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58417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内容:自主、合作学习课文,探究写法,练习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揭示课题。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圆明园有了初步了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1、 浏览课文,提出你不理解的问题。2、 梳理问题。A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B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C、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D、教师相机板书:园林瑰宝 ;建筑精华;博物、艺术;化为灰烬;不可估量。二、展标这节课,我们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来研究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

2、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园林与建筑的。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一)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边读边动手划一划重点词句。(二)指答。1、如果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引导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两个词语。A、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结构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板书:众星拱月B、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大家再读原文,读出你的喜爱、赞美之情。2、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

3、风光的山乡村野。A 指说理解。教师相机板书:有也有。B 教师小结:景观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大家回读体会,读出你的喜爱之情。C指读、范读、赛读。3、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24句):A 指说理解。相机把描写的景物名称用不同的颜色着重显示。B园中景观多而优美,风格各异 ,大家回读课文,读出你的喜爱之情。C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有代表性的景观,教师相机介绍、激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观,抒发情感。D学生谈感想。教师板书: 爱 E教师小结:圆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结晶。F自由读、范读、指读。4、相机出示课件:“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

4、里”A指说理解。教师指导:漫步在圆明园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读出这种感受。B指读,范读,齐读。(三)、总结这一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四)、引导背诵,积累语言。A导语: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师出示课件(背诵提示),练习背诵。C师生齐背。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一)出示自学提纲: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划出重点词句。2、小组交流意见。3、练习有感情朗读。(二)小组汇报:1、汇报第一题。重点抓“上自下至”、“最”等词语;相机板书:上自、下至。2、怎样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指读、评读、赛

5、读。过渡语:圆明园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是谁毁灭了可爱的圆明园?五、学习第三段。出示课件:“他们把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1)默读,找出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谈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说,重点理解“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相机板书:掠、烧、毁。(3)出示圆明园毁灭的图片。(4)你们有什么感受?板书:恨(5)带着这种情感,齐读。六、学习第一段。先后出示课件:A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B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与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1)指两人读,比较两段话有什么不同?抓两个“不可估量”的作用。(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你用具体事实说一说。(3)指读、齐读,读出惋惜之情。七、总结全文:从内容体会思想。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八、作业布置: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 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课下讨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