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8911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美术学段7-9年级初一授课日期10月26教材书名:美术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吕帅大兴区庞各庄中学13720085583指导者刘鹏大兴区进修教师学校15901539105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目前我国美术教育已进入核心素养时期,其美术课堂教学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要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改变过去“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的品格、素养。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把“了解纹样,理解单独纹样与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特点,

2、学会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作为学习内容,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纹样的有关内容纳入初中教材,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纹样知识,而且能从中感悟到传统纹样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纹样的热爱、尊重、认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应“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通过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等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有积极意义。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与扮靓生活的大自然和把大自然

3、穿在身上组成了大自然单元系列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扮靓生活的大自然等课,具备了基本的造型、运用色彩美化生活的能力。从认知发展角度看,本课将造型、色彩认知整合到一起,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推动学生向综合运用的方向发展,学生在掌握造型、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纹样用大自然的色彩和形象装点生活,又为实现文化衫的创意、设计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方连续纹样”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花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品都使用了二方连续纹样来进行装饰。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有关知识,能设计单独纹样,学会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美化纸杯,而且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

4、相联系,了解“美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2.学生情况: (1)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一学生虽然以前没有对纹样的知识系统学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带有纹样的生活用品经常接触到,如:床单、书籍、广告、民族服饰等,纹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也为本课的学习应用和知识的储备提供了条件。(2)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条的表现力一课,能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在绘画的构图一课中,学生领会了构图的基本原则,学会了构图的基本方法,能画出错落有致又生动饱满的构图。在扮靓生活的大自然一课中知道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等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从大自然中提炼出主要的色彩美化生活的能力。这也为学习纹样及应用提

5、供了知识储备,能更轻松的掌握本课知识内容。(3)学生的特点风格。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的不同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色彩感觉好,有的学生创新能力强等。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准备:教学课件、手机实时传输技术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纹样的历史与传统,及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相关知识点。能设计单独纹样,学会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美化纸杯。 2.过程与方法:根据自然景物或几何图形设计单独纹样。通过设计单位纹样,确定骨式,运用重复和排列的方法,画出二方连续纹样,并应用于生活物品的设计。 3.情感

6、、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亲身感受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感知传统装饰纹样的艺术美感,学习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方法。5.教学难点:装饰美化物品时能应用恰当的纹样样式、效果美观。问题框架(可选项) 1.你知道纹样有什么特点吗?2.什么是单独纹样? 3.你知道二方连续纹样及它的骨式吗? 4.你知道如何运用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为纸杯设计纹样吗?教学流程示意欣赏美(时装秀)发现美(传统纹样)探究美(二方连续纹样)创造美(纸杯装饰)享受美(展示作品)求知学生实践激趣自评互评教师指导导入示范评价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

7、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学生穿带连续纹样的民族服饰在教室展示。提问:是什么使她们的服饰如此漂亮?教师:老师截取了几处图案,你能指出是服饰的哪一部位吗?教师小结:同学所指的图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纹样;纹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简洁概括夸张手法描绘在纹样中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今天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引出课题板书源于自然的美丽纹样观察服饰并思考:是什么使她们的服饰如此漂亮,发表见解。学生回答:线条、色彩、图案。重视纹样在服装上起到的装饰作用。观察图片,欣赏作品,倾听小结。以纹样在生活、服饰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关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纹样的独

8、特价值。让学生关注纹样在服饰中的美,唤起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热爱。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内容。引出课题(5分钟)温故知新在讲授新课之前你知道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与本科的学习相关吗?学生思考、讨论、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温故知新讲授新课思考:究竟什么是纹样呢,咱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一起欣赏莫高窟藻井纹样。提问:谁知道图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板书(纹样概念及题材)咱们再看一幅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瓮作品。提出问题:看上面的装饰花纹是怎么实现(或形成)的?对比展示彩陶瓮、莫高窟藻井纹样两件作品。提问:两幅作品它们在装饰题材(手法)上的有什么区别?(或提问它的灵感来自于什么?)引出纹样的概念。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敦煌莫高窟藻井

