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8421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前言,巴林银行的倒闭1763 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 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1995 年,巴林银行宣告倒闭,以一英镑卖给了荷兰银行集团。230 多年的历史的破灭,导火线只是一个交易员,里森。里森是 MorganStandley 的一名清算员,1989 年进入巴林,在印尼分部工作,工作十分 出色,有毅力,有耐心,加上期权和期货的专业知识,让伦敦总部十分欣赏他,短短三年, 就被派去新加坡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他在那里同时任职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并且建立了一个88888 的错误帐号,用来对 冲一些由

2、于人为或者系统失误造成的损失。里森就是利用了自己是清算主管的重要职位,控制着这个88888。手下King操作失误,当天损失2万英镑,过了几天,损失变成4万英镑。里森害怕上面归咎下来影响他前途,没有上报,隐瞒起来。 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同样犯错,错误买入价值800 万英镑的期货。里森继续隐瞒。而且由于损失金额太大,他必须把它赚回来,所以开始加大风险额度投 资,毕竟是最优秀的交易员,到1993 年, 88888帐户已经有赢余。里森自己在1993 年下旬,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电脑故障的前 提下,人手记录交易,损失 170 万美圆。1994年,对待亏损的不断扩大,里森心理已经

3、崩溃, 7月时候,已经损失5000万英镑。 接下来,读者都想象得到的是,亏损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 1995 年,在这种溃败心 理的主导下,里森再次判断错误,他买日经指数上涨,但是随着1 月日本神户地震的发生, 日经指数不断下跌,此时,里森犯下我认为最严重的错误,补仓。一补再跌,一补再跌, 1995年2月23日,亏损高达86000万英镑,宣告死亡。监管不利的文章,遍地开花,本文尝试从其他方面探讨巴林银行的失败。二. 交易员心理与监管机构心理作为一个交易员,里森犯了以下几个错误:1. 感情用事成熟的交易员,一定不可以受到感情的影响,要以市场的变动,技术的指标,基本面的 变化来做分析,而里森首先担

4、心影响自己职位,二来保护朋友的错误,是大忌,可能就是因 为这个事件的发生,现在投资银行有个文化就是,当你犯错后,尽量让公司里更加多的人知 道,这样就可以避免亏损的扩大,从里森的错误可以看到, 1994年也就5000万英镑已经是 犯了多个错误产生的了,要是这个时候可以坚决上报,尽管他免不了承担巨大的责任,但是 比起后来86000万英镑,还不到十分之一,应该可以保护这个200 多年历史的巨头的生命。2. 没有尽快承认错误在上面一点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再加以补充,快速承认错误也是优秀交易员所必需的 心态,前面说到里森和乔治都犯了低级错误,并不是说他们不优秀,可以说,是有原因和背 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

5、陷入巨大的悲痛,把卖出按成买入,里森在损失5000 万后,判断错 了日经指数还继续加码,我们看到,他们都是在重大压力下做这些决定的,不能不说是一点 客观原因。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呢,也不是没有办法,第一是培养或者只使用那些在任何情绪下都可 以进行工作的人才,这个是有点困难,而且有一定风险,第二是给这样的员工放大假,好好 放松一下,暂时不要投入工作,尤其是这样动辄几百万的交易。3. 没有设定一定的止损额度我始终认为,里森不是一个顶级的交易员,错误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本质错误就是第一 个,在产生了压力资金后,一切交易都会变样,投资员最重要的是心态,有压力的判断和有 压力的资金如何能够让其自如操作呢?产生

6、了要靠交易补回亏损的心理后,不用看那帐户以 后是否有机会盈余,有了这种心理,输是必然的。因为投机和赌博不同的就是,有一定的智慧分析,技术手段和心态不同,当心态变得成 赌博一样,那就应了那句话“十赌九输”,里森输了,一点不奇怪。投资之前一定要设立止损额度,也就是说,当损失到了哪个位置,你必须平仓认输,里 森没有,我们来看看他的投资组合:在日经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他疯狂进仓,可以说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其策略是继续买 入日经225 期货,其日经225期货头寸从1995年1月 1日的 1080张 9503合约多头增加到 2月 26日的61039张多头(其中 9503合约多头55399张,9506合约56

7、40张)。据估计其9503 合约多头平均买入价为18130点,经过2 月 23 日,日经指数急剧下挫,9503合约收盘价跌 至 17473 点以下,导致无法弥补损失,累计亏损达到了480 亿日元(亿英镑)。里森认为日本股票市场股价将会回升,而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将会下跌,因此在1995年 1月 16日-24日大规模建日经225指数期货多仓同时,又卖出大量日本政府债券期货。里森 在“88888”账户中未套期保值合约数从1月 16日2050手多头合约转为1月24日的26079手 空头合约,但1月 17 日关西大地震后,在日经225指数出现大跌同时,日本政府债券价格 出现了普遍上升,使里森日本政府债券的

8、空头期货合约也出现了较大亏损,在1月1 日到2 月 27 日期间就亏损亿英镑。里森在进行以上期货交易时,还同时进行日经 225 期货期权交易,大量卖出鞍马式选择 权。鞍马式期权获利的机会是建立在日经225 指数小幅波动上,因此日经 225 指数出现大跌, 里森作为鞍马式选择权的卖方出现了严重亏损,到2 月 27 日,期权头寸的累计账面亏损已 经达到184 亿日元(当时汇率约合9100万英镑)。可以分析出,他主要亏损在期货另外有相对少量的期权,组合上来说,还是合理的,注 意,我只是说投资组合的结构,不是说数量。因为期货是可以控制到一定的亏损量的,比较好把握,而期权假如是卖出的话,不附加 条件的话

