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85687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答案小抄完整版可编辑(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单选 小炒1.公共政策是( A .政府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 B.惩罚性 )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倾斜性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 C .拉斯韦尔 ) 最早提出的。5. ( C .政府主体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权 力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个人负责制

2、 )两种具体形式。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D.外 脑 )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 立法、司法、( C.行政 )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11.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 D.排斥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共 识 )。13.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C. 正常状态 )的失效。14. ( B. 史密斯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15.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 )。16.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 A.四 )个基

3、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1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内化 )。1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价 值 ) 判断。19.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理性因素 )和超理性因素 总是混合在一起的。20.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 效果 ) 所做的判断。21.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22.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强调( A. “公事公办”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

4、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23.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灵感思维 )。24.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A.贝塔朗菲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26.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兰德公司 )提出并使用的。27.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社会组织层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型政策理念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

5、。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社会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社会主体知识化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民主观念公平优位观念创新超前观念人本观念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民主参与决策体制网络化决策体制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

6、包括信息化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 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完全公共政策案例未来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的法有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各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3)重

7、点关心两类因果问题。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词。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

8、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主人与再输入过程。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责任制、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15. 公共政策评价:是指论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16. 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17.非正式评价:是指对评价者、

9、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18. 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

10、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更改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20.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

11、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23.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

12、,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部门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25. 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26.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千丝万缕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27. 系统分析:最早

13、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29.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

14、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 30.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散、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

15、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46.智囊系统的职责: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47.决断系统的职责: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48.监控系统的职责: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四 、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规制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者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即非政府公共组织,我们把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统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因在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也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在我国还是从属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