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92606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一、电单元: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直流电)。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3、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4、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2、点亮小灯泡1、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一端)流出,通过灯泡(用电器),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2、电池两

2、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3、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4、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3、简单电路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

3、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2、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4、电路出故障了1、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2、如果电路中的某个元件出了故障,小灯泡不亮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电池坏了或用完了、导线没连上等。3、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 电路检测器 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 替换法 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4、不能用电

4、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5、导体与绝缘体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大多数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纯净的水。2、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 阻止 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3、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6、做个小开关1、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家庭一般用并联。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是接触式的,有些是非接

5、触式的。4、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打开用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闭开关,后拔电源插头。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1、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2、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3、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也通过另一个元件。(2)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4、安装电池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应选择串联电路。(2)应注意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二、新的生命单元

6、1、油菜花开了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2、 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 根、茎、叶、花、果实 和 种子 六部分组成。3、 油菜花由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四部分组成。4、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 花瓣,另外还有4个 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5、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2、各种各样的花1、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 完全花,油菜花、豌豆花、桃花、牵牛花就是完全花。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 不完全花,柳树花、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

7、花是 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 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 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 两性花。3、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3、花、果实和种子1、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植物的花蕊中的雄蕊产生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2、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3、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

8、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4、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5、各种不同植物花的雄蕊,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有差异,但花药上的花粉都很容易抖落。6、不同植物的果实有很多不同,但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种子也有很多不同。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

9、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2、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植物散播种种的方式有: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3、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4、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5、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

10、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6、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5、种子的萌发1、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胚轴长成根和茎连接的部分,子叶是植物的第一对叶子,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2、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3、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11、。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4、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幼苗就是种子的胚生长成的具有根、茎、叶的小植物。6、动物的卵1、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2、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3、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可以发育成动物。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产卵繁殖的动物有:鸟类、两栖类(青蛙等)、昆虫(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

12、螺等)、爬行动物(乌龟等)、鱼类4、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5、小鸡孵化的基础是种蛋,种蛋大小要适中,要选择新鲜有生命力的种蛋。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7、动物的繁殖活动1、动物在繁殖上与植物有相似的地方: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2、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3、有的动物通过产

13、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4、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5、还有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某些毒蛇(腹蛇)、某些鳖鱼。三、食物单元1、一天的食物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来源一般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按照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为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奶、蛋类、水产品、调味品。2、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14、矿物质和水等。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2、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瘦肉、鱼、豆、奶制品;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肥肉;糖类(淀粉)丰富的食物:谷类、红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产品、调味品。3、检测淀粉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如果滴上碘酒,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4、检测脂肪可以用挤压涂抹观察油渍的方法。如果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5、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3、营养要均衡1、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需要的

15、所有营养,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膳食营养原则:多种搭配;荤素搭配;每天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食暴饮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熟吃。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烧熟可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味道更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2、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食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生的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生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寄生虫卵、残留农药,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烧熟后食物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4、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5、面包发霉了1、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2、在适宜的环境里,微生物能很快地繁殖与生长。当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排出废物时,食物便腐败变质了。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