9、,有可能无限度地亏损。既然风险和亏损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里森这位优秀的交易员也一定计算过或者说一定 可以计算出来,但是很明显他已经冲昏了头脑,在不在自己可以承受的亏损额度上想一飞冲 天,或者他在想,最后搏一铺吧,完全赌徒!或者说,已经崩溃了,在做垂死挣扎。作为监管机构,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1.多次放过里森很多文章都提到,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是监管不力,导致出现如此重大的事件发生,我 赞成,但是我认为,其中有一些问题还没有任何一篇文章看透。在 88888 到达 5000 万英镑亏损的时候,伦敦曾经派了人下来新加坡查,但是被里森混 骗过去,1994年底,伦敦发现资产负债表出现5000万差额后,也没有

10、调查1995 年初,里 森有段时间每天叫伦敦汇1000 万英镑下来,伦敦也没有怀疑,之后随着亏损的越来越大, 保证金的追加也越来越多,伦敦仍然相信里森,不断汇款。大部分文章观点相信,监管人员由于里森以前的业绩十分卓越,对其信心十足,所以一 而再,再而三,以致完全超过英格兰银行监管的限制额度后,还不断汇款。里森在进入监狱以后,写了一本书,回忆他如何放倒这个金融巨人的故事,里面我摘录 一些出来,做分析素材。”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 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

11、,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 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 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我认为,即使这书可能有部分夸张成分,但是在一个做出如此重大罪行之后,坐在牢狱 中,必定有反省之心,这些话再结合事实,我们是可以知道一点端倪的。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是傻瓜? 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不会看财务报表? 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是只会给钱不问原因的慈善家? 连我们这些小市民都可以看出的不是,为什么到了他们的眼中变得如此正确? 我大胆推断,不是信任,而是阴谋! 里森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或者说他被利用了,不断地纵容他的错误,有经验的交易

12、员 都知道,这等于喂他吃毒药,而监管机构,并不是监管不力,而是故意使然,培养一个出色 的赌徒,把这个庞然大物放倒。2.行为动机这个问题,一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现象,二会带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某些银行家要 这样做?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不可以判断里森是否知道这个计划。即使他要坐几年牢(后来 判了 6 年半,3 年提前保释),以他的年龄,假如之前达成某些重要的交易又或者他被某些 人威胁,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他还年轻,暂且不讨论。假如这个真的是个阴谋,那原因也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手想要收购(后来被荷兰银行集 团收购,资料不足,希望读者可以去查),二是敌意报复,三是其他原因。作为一个 230 多年的

13、金融机构,你说它监管如此松懈,高管如此低能,或者其他公司职 员如此盲目,我不是很相信,而假如这是一个阴谋,一切都说得通了,可能这个借鉴意义没 有监管不力那么大,但是我认为这才是合理的解释,是故意纵容不是监管不力!三. 衍生品制度除了从内部看,这个阴谋还有一个帮凶,就是衍生品制度。 从巴林银行的股份资金来看,在1995年2 月中旬,有47000万英镑,而最终亏损达到 了 86000 万英镑,那么值得疑问的就是,哪里来那么多钱?这里我首先要介绍一下保证金制度,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是以保证金制度来交易的, 然后辅以一定的杠杆比例来进行交易,假如杠杆比例是1:100,那么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一搏 百了。以

14、外汇交易举个例子,譬如现在欧元对美元是,杠杆比例是 1:100,我要买入100 万欧 元就等于要卖出万美元,但是我只需要付出1 万欧元就可以完成这单交易,当汇率变动到你 刚好亏损一万欧元的时候,那就会被迫平仓,由于汇率变动都是以万分之一的基点来变动 所以可以有比较大的杠杆比率。之前,里森一直是运用这种制度来交易的,而像大型交易,一般不会超过20 倍的杠杆, 这个仍然不是什么漏洞,只是鼓励投资并且放大风险,而漏洞在于,为什么里森不断亏损值 到超过银行所能够支付的额度还没有被迫平仓,额外的亏损如何来?假如外部没有钱再进来,而交易所又按照规矩办事,不平仓的要求就是不断地追加保证 金来维持亏损,而到后

15、来,明显巴林已经没有那么多现金了?里森如何交易?资料不足,我也只可以做些大胆猜测,有交易所职员和里森是朋友等的关系,让其签下 欠条暂时不用追加保证金,怂恿其放大杠杆,或者外部配合让里森负资产投资下去,导致巴 林的破产。去过澳门的朋友可能就知道,澳门靠高利贷养活了不少黑社会,当一些大户在赌场输精 光的时候,他们会借钱给你,输到你破产,原理非常相象。所以外部的衍生品制度还是存在人为的监管缺陷,假如按照规则不断追里森要保证金 里森偿还不了,就被迫停仓,也许,债权人现在会有更加多的钱,巴林也不致于倒闭。四. 参考结论本文从巴林银行的倒闭,结合交易员和监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分析,以及外部衍生 品制度下人为的缺陷,或者追加保证金制度的不足,分析推理出,它的倒闭更加可能是一个 阴谋!而且在其多次有机会逃过一劫的机会下,继续向里森输送资金,让他做执行者,里森 在某种程度下,是一个受害者,替死鬼。我们大部分文章都在讨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也不要忽略这种更为可能的解释,防范敌 对的间谍式渗透与歼灭,或许,也是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