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9253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四十四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修改2次)(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一节、编制依据1第二节、编制内容1第三节、编制原则1第四节、施工目标2第二章、工程概况4第一节、工程简介4第二节、工程地质5第三节、气象、水文5第四节、工程重点、难点6第三章 工程总体部署9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9第二节、项目部门管理职责12第三节、主要项目管理人员职责12第四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的运输方法20第五节、各单位工程进度控制22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图24第一节、施工准备24第二节、各种临时工程及临

2、时设施、施工措施25第五章 单位工程划分、施工方案编写计划33第一节、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33第二节 该项目计划编制的方案34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35第一节、路基工程35第二节、管网工程49第三节、路面工程55第四节、边坡防护工程77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81第八章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83第九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86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86第二节 质量管理措施90第十章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0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100第二节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100第三节 安全检查程序103第四节、安全保证体系104第五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4第十一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112第

3、一节 冬季施工措施112第二节 雨季施工措施112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113第一节 环境保护目标113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13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116第四节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118第五节 文明施工措施119第十三章 工期保证措施122第一节 保证工期方案122第二节 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22第三节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23第四节 农忙季节及春节期间的工作安排125第十四章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125第一节 计算机应用及管理技术125第二节 高性能砼施工技术125第三季 GPS及全站仪测控技术126第四节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126第五节 新设备的应用126

4、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28附图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294巴中经开区规划四十四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章 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依据1、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施工图。2、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3、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4、我集团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工法和施工经验。5、我集团公司可供调用到该工程的各类资源。第二节 编制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巴中经济开发区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规划四十四路建设项目的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及涵洞工程。第三节 编制

5、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包括了新建道路工程及K0+000-K0+960段的老路加宽工程,新建道路工程终点段(里程K1+780-K2+516.133)的挖方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纪下统白龙组强风化、中风化泥岩,开挖后易风化、稳定性差,要求高边坡施工时施工组织安排必须合理、防护必须及时;箱涵施工在现有河沟内,河沟深度大,两边多处基岩突出或悬空现象较明显,且边坡上方紧邻现有热板沥青搅拌站,要求箱涵施工必须综合考虑边坡稳定性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道路起点处与202省道相交,此处道路为双

6、向两车道,车流量较大,要求施工时必须注意交通导行,既有边坡上方有一条乡村道路,要求我们施工时必须保证乡村道路的正常通行和既有边坡的安全稳定。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路基土方填筑、路床及基层碾压、沥青砼面层施工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

7、的综合比选。4、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程,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5、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施工要素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6、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环保、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层拌和站及沥青拌和站布局。第四节 施工目

8、标1、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工程总工期400天,为此,我公司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确保优质、快速地完成本标段工程施工任务。2、质量目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且一次性通过竣工验收。为此,在施工期间,我单位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施工,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认证体系的程序和标准持续、高效的运行;杜绝发生一切质量责任事故,以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3、安全生产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懈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每一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在工程

9、施工期间无死亡事故,事故轻伤率控制在1%以内的安全目标。具体讲即“七无”、“一杜绝”、“一达标”。“七无”: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无洪水事故、无重大顶板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突水突泥事故、无有毒有害气体灾害事故。“一杜绝”:杜绝重伤事故。“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推行质量事故、安全事故 “双零”目标管理,以安全生产促进进度、质量、成本管理。4、成本控制目标工程施工中实行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杜绝浪费,向管理要效益,由管理控制成本。并在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积极提出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议,实现工程投资和企业效益双赢的目标。5、文明施工目

10、标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我公司仍将按照文明施工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合同,正确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及其他施工友邻单位的关系,团结当地群众和其它施工单位,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争创本工程能够荣获“文明施工工地”荣誉称号。创建文明施工工地,推行施工文明化管理,以文明施工促进安全生产和项目管理。本工程施工期间实行“两型五化”,即:安全文明型、卫生环保型;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6、环境保护目标我公司在本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达到国家及业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全面实现工程施工期间当地

11、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向业主“零投诉”的环境保护目标。7、施工人员健康目标使全体参建人员的健康得到充分保证,岗前体检率100%,杜绝疾病流传、辐射、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损害人身健康的事件发生。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巴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文镇内,道路起点与S202省道相交,终点接规划四十一路。规划四十四路设计总长度为2712米,本次实施长度2516.133米。本项目K0+000-K0+960为老路加宽段,现状道路车行道宽度为7m,经业主等相关单位协商后,同意对老路加宽段进行沥青面层铣刨后重新铺设路面沥青面层,并对病害严重处(沉降部分)进行基层处理,同时对该段道路缘石、平石、人行道重

12、新记取工程量。K0+000-K0+600段道路因右侧既有高边坡坡率较陡,道路右侧不设人行道,根据四川秦巴新城投资集团【2016】217号文件,K0+000-K0+600道路路幅宽度调整为15m=3m人行道+7m车行道+5m车行道。该段道路右侧设置1m1.2m矩形盖板边沟及1m宽碎落台,并对该既有边坡进行防护设计。K0+600-K0+2516.133道路路幅宽度为20m=3m人行道+7m车行道+7m车行道+3m人行道。道路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前1.5公里呈西南东北走向,之后道路呈东西走向。道路全线设置平曲线3处,平曲线最大半径为210米,平曲线最小半径为89米,无超高加宽,设计车

13、速40Km/h。第二节 工程地质一、地形地貌拟建场地植被以旱田、水田,少量林地为主,农作物主要以油菜为主,基础出露较浅埋。道路沿线地形起伏小,高层介于498.75420.82m,道路右侧为原始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介于320.17452.33m之间,最大高差约32m。二、地层岩性场区内地层主要为耕植土、素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几处鱼塘及后沟),下覆基岩为白垩纪下统白龙组砂岩、泥岩。三、水文地质场地内地表水、地下水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水量随季节变化,就近向低洼处排泄,地下水量总体不丰。场地水及路基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有微腐蚀性。三、地质构造场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崩塌、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

14、质现象。构造形迹宽缓褶皱为主,断层不发育,局部微小错动和构造裂隙发育。区内尚无较大地震发生的记载,地震波及也较小,总体来说,场地区地质相对稳定,可修建市政道路。第三节 气象、水文场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4-16,最高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达40.3;最低日平均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达4.3。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142,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510月份,近50年来最大降雨强度为79.8mm/h。温湿季风环境利于植物生长和岩土的物理风化。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霜、雪较少,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常有夏伏旱、秋霪雨及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第四节 工程重点、难点

15、一、工程特点本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工序多,施工段长,K1+316处箱涵位置的高填方(最大填方深度达30m),终点段的高边坡(覆土厚度大,含水量大,土质较松散,易塌方),起点段老路改造(附近厂房多,现场交通导行要求高;右侧高边坡挡墙施工困难)。因此,在施工中应编制各种次生灾害发生时的处理预案。工程总体特点如下:1、工程类型较为齐全丰富,涉及路面(老路改造、加宽和新路修建)、路基土石方、边坡防护、排水、涵洞(一个箱涵和四个圆管涵)、照明及交通工程等。2、交通条件差,砂石料运输及弃碴距离较远,交通保障较为困难,施工场地狭窄,节点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施工组织要求高。3、土石方工程量大本标段路基土石方挖方量大,挖方远大于填方,弃方量大,路基挖方中主要以石方明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