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8867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审查提问 201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帖最后由 ljc0908 于 2019-8-15 23:34 编辑化妆品生产企业“105条”简易检查流程关于开展 2019 年化妆品生产企业自查工作的通知建议检粤药监办妆2019197号流程:仓库f环保设备f实验室f留样室f原料间f生产场所f办公室f出具检查结果适合对象: 自查、内审、审厂、验厂法规依据: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分步检查要求:一、去仓库 查看仓储区:看包材有无放到仓储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区存放;不合格品可查看处理记录。(47 ) 查看易燃易爆物、有毒、有腐蚀性危险品:有无专区存放,并双人双锁管理,有无台账。膏霜类企业主要查酒精,染烫企业主要查巯基乙酸 成品仓随机抽取3个样品

2、,查看备案情况。(跟办公室查看三个样品的批生产记录结合起来)(72 )二看环保设备检查废水、废弃物处理情况:有无环评报告、废水设备、看处理记录。是否有和有资质公司签订的废渣处理协议、有效证件和处理记录。(三、去实验室(涉及到制度、文件,在现场未检查的,标识出来可以在办公室进一步核查)看设备清单(在办公室内先索取查看核对)、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检验管理制度:看是否有相应的仪器。(16* )现场提问检验员:主要检测哪些项目,如何检测。主要问出厂检验项目如何检测,车间和水处理设备的微生物检查如何做,原料检验项目和I 求是否一致。(16*)如何保证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条件。(17 )抽查3-5款原料、包材、中

3、间产品和成品:是否建立标准(看起内控标准是否执行)(18),查看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洗发护发类产品是 有效物)。(19)查看取样管理规定:样品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标识采样人;取样规则是否一致。(20 )查看 3-5台设备:看是否有标识,有无校准检定报告,精密仪器和震动较大或温度较高的一起是否放在一起。(21)查看试剂、试液、培养基的购买记录和供货商资质:标准液和培养基配置记录(重点看有效期、配置期);是否从合格供货商购买。(22 )查看超标管理制度:询问超标如何处理,看制度是否要求出具报告,报告中要求有原因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23 ) 查看委托第三方检验协议、机构清单和进三个月的相关检验报

4、告。(24)、看留样室将办公室检查的三个样品查看是否有留样,留样量是否足够(是符合检测的最小销售包装的6倍),标识是否清晰;留样室要专设,是否有,踪检验记录(看是否合格,不合格品如何纠正)(73 )看原料储存情况:透明质酸要求710度保存,看标签要求是否与实际温度一致,看是否有超过保质期的原料。(68 )六、去生产场所(涉及到制度、文件,在现场未检查的,标识出来可以在办公室进一步核查) 查看厂房进门口更衣室:有无外来人员进入车间管理规定、登记记录。(10 ) 看厂区情况:是否干净、布局是否合理,有无污染源。(35 ) 看更衣室:有无配备衣柜、鞋柜、私人物品和生产用品是否分开;有无正常使用的洗手

5、、消毒设备,非手触式。(36* ) 看人流物流情况: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厕所是否建在车间内。(37* ) 是否建立清洁消毒制度:查消毒剂购买使用记录。(38 ) 检查分区:是否按工艺划分清洁区、准清洁区和一般区;有无环境监控计划;是否有有效环境检测报告。(39* ) 检查生产眼部护肤类、婴儿和儿童用护肤雷罐装间和清洁容器存储间应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看压差表(清洁区比其他区要有正压差,粉尘 压差),温湿度监控记录。(40) 有生产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易产生粉尘、不易清洁工序、有机溶剂车间的,看是否有防爆装置(有机溶剂)、粉单元车间有无除尘和排风设(41) 检查清洁区:墙壁和地板、天花交界处有

6、无弧形,管道是否通畅(43) 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有照度检测报告(看是否过期)。(44 )检查鼠虫害控制:看是否有鼠虫害控制管理制度和记录、有无防鼠板、纱窗。(45 )有无鼠虫害滋生地、看是否有杀虫剂使用清单,如现场 虫直接扣分。(46*) 查看设备清单:看设备设计与工艺要求是否一致(49* )、有无设备选型评估报告(50 )、设备材质是否易清洗、易消毒和耐腐蚀(51 )、设 局是否合理(52),抽三个设备看有无明确操作规程(新设备)(53)。 看设备清洁消毒:看有无清洁消毒制度、有无设备状态标识,查看已清洁消毒的设备(尤其查看打粉机和灌装机看是否清洁干净)(54 ),设备是否按条件存放,避免污

