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58258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基础测试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初三化学沪教版开启化学之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B化学反应变幻无穷是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C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部分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明亮的光 B熔化产生“烛泪”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放出大量的热3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像制作青铜器、冶铁、炼钢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化艺,它们最早出现的朝代依次

2、是 ( )A商代,宋代,春秋 B商代,春秋,战国C春秋,战国,商代 D宋代,商代,战国4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器生“铜绿” B自行车轮胎爆炸 C玻璃破碎 D金属导电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经点燃后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可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7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炭,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

3、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两者的用途相同8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下列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吸收的是 ( )A煤炭燃烧 B火药爆炸 C光合作用 D蜡烛燃烧9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星”的是 ( )来源:A石英砂 B硅晶片 C纳米材料 D钛合金10对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11欲量取8.2 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 )A5 mL量筒 B10 mL量简 C50 mL量筒 D100 mL量筒12下列说法: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放出热量;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

4、生物理变化;需要点燃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 B C D13用煤和石油为原料不可能生产出来的是 ( )A建筑上使用的石灰和水泥 B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塑料和纤维C药物、染料和化肥 D供动物食用的蛋白质14你认为下列工作不应属于“绿色化学”研究重点的是 ( )A设计或重新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B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C改善化学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D限制新物质的合成与使用,尽量开发使用纯天然的物质15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熄灭酒精灯时,

5、应用灯帽盖灭,决不能用嘴吹灭C给物质加热时,应将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的外焰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量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16下列实验中,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 )A向碱式碳酸铜中加人稀盐酸 B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C将水放在试管中加热至沸腾 D将镁带浸在白醋中17完成下列操作需要使用坩埚钳的是 ( )A从酒精灯上取下灯帽 B从铁架台上移走刚加热过的蒸发皿C从铁架台上取下盛有沸水的烧杯 D从试剂瓶中取出块状固体18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设计探究实验步骤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合作进行化学实验形成总结性报告A B C D19从农药DD

6、T和六六六的发明、推广、禁用,到医药PPA的发明、推广、禁用,人类对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有了更新的认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B在开发应用一种新药时,只有全面、正确地掌握药物的性质深入了解其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推广使用这种新药C农药不仅能杀灭病虫害,还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应杜绝使用农药D有害农药的大量滥用,导致了粮食、果品、蔬菜、食品的污染2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后,称得样品的质量为5.5 g,则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 )来源:A55 g B50 g C60 g D45 g

7、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25分) 21(6分)阅读下列内容,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填在括号内: 碳酸氢铵( )是一种白色固体,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 )、二氧化碳( )和水(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碳酸氢铵所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上述内容中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用序号表示,下同)_;描述物质物理变化的是_。 22(2分)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气”是指天然气。天然气不仅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可生成氢气和炭黑,天然气的组成中所含有的元素是_。 23(3分)植物的光合作

8、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这一作用能使_、 _转化成葡萄糖和_。 24(4分)在生活、生产中,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材料。 (1)在使用塑料制品时,你发现它的优点是_,缺点是_。 (2)另外列举两种你所熟知的材料,写出它们的名称:_、_ 。 25(4分)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有上述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请举两个不同的事例证明上述划线文字的观点。 (1)_; (2)_。 26(6分)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_ (3)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

9、碳 _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5分) 27(3分)根据镁条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 _(2)写出镁条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8(3分)指出右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1)_;来源:(2)_;(3)_。29(5分)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给盛液体的烧杯加热时,没垫上石棉网:_(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3)给试管加热时,没有预热而直接集中在某处加热:_(4)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上下用力猛刷:_(5)胶头滴管吸液后倒置:_30(6分)现有一杯无色液体,只知道它可能是水或食盐水,请用不同的方法区别它们,简述实

10、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并填入下表: 方 案现象和结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31(10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蜡烛,为探究蜡烛的性质,现取一支普通照明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和形状,再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现象。有关观察结果为_。(2)用燃着的火柴接近烛芯,观察蜡烛的变化,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_ (3)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右图所示),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取下烧杯并迅速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由上述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分别是_、_。 (4)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能和_能。(5)观察吹灭蜡烛的瞬间,有什么现象发生?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