根据判定出的巷道自燃危险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喷浆范围,并 初步估计总的注胶量。CO超限区段喷浆封闭在自燃危险性范围的巷道四周煤壁上喷射厚度为100mm的水泥 砂浆。布置注浆钻孔根据确定的注胶范围,下套管注胶。气体检测采用束管系统连续监测自燃危

13、险区段气体变化情况,或人工定期 检测火区气体变化情况。五、井下机电硐室火灾事故处理措施1、要常设专职技术人员,掌握井下供电系统的相关参数,计算 各地点的短路电流,校验高低压电器设备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 性,保证继电保护灵敏可靠。2、煤矿井下供电电力电缆多,对地电容大,要采取措施防止单 相弧光接地的短路事故,并装设灵敏可靠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 置。3、撤换非矿用型高低压电器设备。4、煤矿井下低压电缆都要采用阻燃橡套电缆。5、发生火灾时,要采取以下措施灭火: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当火势不大时,应利用硐室内一切灭火器材进行救火,并同时 向矿调度中心汇报。当火势较大时,来不及扑灭时,应立即关闭防火门。组织人员

14、就地取材,设置临时密闭,防止火势蔓延。矿调度中心通知相关采区人员撤离火灾威胁区。当没有进行矿井反风时,回风井严禁行人。六、洗配煤中心及地面其它场所火灾事故处理方法1、地面其它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直接灭火,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迅速向调 度室进行报告,当火势较大时,应直接拨打119报警。矿领导小 组要立即组织进行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2、煤仓、皮带栈桥、走廊内、车间厂房发生火灾事故,抢险人 员不能盲目进入火区,防止人员窒息事故,必须进入现场时,也 只能由进风口处探索前进。3、电线、电缆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总闸,再使用干粉灭火器或 沙土灭火。否则不要贸然进入

15、火灾现场,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严 禁用水灭火。4、储煤场(或储煤仓)煤炭自燃用水灭火时,灭火浇水人员要 站在上风头,以免热气伤人;浇水必须由外向里逐渐进行,严禁 将水直接浇到火源中心,以免蒸汽爆炸伤人。5、油料要储存在指定地点或设专用库房,要配备消防器材,如 果发生火灾,应及时组织疏散附近人员,防止人员受伤,扩大事 故,及时联系消防人员灭火。6、作业场所使用电焊而没有采取隔离等措施,引起火灾时,首 先应立即切断电焊机的电源,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水 灭火。就近取用灭火器或水管,对着火苗喷射,如有必要应对其 他未燃的易燃品迅速转移,隔离等措施,以控制火灾蔓延。发生火灾后,根据实际情况打开现场的门窗、通风排烟,组织 引导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如果高层次楼房发生火灾,从窗户处架设梯子把围困人员疏散 到地面或用其他方法,将被困人员安全疏散到地面。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报警时需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由 总指挥决定是否报公安消防队。报警时用手机或市话直接拨打 119即可,需讲清发生火灾单位、部位的详细地址,讲清起火物 及附近可燃物,讲清火势情况,讲清报警人姓名及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