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词解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8833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名词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艾滋病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因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而导致,艾滋病 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 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 T4 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 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2. 阿米巴肿 amoeboma 肠阿米巴病的慢性病变,因肠壁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局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 肿,多见于盲肠,可引起肠梗阻,易误诊为肠癌。3. 阿米巴病 amoebiasis 阿米巴病指溶组织阿米巴侵入人体组织所形成的疾病,现在在全世界广为流行。 阿米巴原虫主要侵及肠形成阿米巴肠

2、病,但亦可通过血流潜入肝、肺、脑、皮肤、 眼及口腔等组织而感染致病。还可通过直肠病变直接蔓延,造成阴道,宫颈,肛 周皮肤等部位的病变。4. 变应原 allergen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 微生物、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药物和一些化 学制剂)。有时变性的自身成分作为自身抗原,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发生。5. 伴随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体内的活成虫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 对再感染时侵入的 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 ,因此成虫可继续 存活,这种活动

3、性感染和免疫力并存的现象即称为伴随免疫。例如在血吸虫感染, 活的成虫能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已存在的成虫不发生影 响, 成虫可继续存活,但可作用于侵入的早期童虫,因而可以防御再次感染。6. 包囊 cyst 原虫的滋养体在不良条件下,分泌外壁,进入不能运动、不能摄食、代谢相对缓 慢的时期。原虫的这段时期称为包囊。7. 胞咽 cytopharynx 原生动物特别是纤毛虫类取食的细胞器。从围口部到细胞口的体表为陷凹部,从 那里向体内伸入的管状部即胞咽。8. 胞口 cytostome 多种纤毛虫类的一种摄食细胞器,为体表或体表凹陷部的一个开口,称为胞口。 从胞口进入体内有一细长的管道

4、,称为胞咽。食物由胞口进入,通过胞咽,在胞 咽末端形成食物泡。9. 鞭毛 flagellum 是原虫较长的运动细胞器,数量较少,位于虫体前端、侧面和后端。从毛基体发 出,是由胞质内的微管或微丝构成的,可帮助原虫做各种运动。10. 抱雌沟 gynecophoral canal 血吸虫雄虫的身体自腹吸盘以后变宽变扁,两侧边向腹侧卷屈,形成抱雌沟,雌 虫通常是处在这个抱雌沟内,形成雌雄合抱状态。11. 不完全变态 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有些昆虫完成生活史需要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而不经过蛹期,这类昆 虫的变态称为不全变态。不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相似,

5、但体 积较小,性器官尚未发育。12. 不育囊 infertile cyst 有的棘球蚴囊内没有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为不育囊。13. 变态 metamorphosis 昆虫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和 本能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14. 胞饮 pinocytosis 是原虫摄取液体食物的过程。15. 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指有些寄生虫的成虫(或原虫寄生于人的阶段),既可寄生于人, 也可寄生于某些 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以传染给人,在流行病学 上, 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16. 蜱

6、瘫痪 tick paralysis 有些蜱的唾液内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注入宿主体内后,能阻断宿主神经肌肉接 头处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而导致传导阻滞,引起肌肉麻痹,出现瘫痪,称为蜱瘫 痪。17. 虫媒病 arbo-disease 这种病原体由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18. 迟发型子孢子 bradysporozoites BS 进入肝细胞的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在发育繁殖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有的发育较 快,有的发育较慢。这部分发育较慢的子孢子就称为迟发型子孢子。迟发性子孢 子的存在是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的原因。19. 出芽生殖 budding 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亲代借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但是

7、子代并不立即脱离母体, 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 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20. 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即 IV 型超敏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一种类型, 该型反应均在接触抗原 24 小时反应出现反应,故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反应包 括识别相、激活相和效应相三个连续的过程。血吸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一种迟发 型的超敏反应。21. 雌雄异体 diecious 雌雄生殖器官存在于不同虫体的现象。22. 成囊 encystations 原虫滋养体在遇到不利的环境后,形态逐

8、渐变圆,并且分泌囊壁,进入包囊阶段 的过程。23. 肠外阿米巴病 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通过侵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在肠外的其他器官造成损 害,形成肠外阿米巴病。尤其经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而到达肝,形成的肝脓肿最 常见,国内临床资料统计,阿米巴痢疾合并阿米巴肝脓肿者为1.8%10%。阿 米巴肝脓肿可为单个或多个,但以单个者为多见,且多位于肝右叶(80)。肠 外阿米巴病还见于肺、脑和皮肤等处。24. 雌雄同体 hermaphrodite 在同一寄生虫体内同时存在雌雄生殖器官的现象。25. 长期寄生虫 permanent parasite 指成虫期必

