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第三单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586235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册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九册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九册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九册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九册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册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册第三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2、,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学习目标:1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扩展:在

3、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单元主题: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总体设计: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交流资料卡。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模块三: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模块四:了解基本说明方法,模块五:召开读书交流会。模块六:语文实践活动。 9 鲸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

4、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像。2、媒体资源(课文朗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教师出示鲸鱼的录像(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他的形体特

5、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教师板书:鲸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鲸的很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在黑板上书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刚才你们在读的

6、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结合刚才的学习我们来听一下课文范读,思考刚才的问题。教师播放媒体资源2、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试着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教师适时书写: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3、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词语理解难点:胎生 哺乳动物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1、下面我们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2、分组合作学

7、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下节课我们接着开“科学新闻发布会”。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学生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2、继续搜集关于鲸的资料,根据自己的选择,拟好自己的研究报告。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走进“鲸”的世界上节课,我们分组研究了鲸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老师来当主持人,每个学习就是一个“鲸研究专家组”,围绕一个方面有重点地汇报鲸的研究成果。二、召开“新闻发布会”,研究“鲸”的特点主持

8、人: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我们都知道这种动物叫做“鲸”。今天,我们就要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请“研究专家组”来汇报研究成果。在座的既是现场的记者,又是评委,可以随时向“研究专家组”提问题,并评价其汇报成绩。1、“鲸”的大小。(1)主持人:都说鲸很大很大,到底怎样大?下面有请“专家”介绍一下鲸的大小。(2)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发现写作特点。(3)主持人:你们觉得“专家”汇报得怎么样 ?请评委发表评论。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专家”在介绍鲸的大小时,用上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

9、较的方法,生动而富有条理地介绍出了鲸的大。(4)指名读。朗读点拨预设:听出来了,你强调了数字,读出了鲸的大!全班齐读体会鲸的大。2、鲸为什么不是鱼。(1)联系上下文从哪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从鲸的演变过程,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2)为什么形体像鱼?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4)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3、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1)鲸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介绍。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2)作者用哪些方法

10、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法、打比方()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朗读体会,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三、研究文本,领悟说明方法1、刚才我们美美地当了一回研究员,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物,而且还了解了鲸的生活习性。作者为了给我们介绍鲸,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2、结合文中一处内容,让学生谈谈作者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或者告诉我们什么?列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 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 两千公斤。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鲸很大很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朗读体会说明文用词讲究准确、科学。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课后第3题练习。

11、作比较: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和象作比较有什么好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列数字: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 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 三十公斤到 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打比方: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我们自己发现了这么多的说

12、明方法,我们在写作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章会写得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3、链接课后“资料袋”。交流: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是采用哪些说明方法写的?引导学生明白这段话是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来写出鲸濒临灭绝的可怕情景。四、拓展延伸,灵活运用表达方法1、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又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请大家一起观赏鲸家族中的部分成员。播放课件,出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2、看来同学们已经整整领悟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下面请大家也来扮演某一种类鲸(如白鲸、虎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3、全班交流五

13、、课后练笔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对鲸还有很多地方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课外资料,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提示在解说词的书写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教学反思:鲸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文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关键的,我觉得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分析第一段时,当讲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运用课件,显示出大

14、象和鲸,让学生一目了然,把鲸与大象对比,对鲸的大、重、长特点的印象就深了。另外,在课件里大篇幅不动的文字里添加有动态效果的图片,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让教学有效地开展学习。在教学时,考虑到鲸对于学生来讲是种不常见的东西,所以我运用了课件,让学生不仅从书上,更从视觉上深深体会到了鲸的各种特点和生活习性。首先,我让孩子们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引导他们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特点。以第一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

15、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人比较图。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是个难点,课件出示重点的语句和重点的词语,读、思、说结合。在教学这一课时,收集了许多资料,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拓展了课程资源。体会鲸的生活习性时,设计了鲸呼吸时的样子,鲸睡觉时的样子,不同鲸的图片。体会鲸的体形庞大时,设计了鲸和象。鲸的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用新鲜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看与鲸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跳出课文的框框,这样更激起学生保护鲸的欲望,这里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眼界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