9、纹样,看作品装饰纹样丰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板书纹样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我们把单独用于装饰称单独纹样,讲授单独纹样概念提出问题:既然自由运用是不是随便的勾花图案都可以称之为纹样呢?下面就以鱼为例,看看古人是如何绘制纹样的,在欣赏之前,同学们先来说设计时步骤思路?(给同学们提示, 有两个陶盆,上面的纹样可以采用了不同的风格形式。)进一步引导并出示航拍故宫建筑群图片和齐白石的群虾图提问:说出这两幅作品的形式美?总结:单独纹样在造型上自然形或几何形;在布局上可以形成对称或均衡效果。体验活动:小练习每组自选一个素材,画出形式或布局不同的纹样,要求概括但不失特征。为了让同学们看的更清楚咱们把可爱的

10、小鱼用手机拍下来放到屏幕观看。提出问题:如果把小鱼左右上下反复连续循环会是什么样呢。通过小鱼的变化,谁来说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呢?归纳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仔细看小鱼方向发生了变化也就说明骨式发生变化。骨式就是纹样最基本的构成(结构)形式,就如同构成人体的骨架一样,如折线式,波浪式,散点式等纹样的一般骨式。教师展示四幅不同骨式二方连续纹样。要求学生画出骨式。观察作品,思考问题,知道作品表现了莲花、忍冬,以及水、火等自然景物、现象。观察,描述出“斜线连续交叉分割形成菱形纹样,再填充十字、圆点”的构成方法。学生观察图片通过对比得知一类灵感来源于自然物,一类灵感来源于几何图形。通过比较发现一类纹样单独用

11、于装饰,如图中心的莲花纹,一类纹样通过重复的方式形成装饰效果观察作品,思考问题,比较、分析后知道纹样主要包括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两类,理解其基本特征。知道单独纹样的基本概念。观察图片并思考。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同学们说出设计时步骤思路。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根据提示较准确地说出作品的形式特点。 学生评价1.从写实形象提炼成自然图形。2.从自然图形提炼成几何图形。3.从写实形象直接提炼成几何图形。 欣赏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说出单独纹样左右重复排列的构成什么样的图形。知道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 学生共同分析、讨论骨式的特点,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画出骨式,其他学生在下面画出骨式。明确

12、纹样基本概念和纹样设计的主要题材。理解纹样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现出纹样的文化底蕴与传统。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找到的答案,是对知识深刻理解的过程。理解纹样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现出纹样的文化底蕴与传统。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单独纹样在造型上自然形或几何形。在布局上可以形成对称或均衡效果。引导学生注重设计效果。为学生实现从自然景物提炼出自然图形,并进一步概括为几何图形提供思路。 明确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与设计方法。 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对二方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及骨式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技能。 (20分钟)实践操作观看视频连续纹样微课。提出问题:除了视频中提到的方法外你还

13、知道有哪些方法?教师示范:按照“设计单独纹样设计骨式实现二方连续纹样”的过程完成任务,之后围成筒状并粘接,最后将纸杯套入。小练习:用手绘、漏印、复印、剪纸等方法为水杯设计二方连续纹样。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巡回指导、将好的作品用手机实时传送到大屏幕上。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熟悉实践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创作。教师示范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了解纹样完整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又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真正体现“美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技能。(10分钟)效果评价组织评价1.是否掌握了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骨式。 2.是否认真进行课

14、堂练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3.纸杯的装饰效果是否美观大方。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1.设计思路。2.骨式运用。3.风格特点。4.不足之处。把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6分钟)归纳总结回顾知识点:1.单独纹样的概念及题材。2.单独纹样的造型。3.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4.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5.二方连续纹样的四种基本骨式及应用。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对课堂教学内容做进一步梳理,给学生整体印象;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复习的依据。(3分钟)拓展提高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把你设计的单独纹样上下左右连续摆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展示图片(四方连续纹样桌布)。要求:课后查找资料,了解四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装饰特点。学生倾听了解下节课的任务。知道单位纹样按照不同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