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9291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集中汇报·双城市第五小学陈美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集中汇报1.名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可结合学生实际、课标要求、教材特点等分析)名师授课确定教学内容,我以为应该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便是老师对教学材料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多么丰富的教学内容,都要从教学材料中提取,包括拓展和延伸的知识,也要以教学材料为依托。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针对性,过高的话,落不到实处,过低则造成知识的重叠,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累计。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我想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对学生已有认真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评估。再者就是要结合课标中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材料的特点,确立能够落到实处的教学目标。2.名师采用什么

2、方法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适合这一教学内容吗?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要领是什么,是否具有可迁移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可以是多样的。真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环境的因素,教学对象及教学材料的特点,还应该考虑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风格。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整节课中,王崧舟老师以教材为依托,用自己诗一样的语言,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或是想象,或是体会,或是读文,或是写话。每个孩子都随着王老师的引导,不经意间便走进了那片森林,走进那颗树,走进那只鸟。王老师带着孩子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让本来平淡无奇的故事丰富起来,让本来平淡无味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本来

3、普通的情感变得深厚而浓郁。我想这就是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的魅力。王老师于课堂上采取的想象法进行文本补白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借鉴的同时有几点需要注意:1.在适当处进行。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都应该是为达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如果不能为落实目标服务,你们再好的策略也是无效的,多余的。2.找准切入点。带着学生走捷径,用最简洁的方式达成最理想的效果。3.把握好度。凡事皆有度,不及或过之都将是遗憾。如果教师能遵循以上几点,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那么我们的课堂势必会事半功倍。3.经过这一节课教学后,在学生的身上会驻留什么经验、知识、情感体验、认识等?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

4、去年的树一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环节与课堂教学无关,与知识无关。在课堂结尾处,王老师宣布:“下课!”孩子没有动,王老师又说一次,孩子们还是没有动,王老师笑了,有喊了一次,可是孩子们依然不想离开,全场哗然,在王老师第四次宣布:“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起立,依依不舍地说:“老师您辛苦了!”依依不舍地走下舞台。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就产生了这样难分难舍的情愫呢?我想,也许是王老师自身深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诗一样的课堂语言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神经,让他们不愿离开;也许是孩子们还沉浸在从大树和小鸟深厚的情谊里,还沉浸在自己丰富的想象中不愿走出来。短短的四十分钟,

5、王老师留给孩子们的绝对不仅仅的一节课,一个词语,一个故事那么简单的东西。而是对文字的热爱,对语文的追求,对学法的尝试,对知识的探索,对情感的体味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这短短的四十分钟,王老师一定在不经意间已经为这些孩子点亮了一盏灯,一盏走向语文的灯,一盏走进语文的灯。4.你觉得这这一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看过这节课后,对于王崧舟老师的情景教学法,语感教学法,及文本补白策略的运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它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工作中一个重点尝试和研究的课题。期待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5.如果由你上课我将如何进行教学?我想我会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进行尝试,也来试一试王崧舟老师的情景教学法,语感教学法,及文本补白策略。不过在文本最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想对于那个大大的“看”字,我会引导学生最进一步的挖掘和想象。让孩子们把自己就想象成是那只小鸟,问:对着烛光的这一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对谁说点什么呢?让学生节课自己的已有认知,随意表达。对之前的想象,补白做一次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