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8401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赏蓝色多瑙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使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对比乐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景,感受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3、通过听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二、教材分析: 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创作于1867年,原先是合唱圆舞曲,在维也纳完成。同年2月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三、教学重点:感

2、受、认识音乐表现手段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四、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创设出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激动的情绪氛围。五、教学方法:以听赏为主、分析、对比、讨论相结合。六、教学用具:电脑、大屏幕、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二)、导入新课: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多瑙河在哪吗?听过蓝色多瑙河这首曲子吗?它的作曲者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三)、课题出示欣赏蓝色多瑙河1、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1867年初,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失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到处是战争创伤,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之约而创作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经该学会一个

3、成员填词后演出效果一般。半年后,去掉男声合唱,以管弦乐形式在巴黎演出获得极大成功。2、作者介绍: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约翰施特劳斯从小就热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的支持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 ,年仅7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19岁组织了自己的乐队并正式登台指挥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开始了辉煌的音乐创作与演出生涯。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有:轻歌剧、圆舞曲及其它舞曲共四百余首。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优美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4、,深受人们的喜爱。3、作品简介: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这首浸满维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渗透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情厚意。4、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3)、创作及首演时间?(四)、分段欣赏与讲解。1、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理想到薄雾缭绕、寂静的多瑙河晨景。柔和地、充满希望的上行音符,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逐渐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充满生机。2、第一圆舞曲:主题来自序奏的主要音调,抒情、明朗的旋律,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来到多瑙河。3、第二圆舞

5、曲:主题跳跃、起伏,给人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4、第三圆舞曲:主题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5、第四圆舞曲:主题呈现出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特点。接下来是一段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6、第五圆舞曲: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接下来是一段热烈而又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7、尾声:乐曲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五)、回答问题: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答: 答:三部分。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答: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答:管弦乐圆舞曲。3、创作及首演时间?答:1867年。(六)、圆舞曲的特点:格调高雅、优美动听,乐观向上、振奋人心。(七)课堂小结:音乐

6、王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它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美的艺术。通过作品欣赏,你能跨越时空感受到多瑙河的美丽吗?你听到了流淌在音符之间作者的爱国之情吗?请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八)、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小作文:音乐欣赏课后的感想。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众多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创作于1867年,原先是合唱圆舞曲,在维也纳完成。同年2月15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蓝色

7、多瑙河圆舞曲的序奏部分是非常著名的。圆号在小提琴颤音的衬托下引出了多瑙河柔和的水波,象征黎明时的曙光拨开了河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序奏过后,接下来是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各具特点的小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开头的主题简洁、明朗,饱含着对人生的希望,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主题的特点是充满活力、健美爽朗。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音乐更富流动性,旋转不停的舞蹈场面有声有色。

8、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第五圆舞曲是全曲的高潮,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荡舟时的情景,乐曲用乐队的全奏表现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这五首连在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各具特点。有的充满生活气息,有的描写美丽风光,有的表现轻盈舞步,有的雄浑有力,有的典雅而富有新趣。乐曲犹如多瑙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飞溅。多样的变换,形成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特有的效果。结束部分再现了中间几个小圆舞曲的某些段落,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素材,使各小圆舞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从而臻于完美。乐曲在一阵急风骤雨式的狂欢中结束。整首乐曲旋律欢快,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