7、染。(55) 看设备校验:压力表、电子称、乳化锅的真空压力表等计量设备清单、有无检定计划和记录;(56* ) 检查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保养记录。(57) 检查水处理设备:看标识是否明显(管道和取样点都要有恰当的标识)(58 ),有无定期清洁消毒记录,查看工艺用水标准,水处理生产记有进水压力、流量、电导率等指标)、水处理系统图,询问其规定取样点和取样频率、怎样进行定期监测,有效的第三方水质检验报告。(5 现场查看批生产指令:看编码是否与实际产品批号一致(77*) 查看生产区域有无清洁消毒程序及计划,生产操作人员对生产指令单内容有无检查确认。(78 ),物流进入车间应在规定区域出去外包装或效清洁消毒

8、(79),查看包材消毒方法文件、消毒方法验证记录。(80看生产使用所有物料、中间产品标识是否清晰。(81) 检查配料、称量、投料记录是否完整并复核签名(82 )。现场生产记录是否及时填写,中间产品是否有储存条件和期限。(83 ) 查看生产中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环节,有无防护措施。(84 )灌装作业是否进行首件检查,并保留记录。(85 ) 是否建立过程检验制度(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询问员工开展哪些检验活动。(86 )查看生产阶段完成后的清场记录。(87)七、去办公室检查企业组织架构图,看权责描述是否清晰(1* )约谈质量负责人:查看是否专职(2),提供相关学历和工作经验,询问其对制度

9、熟悉程度(按市局要求询问,答不出即认为不符合),制度其签名。(4*)约谈生产负责人:是否有资历,询问其职责。(5) 查看人员档案:人员入职档案(3)(工作经历、劳动合同、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包括健康管理制度(8 )、健康证、日常检查健康记录(检验人员是否具备资格证或培训证明,并现场考核(也可在检验室考核)。(6* ) 查看培训制度:现场抽查3-5个生产质量有关人员的培训、考核记录(7 ) 查看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看是否有评审方针,且有无目标实现情况。如有无原料检验合格率(12 ) 查看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物料供应管理制度、检验管理制度、放行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0、卫生管理制留样管理制度、内部检查制度、追溯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投诉与召回管理制度、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制度(13* )查看文件管理制度:是否有外来文件清单、作废文件如何处理(14) 随机抽取检查:随机在电脑系统(或者在仓库和留样间)抽取3批次产品,查看产品的批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15*)售记录(包括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发货日期、收货单位和地址、应保存在产品保质期后一年)(96*) 查看物料和放行制度:看放行审核表(是否有签字,有无检验报告、生产记录)(25* )查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询问是否有不合格品,有无记录(26),记录是否有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看是否有使用过期

11、原料(27* )如有,检格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是否专区存放(28* ) 查看有无返工记录(29) 查看追溯管理制度:询问企业如何进行产品追溯,有无原料批号,物料标签是否有批号,查看整个生产过程是否能向上追溯(30*) 查看内审制度:最近一次内审记录(32 ),内审员有无资格和培训(33 ),看最近一次的内审报告,有无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有责人签名。(34)查看物料和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无合规性评价。(60* )查看供货商管理制度:供货商评估记录(61 ),供货商档案资料(62 ) 查看索证索票制度:看原料检测报告,风险物质(如苯氧乙醇、乙醇、滑石粉、PEG原料、植物油脂、聚三梨醇酯

12、原料、聚丙烯酰胺等)是 三方检验报告或鉴定书(63 )、查看来货包装完整性检查记录(破损包装如何处理并有记录)(64 ) 查看物料和产品存储制度:有无定期盘点记录(至少有年度盘点表)(65 ) 查看是否有超过保质期的物料,如何进行评估。(69)查看物料发放使用:领料人对物料是否有核实、并签名(70),如有退料有无记录(71) 查看生产管理制度:看工艺规程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包括配方、称量、配置、灌装、包装过程等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关键控制点),配方主要 防腐剂使用是否与备案配方一致。(76*) 看产品质量投诉管理制度:查看资料(98) 查看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99*),不良反应案例有无记录,是否完整(100 )。 查看有无召回制度(101* ),是否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录(102),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召回情况,有无出报告调查处理(103),有无召回记录扌I 发生国检通报的)(104 ),召回产品如何处理(105 )。如无,最好有模拟的召回报告。105条板块图:物料与产品(60至75)生产管机构与人员(1至10 )质量管理(11至34)厂房与设施(35至48)设备(49至59) 至89 )产品销售、投诉、不良反应与召回(98至一10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