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9140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环球之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二)欧洲与大洋洲第十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歌曲桑塔.露琪亚二、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船歌,3/8拍子,二部曲式.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由于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呈现4个大山谷形起伏,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该曲结构规整匀称,旋律宛转抒情,3/8拍的韵律富有动感,犹如微风吹拂海面,微波在轻轻荡漾,描绘了人们在海面荡舟的动作节律,加上吉他式的和弦伴奏,生动地

2、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三、教学目标:1、通过桑塔.露琪亚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产生兴趣。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四、教学重难点:旋律中出现的变化音以及高音能够准确演唱。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等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声中欣赏意大利风光。请同学们通过短片,讨论所听到和

3、看到的内容。(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去领略意大利民歌的浪漫和风情吧。)学生回答:威尼斯 贡都拉 桑塔.露琪亚船歌 歌曲节拍3/8老师补充:这种三拍子的,给人摇晃荡漾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这种体裁的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全市一共有100多条大大小小的运河。水上的贡都拉就是人们的交通工具。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贡都拉的船身特点,首尾均有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

4、船家们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师讲解:在那不勒斯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它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看做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桑塔.露琪亚。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6页,下面由老师来范唱这首歌曲,在我唱的同时,请同学们感受一下音乐,并对照歌词,听听这首歌都描绘了那些景色?(自弹自唱)(二)、老师范唱、(学生对照歌词,感受歌曲描绘了哪些内容?)(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三)、初步感受

5、,学唱新歌。1、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3/4 5 5. 1 | 17 7- | 4 4. 6 | 65 5- |师弹琴,生哼唱。第1遍 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第2遍 口中象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第3遍 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第4遍 随海水边摇晃边唱。第5遍 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2、学唱第一乐段。 随琴哼唱第一乐段,体味乐段中有几个起伏?(4个)找出4个顶点的位置,想想有什么奥妙?(2小节一个起伏,顶点出现很有规律,都出现在2小节中间。) 用手边划旋律线边哼唱体会旋律起伏所形成的荡漾感。 听辨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 a.有

6、附点节奏 b.没有附点节奏(附点节奏推出了音乐的起伏。) a.有十六分节奏b.没有十六分节奏 (十六分节奏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 视唱乐谱,找出自己感觉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想象美景,演唱歌词。3、学唱第二乐段。随琴声视唱乐谱,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高,强。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4、复听廖昌永演唱的桑塔.露琪亚,边欣赏边想象如果此时你在桑塔露琪亚海滩上漫步。你的心情如何?在哼唱了熟悉的旋律之后,优美的歌声再次响起,同时提问:“他在呼唤谁来到小船上?”有学生说,是请

7、乘船的人;去观光的人;邀请桑塔露琪亚。那邀请她干什么呢?你想象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这时,老师伴随着悠远的歌声,将故事娓娓道来:露琪亚是一位那不勒斯出生的女教徒,后去西西里岛传教,遭到迫害,殉教身亡。原来,桑塔露琪亚中的露琪亚原文意为光明,后被引申到天主教里,指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圣女(也就是光明女神)。后来为了纪念被封为光明女神的露琪亚,就把那不勒斯郊区的一个小港口,命名为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圣露琪亚)。下面就用我们美妙的歌声来呼唤光明女神的到来吧.6、完整演唱。在第2乐段时边唱边表演船夫招徕游客的动作。(四)、小结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

8、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她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语言。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七、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歌曲学唱剪羊毛二、教学目标: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感受音乐的轻松愉快,模拟衬词的演唱,感受用真假声结合演唱衬词时表现的多声部、幽默、轻松的感觉。2、初步学会剪羊毛这首歌曲,在身势伴奏中感受歌曲的欢快和喜悦,能初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3、认识附点节奏,能准确地演唱和表现。尝试用口风琴为歌

9、曲做简单的伴奏,在合作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好。三、教学重难点:1、 在聆听和学唱过程中享受音乐的快乐,体验互动参与的趣味和有效性。2、 附点节奏的教学和准确表现;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孤独的牧羊人的伴奏进教室,在座位上做好二、新课教学:(一)、聆听孤独的牧羊人1、师:刚才我们进教室听到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2、这可是一首世界名曲,它的名字叫孤独的牧羊人。从歌名上,我们好像感觉这首歌曲是比较忧伤的,抒情的对吗?可在音乐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许多的快乐,让我们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吧!3、请同学们看歌词,听歌曲,告诉老师你所找到的答案

10、。4、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一句?5、在出现衬词的地方喝着音乐来拍一拍。6、学唱衬词,师生合作,表现第一段。7、这首歌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衬词的独立一段,它用了人声中的真声和假声混合着来表现,非常的出彩,让我们来仔细地听一听。8、刚才我说了,这是一首世界名曲,它选自美国著名的影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曾获过奥斯卡金像奖,里面的这首插曲也广为流传。想不想看看电影中的精彩片段?9、这个快乐的牧羊人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非常的快乐,是啊,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能够让人忘却烦恼,产生无穷的动力。下面,让我们走进澳大利亚,去看看这个被称为“骑在羊辈上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剪羊毛的情景吧!(二)、学唱剪羊毛1、剪羊毛

11、是澳大利亚的人们一项普遍性的劳动,他们在剪羊毛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去,怎么样?首先,我们来设计一个剪羊毛的动作。3、每一句结束的时候,把这个动作加上去。4、老师还觉得不够带劲,这样吧,我们再给歌曲配上声音,加上“咔嚓”,形成两个声部的效果。5、葛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歌曲之所以听上去非常的欢快,是因为歌中还藏着许多的快乐小附点,他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让歌声更附动感。我们来找一找这些小附点。唱时要注意,前面的拖长些,后面的一带而过,感觉就像是读轻声的,比如:“爸. 爸”、“妈. 妈”6、听葛老师唱一段,体会附点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跳跃的感觉。7、试唱第一乐段旋律,附点比较多,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抓住他们的尾巴。8、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217654321171”想一条下行的音阶,马上又把尾巴甩上去了,用手势来带一带。9、唱一唱歌词,不足之处及时改正。10、第二乐段的学习,以听唱为主,演唱声音的指导。11、完整连唱,情感上的激发。(三)、表现歌曲1、加上动作和声音来综合表现。2、我们刚学习了口风琴,想不想学学口风琴的演奏?3、老师范奏,激发学习兴趣。4、学习简单的伴奏1 5 1 45、尝试合作。6、我们的合作非常的开心和快乐,是吗,让我们相约下一节音乐课。三、结束1、播放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出教室。2、小组长作课堂评价。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