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581805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览园设计说明2010031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项目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二零壹零年三月、项目缘起宜春为禅宗圣地,禅宗文化渊源流长,但宜春禅宗圣迹散布在 山区,是否能有一个集中展示的空间?宜阳新区, 作为宜春城市新的 行政办公、 文化休闲中心, 将以何引擎启动文化休闲?禅博园在这思 考中横空出世,该项目的出发点便是促进宜春成为国内禅宗文化旅游 的制高点,奠定其禅宗圣地的地位。并通过运作,使项目地块升值, 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并催化宜春市旅游的转型升级。、规划理念基于“ 营造传承中国禅宗文化的心生活” 的规划理念,本案将把 宜春禅博园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集宗教朝圣、文化体验、自然观 光、生态休闲、养心度假、时尚休闲于一

2、体的文化性、生态化、体验 型、花园式 的禅文化国际旅游综合体 。顺应从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变,旅游功能由 “禅宗朝拜” 向突出 生态的“都市禅境” 和休闲的 “禅意生活” 转变;呼应由旅游城市向 城市旅游的转型,借“禅宗圣地”的旅游品牌创新 “寺观园林”, 凸 显宜春“宜游、宜居、宜业”的 禅意城市 品牌。宜春禅博园将以 “世 界禅都、花园禅林” 的盛大形象展现于世。在此,我们整体将以禅宗 “圆融” 的哲学思想作为理念,来建构 所有场地的生成逻辑, 通过这样的思维背景和方法, 使整个禅博园不 仅展现宜春深厚的禅宗渊源以及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让人感知 天下禅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花”的理念

3、也表现在整体空间的布局上,重点项目的创 意上,以及景观意境的营造上。三、空间结构空间意向:禅是一支花, 规划范围内主要分东西两大板块,东 部主要为商住和拆迁安置片区, 西部主要为禅文化博览片区, 从区块 东部的秀江引水, 穿越园区在博览园入口和寺庙山门前形成水面, 与 北部两个水面呼应,形成“一支禅花 的整体空间意向,西部片区围 绕崇圣寺通过不同形式的园林组团展现禅文化, 东部片区围绕呈现生 态居住的禅意休闲小镇,共同组成 “禅林花园” 的城市景观。空间结构为:“一花五叶”,通过对整个地块的 GIS 分析,包括用 地现状、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分析,梳理空间机理,分析各地块的 适用范围,在对禅文

4、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功能分区。 整个规划区分为六个功能区块,宗教朝拜区是整个旅游区的核心景 区,是最重要的“一花” 。入口服务区、文化博览区、滨水游憩区、 休闲养生区、 生态居住区作为各具特色的区块, 则正如围绕于“一花” 之“五叶”。整个规划区形成 “一花五叶” 的空间结构。围绕“世界禅都、花园禅林”的在总体目标,将六个功能板块 赋予不同的禅境,整个禅都呈现出水月镜花般的“天下第一禅境” 。四、项目策划(一)、入口服务区为禅花幻境本区具有整合旅游交通、票务、管理等服务功能,主要有生态停 车场、“十心合一”的游客服务中心、莲花净门、千灯广场等内容。景观大门以 “花开禅门” 为设计理念,“花

5、”代表接引众生的法门, 佛陀拈花,没有说出来的, 是禅。一朵花,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禅世界。 利用现代雕塑艺术和流线元素,在设计中体现“莲花禅韵”的意境和 景观特色,既体现大气、高雅,又显得时尚,符合现代美学的要求。 在此,“莲花净门”也传达着宜春的问候禅意:送一朵莲花,自己就 得到一朵 。千灯广场以 “五叶千灯” 为主题,广场四周竖七根禅杖式的文化 柱,象征禅宗的“五家七宗”,依次为“沩仰”、“临济”、“曹洞”、“云 门”、“法眼”、“杨岐、”黄龙“。文化柱本身亦是光雕艺术,为”五 叶千灯“的主灯,寓意”五家七宗“。在广场地面众多的莲花图案的 中心装置点状等,代表各宗派后嗣,意味禅宗发达,门业兴

6、旺,禅宗 在诗意氤氲中,在心心相印中,灯灯相照,代代相传。广场中间竖“ 拈花指 ”雕塑,禅在拈花微笑中诞生,以“拈花指” 为原型,进行艺术创意,拈花指,别名灵心指,可以聚集天地灵气于 一身。为使手势更具灵动感,配以音乐喷泉,透过“拈花指” ,远望 山顶金莲,可看到奇妙的“拈花”景象,众人只有以迦叶般的纯心和 微笑,才能悟到 “拈花意境”,体味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 、禅宗圣境的宗教朝拜区 本区具有宗教朝拜、禅宗研修的功能,主要包括崇圣寺院和禅修 中心。崇圣寺 循佛教寺院的传统布局,突出禅宗寺的建筑特点。因地制 宜、方便机巧;整体一次规划。禅寺以新唐风地方建筑风格为主,