9、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蛔虫、鞭虫及钩虫等的成虫永久地寄生于 宿主的肠道内。26. 棘球蚴病 hydatid disease,?echinococcosis 棘球蚴病由棘球绦虫属的幼虫(棘球蚴,俗称包虫)寄生人体脏器而引起的疾病。 又称包虫病。中国常见的有两种。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最常见的棘 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内,其虫卵为中间宿 主牛、羊或人吞食后,六钩蚴在小肠内脱出,钻入肠壁随血流至肝脏或肺、肾、 脑及骨骼内发育为棘球蚴,但发育缓慢,常在感染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为压 迫局部组织或邻近器官而出现的症状。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以及B超对诊断很 有价值。治

10、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可辅以化疗,无法手术者可以长疗程丙硫苯咪唑 治疗。多房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成虫寄 生在狐、狼及犬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鼠类,人并非其最适宜宿主,其囊蚴发育 较慢,且无或甚少头节。它与细粒棘球蚴的不同在于生发层外无囊壁,以芽孢样 向外突出,产生多个新囊泡,并向周围肝实质浸润,也可转移到其他器官,肝脏 以外的病变多为转移灶。患者大多有打猎或与皮毛接触史。临床上有肝脏肿大、 表面呈结节状、质硬等症状,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对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以早期手术切除病变为主,也曾有以丙硫苯咪唑治愈的病 例报告。27. 棘球蚴砂 hydat

11、id sand 棘球蚴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 囊砂。28. 长期寄生虫 permanent parasite 指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蛔虫、鞭虫及钩虫等的成虫永久地寄生于 宿主的肠道内。29.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作 为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其体内必须存在有或者从其体内排出并能在外界或另一宿 主体内继续发育的寄生虫的某个阶段,例如疟疾病人或带虫者血中存在的成熟疟 原虫配子体、丝虫病人血中的微丝蚴、血吸虫病人或保虫宿主从粪便中排出的血 吸虫卵、 滴虫性

12、阴道炎病人白带中的滋养体等。注:有些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人,如疟疾;有些是人和家畜或野生动物, 如日本血 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有些是家养动物,如包虫病。因此,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因虫种的不同,可以是人,或者动物,或者是人和动物。以人或/ 和家畜作为传染 源的寄生虫病,在其它条件具备时,易于在人群中构成流行;而以野生动物为传染 源的寄生虫病,则因人们进入原发性自然疫源地而感染。从广义上说,寄生虫病的 传染源不仅指体内有寄生虫的宿主,而且也指那些有寄生虫感染期存在的外界环 境,例如,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有感染性蛔虫卵的土壤以及有寄生虫感染 期寄生的中间宿主或昆虫媒介等。30. 传播途径 m

13、ode of infection 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者体内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寄生 虫通常经过食物、水、土壤及接触等途径传播。注: 根据寄生虫生活史的不同,有些虫种可从传染源直接传染给人体 ,如阴道毛 滴虫;有些虫种从传染源排出后需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再感染人体,如钩 虫和蛔虫;有些虫种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到感染期 才能感染人体,如吸虫、绦虫等;有些虫种需要媒介节肢动物叮刺吸血, 将寄生 虫的某一阶段吸入媒介体内继续发育或/和繁殖到感染期,才能再传染给人体,如 丝虫和疟原虫。31. 成虫 adult在此阶段虫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可产生交配。32

14、. 凋亡 apoptosis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 生命的过程。33. 带虫者 carrier 人体感染寄生虫以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但可传播病原体者。 由于带 虫者没有临床表现常被忽视,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常成为重要的传染源。34. 带虫免疫 premonition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对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 清除,而是维持在低密度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残存的寄生虫,已获得的免疫 力便逐渐消失。例如在人体疟原虫感染,当未经治疗但临床发作停止以后, 体内 疟原虫的数量维持在低水平,但未被完全清除,对相同虫种的重

15、复感染具有一定 的免疫力。35. 动合子 ookinete 在疟原虫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后,合子逐渐变长,可游动,成为动合子。动合 子能穿过蚊胃壁,在蚊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卵囊。.多寄生现象 polyparasitism 是指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的现象。在消化器官内,两种以上寄生虫的 同时寄生并非少见,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或猪带绦虫等。有时一个 患者亦可同时感染有消化道寄生虫和组织内寄生虫 ,如蛔虫和脑囊虫 ,猪带绦虫 和旋毛虫等。37. 顶突 rostellum 亦称额、小喙。系绦虫类固着器之一,为可从头节前端出入的结构。有的种类(有 钩绦虫)其顶端具向后方的倒钩(hook)

16、列。通常有4个吸盘。收缩至头节中时, 其外侧的鞘状部称为顶突囊。38. 动基体 kinetoplast 是杜氏利什曼原虫胞质内的一种细胞器,呈腊肠状,内含由 DNA 组成的纤丝,在 虫体发育过程中能分化出新的线粒体。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线粒体。39. 二分裂增殖 binary fission 二分裂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 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 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 横裂,如草履虫;或者是斜分裂,如角藻。40. 二名制 binominal system 寄生虫的拉丁文命名采用了二名制,前为属名,后为种名,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41. 复发 relapse 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疟疾进入潜隐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