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58459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干知识整合】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1、是什么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

2、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 3、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友情提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

3、制经济中,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1 收入分配的公平1、表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

4、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为什么要注重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4)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5)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

5、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7)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8)稳定和扩大就业,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考点2 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理解)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

6、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3、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查缺补漏】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4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实战演练】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原

7、则的是A.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B.在公有制前提下,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D.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要素来分配2.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49760元,20000元 B29760元,17000元 C48800元,20000元 D44260元

8、,3000元3.2010年9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推广“家电下乡”工程,这是一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家电产品,并由政府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惠民工程。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动“家电下乡”( )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有利于促进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 B. C. D.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者”( ) 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 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 B. C. D.根

9、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据此回答1112题。5.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6.针对上述材料,国家应该( )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10、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A. B. C. D.7.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下面能体现这一举措的有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A. B. C. D.8我国去年连续发行三期国债,居民购买踊跃。购买国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是,它是()A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C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由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9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

11、:“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 B C D10 .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这主要说明 ()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 B.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C.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

12、平的目的1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D.必须重新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12、(2010年高考山东卷18)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

13、平问题B. .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1327材料一: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可能导致的后果。(7分)(2)结合材料,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力使百姓

14、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提四条建议。(8分)13.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贫富收入差距、城乡收人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还很悬殊(3分)收入差距的悬殊会影响我国的社会公平,从而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及社会的和谐。(4分)(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各种分配体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两者的关系。(回答其中四点即可,共12分)13.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贫富收入差距、城乡收人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还很悬殊(3分)收入差距的悬殊会影响我国的社会公平,从而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及社会的和谐。(4分)(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各种分配体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