7、砖 木结构。寺庙在整个西部区片的中轴线上,依次布置山门、钟鼓楼、 大雄宝殿等建筑。各建筑之间均用迥廊连通,形成通透的园林环境。 山门前通过“八字墙”围合的形式,围合出气氛宁静、尺度宜人的庙 前广场,是集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寺前一古意 莲花池 ,片片莲花,正如佛陀以众多方便法门接引众 生,也喻示众人即将进入禅宗净地。 山门为黑筒瓦屋面, 黄琉璃剪边, 屋顶呈庑殿式。 大雄宝殿 采用重檐黑筒瓦屋面, 黄琉璃剪边。屋顶呈 歇山式,坡度平缓,板门窗棂,庄重古朴,典雅大方。构起层叠多样 梁式屋架,宛如莲花瓣,构成立体壮观图案,以新唐风地方建筑风格 为主,砖木结构。 充分凸现唐代高大、 雄伟、古朴、厚重的建

8、筑风格。 崇圣寺在运作方面可采取两种创新方式: 一是献花礼佛, 突破传统香 火敬佛的模式,给众人一片 花香怡人的神圣禅境 。二是佛缘婚礼,宣 扬人间佛教,让禅宗更加走向生活,使得更多新人得到神圣的祝福。主轴线的终端,山顶处为国际禅艺博物馆和主雕金莲心灯, 形成制高点,与广场上“拈花指”雕塑相呼应, 以主轴线为中心,“拈 花指”与“金莲”主雕连成一景,形成贯通禅博园的 “拈花微笑 意 境。禅艺博物馆主体建筑高约 50 米,呈宝莲灯状,基座为两层博物馆, 一层为传统禅文化展示, 包括禅宗源流展示厅、 禅门常识演示厅和中 华禅艺展示厅、藏书室、茶室等;二层为现代禅文化艺术展,包括国 际禅艺厅、民间艺

9、术厅、漫画馆、影音馆和中华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等。中间通过观光电梯直达顶部,顶层为莲花状观景台。莲花主雕为 “金莲花”,即金波罗花,形似宜春市花华木莲,将成为宜春城 市新地标,在夜间可变幻白、青、红、紫、黄等五色,呈现“五种天 华”,与花相映,生命便有喜悦。国际禅修中心 在崇圣寺西侧,沿水库和山谷布置,设禅堂、斋堂、 禅茶室、导师中心和养心禅房等内容, 设计为各自独立的四合院格局。 禅修中心力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主持, 增强其号召力和影响 力。依托“禅修中心” ,做强“国际禅学大会”的品牌,扩大宜春禅 都的国际知名度。 因为宜春禅都的使命不应只是禅文化的展示者, 更 应是禅文化的传播者和

10、创造者!(三)、禅风心境的文化博览区以“世界禅都、禅行天下”为主题,将禅宗法脉、宜春禅迹、中 华禅艺、以及日本、西方、印度等世界各地的禅文化以园林组团的形 式展现,通过禅林花园,打造美丽的神圣空间。 主要有中式、日式、 美式、印度四种园林风格,其中,中华禅苑是主体。入口处为禅宗 法脉园 ,依山而建,以平台层次表示法嗣辈分,以 道路分叉表示发展支脉,形象体现“一花五叶” 。以建筑小品和雕塑 再现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的历史故事。宜春禅踪 紧邻法脉园, 借势西边山坡, 依宜春地势起伏示意景观, 遴选各大禅林富有代表性的现存史迹, 串成一线, 组成宜春禅踪的观 光带。主要内容有:马祖塔亭、百丈“天下

11、清规”石刻和“野狐岩”、 逢渠古桥、“虎跑泉”和“皇叔塔”、九峰石、等。仰山茅庵禅迹重 现尽量按照 1:1的比例原样恢复,与具有郊野气质的园林形成呼应, 让游客穿越时光,感受宜春禅宗之圣。在中华禅苑里除了展现禅宗历史的法脉园和宜春禅迹景观带外, 展示禅诗、禅画、禅乐、禅仪、禅武、禅农、禅语、禅联、禅故事等 内容通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院、阁、坊、亭、榭、廊、花园和水 景等元素体现,通过自然弯曲的游步道连接,有机融为一体,成为环 绕崇圣寺院的 美丽花园 。禅是最诗意的宗教。禅诗以偈颂的形式,阐扬佛教义理、宗旨。禅画是表达禅理的方便法门。 诗书画院为禅诗和禅画的体验空间, 采 取新唐风建筑,诗社为

