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9064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投资学讲稿 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 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一)最早的理论解释目前所知的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最早的理论研究,是纳克斯发表于1933年的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人们发现,纳克斯所分析的产业资本跨国移动,实际上就是以后的国际直接投资。纳克斯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际之间利息率(或利润率)差别引起的,资本利息率差别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而供求关系又主要受资本供给的影响。若甲国资本储蓄较乙国多,则甲国利息率低于乙国,会引起甲国资本向乙国流动;资本的供求关系也可以决定于资本需求方面的变化。若乙国出现生产技术的新发明,生产效率提高并且产品需求弹性大,

2、引起生产扩张。随着产业利润的增长,资本需求增长,使乙国利息率升高,于是甲国资本向乙国移动。乙国技术发明越是劳动节约型,资本需求就越大,流入乙国的资本也越多。纳科斯虽未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但分析对象是国际直接投资。1、他强调资本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利润动机;2、注意到引起国际资本供求关系变动的产业变动因素。资本移动利息率(利润率)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资本供给资本需求(二)麦克道格尔肯普理论该理论是根据资本收益率差别引起资本移动的理论。它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由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的价格;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没有任何干扰;生产者和

3、消费者对市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市场信息是畅通的。该理论认为:跨国企业应当存在于资本丰富从而边际产出率较低的国家,资本应当流向资本稀缺从而资本边际产出率较高的国家。对肯普理论的争论:(1)从长期看,有些国家是直接投资的净流出、证券资本的净流入国,难道在这些国家里,股权资本丰富而证券资本稀缺?或者是投资者特别偏爱对外直接投资。不是的!(2)有些国家既是跨国企业的母国又是东道国。若跨国企业是资本套利者,则在这些国家里,须是有些产业的资本收益率高,有些低?这就意味着投资在资本市场被分割成不同部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完全竞争假设不符。(3)对外直接投资是纯粹的资本套利,则主要活动者应当是金融机构,而事实

4、并非如此。从逻辑上讲,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完全竞争的理论模型不相容:若某国某产业的国外需求增加,按照完全竞争模型,就使得该产业的产品价格上升,现有厂商短期内可获得超额利润,对该产业的外国投资收益也高,这将引起对该国的直接投资;但是,按照完全竞争模型,这种情况不会引起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因为该国当地存在潜在的竞争者,当地新厂商可加入竞争,使超额利润消失,而完全竞争假定下的外国厂商不具有超越当地厂商的特殊优势,将比当地厂商更难进入。海默认为:这种理论所描述的情况与现实不符。二、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展(一)西方主流优势理论微观主流优势理论 1-4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

5、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新理论。这种理论从过去主要侧重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角度转到了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强调了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控制问题,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区分开来。新理论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设: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后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国际贸易是

6、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而事实是:美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筹集并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筹集;大量证券资本涌入美国,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美国;只投向某些部门。这种事实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来解释。海默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突破一: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将国际生产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区别开来。海默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只有存在这种垄断优势,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过东道国的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垄断优势来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所谓市场的不完全性指的是市场上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障碍和

7、干扰,如: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决定的现象的存在,(2)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3)政府的介入:政府对价格和利润的管制,(4)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5)产品多样性,(6)跨国公司内能共享的一些好处,如很低的技术使用费等等。正是由于上述障碍和干扰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减少了贸易带来的益处。突破二:提出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别在市场不完全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为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而证券投资不涉及企业的控制权。该理论的发展:金德尔伯格:在东道国,跨过公司是外来者,

8、他们不太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惟有凭借胜过东道国企业的强有力的垄断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约翰逊: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体现在它能够使产品产生异质化的能力。评论: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来分析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是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联系的,并认为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

9、在其生命周期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又取决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弗农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假定世界上有三类国家,一是新产品的发明国,通常为发达国家;二是发达程度略低的国家,通常为较发达国家;三是落后国家,通常为发展中国家。费农认为,新产品随其创新、成熟、标准化将在这三类国家间进行转移,其转移过程是:(一)产品在发达国家发明或革新,并开始在发达国家销售。在一个阶段内,产品的国内生产和销售持续增长,直至生产能力接近饱和。(二)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继续增长,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长。至此,产品的生产均在发达国家进行,但产品开始向较发达国家出口,小部分向发展中国家出

10、口。主要原因有:第一,较发达国家的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似,这些国家存在着对发达国家产品的需求;第二,由于销售迅速增长,产品价格因大批量生产而下降;第三,较发达国家达到收入水平较高,购买力水平也较高。(三)产品在较发达国家的销售开始下降。由于较发达国家对产品进一步熟悉,它们在本国生产该种产品的可能性增大。这一阶段,较发达国家内其他公司已发明类似的产品或替代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展开价格战。其结果是,较发达国家政府提高关税或规定进口限额,鼓励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国内投资。基于这些原因,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一阶段作出在较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决策。于是产品开始在较发达国家生产,发达国家对外出口的速度开始减慢,

11、有时甚至下降。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继续向没有该产品生产基地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四)产品在发达国家的销售继续下降,直至停止出口。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由较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发达国家的子公司)提供,这是因为在同等运输费用和关税条件下,较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其产品更具竞争力。(五)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开始面临来自较发达国家进口商品的竞争。这是因为较发达国家的生产也达到足够的规模,成本下降,并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与此同时,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开始由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基地(发达国家的子公司)所代替。(六)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代替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生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向较发

12、达国家和发达国家出口。评价:进步性:把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贸易领域(流通)引入到国际投资(生产)领域; 引入时间概念,将比较优势研究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将区位考虑在内,弥补了垄断优势理论的不足。 用同一理论解释了美国企业战后出口和投资格局与流向。不足:不能解释现代工业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能很好地解释实践:因为几乎没有跨国公司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原理来进行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而是按照全球战略研制不同产品。没有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投资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致使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在最发达、较发达、发展中国家中进行。而且三阶段在三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显。 3、内部化理论(

13、市场内部化理论)7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时所有、提出和形成的理论,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有时也称其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Bukley)、卡森(Mark Casson)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ianMRugman)共同提出来的。该理论可以追溯到科斯定理。1937年科斯在厂商企业的性质的论文中提出的。科斯强调企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除生产外,还必须从事营销、采购、研究开发、招聘、培训等,而非仅仅是投入、产出。企业的一系列活动都要通过市场实现,科斯认识到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发生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

14、。科斯的基本观点:通过市场来从事某种类型的交易,既是昂贵的又是低效的。只要企业在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比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低,就会自己来从事这些交易并使之内部化。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就能克服外部市场和市场不完整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15、;(2)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管理经营活动;(3)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多国公司。以下四个因素促使市场内部化:(1)产业特定因素,这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的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2)区位特定因素,如区位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3)国家特定因素,如有关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制度;(4)公司特定因素,如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管理能力。在这几个因素中,产业特定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如果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存在着多阶段生产的特点,那么就必然存在中间产品,若中间产品的供需在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无论如何协调,也难以排除外部市场供需间的剧烈变动,于是为了克服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性,就可能出现市场内部化。市场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评价:很好地揭示了二战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增加和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行为的原因;强调企业把既有优势跨国界内部化转移的特定能力,使分析具有动态性。该理论和垄断优势论都是从组织管理角度分析问题,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进行,仍缺乏有利的说明。对横向一体化和无关一体化解释不了,能解释纵向一体化。4厂商增长理论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是由马里斯(RMarris)、鲍莫尔(w.J.Baumol)和加尔布雷斯(JKGalbrath)等人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