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做市与做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59293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事、做市与做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事、做市与做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事、做市与做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事、做市与做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事、做市与做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事、做市与做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事、做市与做势是做成一件大事的必备要素,常常在我的策划中被用到、被使用。其实这也是一个人人生成就自己的必然之法。古人云:“观千里不能自顾其耳,举千钧不能自拔其身。非目的疾、力不及也,势也。”大意是,一个人就是千里眼,能够做观察之事,却也看不见自已的耳朵;能举起千斤重的物品之事,却也不能把自己一百多斤的身体举起来。这不是眼力和力气达不到,因为“不得势”。当今有些人和企业之所以不能取得应有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不是“目不疾、力不久”的问题,而是“不得势”。就像一个小小的螺丝,如果不用螺丝刀来做事,就会上拧不紧又打不开。不是没有这个力气,就是因为“不得势”。 所以,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把握

2、做事、做市与做势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合理的分配与支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境界而言,做事最小做市次之做势最高。从企业组织结构上来看,员工就是要素,企业的事情是由他们来做,而企业的中层干部就是承上启下的组织者形成企业的结构,做市主要靠他们,而企业的高层注重的就是做势,发挥出企业的整体功能。因此,我们会常说,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做不出成绩一个两员工做不好,那是员工的问题,如果大部分员工都做不好,那就不是员工的责任,而是企业老板的责任,因为,老板没有没创造出员工可以施展才能的企业发展之“势”,再优秀的员工也会无能为力,“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所谓的做市就是把自己或者自己的事情做出市场,让自己或者自己的事情有

3、市场,被接受,所谓先做人后做事,就是这个意思,想做大事必须让你周边的人接受你,接纳你有做事情的市场,并且最终形成“势力”,做起事情来就会得心应手。“得势”与“不得势”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有天壤之别。世间的人和事都是一样的。封建时代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是王爷,皇上看中了就是太子。几岁的孩子让太监抱着就可以登基,接受群臣的跪拜。为什么?因为他有血统上的优势。现在有些有背景的学生,走出校门不久,就能当上科长、处长或者是企业的经理、总经理。而有许多人奋斗终生也拼搏不到他们的起跑线上。就是因为他们“得势”。如果“不得势”就完全两样了。常言说:“马瘦毛长肥四蹄,落翅凤凰不如鸡;老牛掉井力无用,虎入平川被犬欺。

4、”这就是形容它们不得势时的情形。兽中之王的老虎出了深山,连狗就敢欺负他。在动物园笼子里,小朋友都可以拿着面包去戏弄老虎。不是这些动物没有能力,而是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优势。就像蚊子可以戏弄大象,蜘蛛可以斗斗大蟒。并不是大象和大蟒斗不过蚊子的蜘蛛,也是因为“不得势。” 什么是“势”呢?就是一种事物形成的趋势或态势。例如:国内外的情形叫形势,一个地区的局部情形叫局势,失火的火叫火势,发大水的水叫水势,刮起大风叫风势,有权有势叫权势,股市涨跌的预测叫做趋势。“两军相遇勇者胜”,“勇”就是气势,锣鼓喧天的叫声势。两者相争,占上风的叫优势,处下风的叫劣势等等。这种趋势或态势形成的力量就叫势力。“势”的形成需

5、要做事和做市来保证成势,没有对“势”的把握而去胡乱做事那就是盲目的行动,在各种社会力量和作为还没有形成趋势的力量之前,叫做“有势无力”或“有形无势”。比如鱼缸里的水,就是有势无力或有形无势。一旦让水形成了势,就有可能具有排山倒海、势不可档的威力。我们常说“一头狮子领一群绵羊会打败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这就是“势”的作用,所以,企业发展也好,个人成就也罢,其实都是围绕着做事推进做事创造一个利于发展的“势”头。如此看来做“势”或者造“势”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许多人可以说是毕其终身所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借势或造势。唐代诗人王之焕有句妇孺皆知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说为了看得更

6、远,就得去登高;田忌赛马,错位而形成总体优势;人们常说的“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等,就是形容某些人造势和借势的拙劣表现。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借势拓展到政治、军事和商业贸易上来了。如历史上的“水淹七军”就是借助水势,如“借东风”就是借助风势。经济学上的聚集效应,就是将许多同类企业放在一起,形成群聚的外部效应,就是众人拾柴火燃高的外势。比如说现在的股市,总体上来说是必然上涨的趋势,因为全世界的钞票发的太多了,很多都流入股市,这就创造一个股市上涨的“势”,但是,具体的这个市场怎么做,还需要一个一个股票具体的去做事。上面说的是借势。什么是造势呢?孙子兵法、势篇对造势的比喻是:“转圜石于千仞之山。”意思

7、是就像一块石头水悬在高空,弄得人心惶惶,都急急忙忙的奔跑躲避。这就形成了一种“势”。一旦下落形成的威胁力就是势力。这种势的力量和威胁远远比那块悬在空中的石头大得多。但是,如果人们对那块悬在空中的石头都满不在乎,那就没有形成“势”。也就不可利用了。同时,那块石头也千万不能落下来。一旦落下来,最多砸伤一、两个人,说不定一个人也砸不住。其他人也用不着恐慌了。石头落到地上以后,人们就可以随意处置它。因为这块石头落到地上已经没有“势”和“力”了。在商场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得优势也需要借势或造势。高明的商人往往都是借势或造势的高手。除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进行地毡式的广告轰炸外,宣传画、宣传册以及各种夹页、传单到处可见。在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展销会、推广会甚至民间庙会上,商家的广告可谓遮天蔽日,目不暇接;促销活动更是锣鼓喧天,美女成行。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名人加入促销队伍的行列。几乎把这种造势和借势的活动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过只是一味的造势,缺乏“事”与“市”的支撑,也终将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