12、临水亭台。室内展览和室外活动空间灵活分割, 形成诗意盎然的禅境。 禅诗展览应汇集古今禅诗, 应包括唐人“以禅 入诗”及宋人“以禅喻诗”的两大风潮, 以及现代禅诗派。 宜春为古 诗词之乡,充分调动宜春民间诗社参与禅诗社的活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用音乐传教,感动众多野蛮之人,皈 依佛教。禅乐也是一个修行和普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设听禅乐坊,环 水而建,部分深入水中,音响设备置于奇石,灯箱等景观之中,形成 立体环绕的室外音乐厅。 除播放传统的佛教音乐外, 还可播放具有禅 意的古典民族音乐和世界纯音乐。“禅茶一味”、“茶意禅味”,饮茶即是禅的一部分。另外, 百 丈清规的建立, 正式确定了茶在禅门的重

13、要地位。茶禅又是独具宜 春特色的文化现象。设品禅茶楼,既能了解茶禅在宜春的发端,又能 细味生活禅意。茶楼为唐风阁楼,形体俊美,庄重大方,古朴却富有 活力。一层为宜春茶禅展示, 结合百丈清规 中提及茶相关的条文, 以及宜春茶禅故事,专门设立宜春名茶展示,以及茗茶空间。二三层 为品茶空间,四壁尽为古今中外与茶和禅相关的书画作品, 在此品茶, 亦是博览茶禅文化。同时, 把禅的理念引入茶饮,在茶楼举办禅学讲 座,把禅乐表演引入茶楼,让禅道与茶道、文化与生活水乳交融。禅宗通过倡导“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将修禅礼 仪生活化;以礼相待、以仪约束的禅门礼仪在百丈清规中首次确立,设禅仪书院,为围合式

14、院落,三开间,不同其他书院的肃穆,本院更具生活情趣,院墙开窗,多些灵动。经常开展礼仪培训活动和其他益 智活动,成为宜春著名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百丈禅师提出“农禅”,即禅僧参加农业劳动,自耕自种,并躬 身实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在临寺院的山坡处开辟 果园,增加多彩的景观效果。依托游步道设置花海迷宫,同时也可作 为大地艺术自成一景。 果树花园可作为青少年的学农基地。武术禅是提供一个人人可以亲自去做,最终 见性成佛 的参禅路 径。设禅武馆,作为小型表演场所,可进行武术表演,也可为企事业 单位举行活动提供场所。武馆前绿地为禅太极表演场地。禅林故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启迪开悟人众人,主要分为禅理

15、故事 和禅缘故事, 主要通过雕塑和其他小品展现。 宜春民间奇石竹雕根雕 艺术别具特色,将其充分融入禅林故事题材,布置与园中,禅林故事 雕塑园也成为宜春民间艺术的户外展示场所。台湾在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方面表现非凡, 包括安详禅和现代禅, 中台禅寺,蔡志忠的漫画,禅主题的餐厅和民宿等方面,选择水面, 依台湾岛轮廓做小岛一座,小岛上树影婆娑,鸟语花香,是游客充分 体验安详意境的宝岛禅韵。以上是中华禅苑的主要内容。禅宗有”印度发芽、中国生长、日 本开花“一说, 足见日本禅文化的重要性, 所以在中华禅苑的东侧设 东洋禅苑,主要表现较具日本禅文化特色的茶道、花道和枯山水,通 过枯山水和茶庭日本传统园林中最

16、具特色的两大园林形式来表现。 入 口处立三禅灯,三条入园小道,寓意日本禅宗三支,即曹洞宗、临济 宗和黄檗宗。一道通到一味茶室,日本仿唐建筑,茶室外部造型似草 庵,尺度不求大,材料结构简朴、原始,其茶庭格调洗练、简约,让 游客深味茶韵花香之处的“佗和寂”境界。 一道通向枯山水庭院, 以 日本最为著名的龙安寺的枯山水为原型, 展现给众人一幅日本“无挂 轴的山水画“。禅 在印度出生,印度的 禅 的意识是种子的意识,重视内观禅 修。移植菩提树数棵,四周植树,形成一片绿意围合的养心禅境。在 树下布置若干景石,似禅坐,既可入景,又可入座,游客在此禅坐, 深悟古印度禅师“无事此静坐,春来草自青。”的心境。西方也强调“生活在禅中”,从 80年代起,西方创立大量的禅修 中心,流行“基督禅”。故在禅博园东布置一小型美式园林,展示西 方禅文化。美式园林,布局开敞,现代自然。美式园林的植物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