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研究课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8079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学特色研究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学特色研究课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谐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一、国内外研究述评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基础教育都在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进行探索, 开始了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无论哪个国家都很重视创建办学特色,总是 以是否有鲜明特色作为评价一所学校的主要标准。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在广泛 调查的基础上,评出全世界10所最好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其中新西兰特卡波湖 学校,它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意大利迪亚纳学校,它的 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从小就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各种活 动。荷兰格雷达莫斯学校数学教学出类拔萃,采用实用数学的教学方法。日本东 京四谷第六小学注重

2、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荷兰埃克纳顿学校的特 色是外语教学。美国匹慈堡市威斯汀霍斯中学成功之处是实施“艺术推动”计划 取得很好效果。德国安克库敦勒中学是崇尚工艺教育,为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学 校奠定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我 国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办学的特点表现为“三化”:即办学形式 日趋多样化,办学目标日趋多元化,办学机制日趋自主化。不少学校充分发挥本 校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 高,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如江苏洋思中学“没有 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的

3、办学思想和理念,上海闸北八中成功教 育的特色。大量成功经验表明,学校创建特色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 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但在创建特色中存在着下列问题:重视 不够,信心不足,看不到创建特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认识 创建特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推进的广度和力度不到位,对本校的校情分 析不透,特色创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成效不明显;创建特色的学校内涵 和种类偏于单一,特色层次和品位不够高;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和督评机制, 不能有效地推进特色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我国农村薄弱学校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如何从根本上尽快改造农村薄弱学校 的研究和实践,必须注意以下问

4、题。目前农村薄弱学校要办一流的教育事实上 是困难的,但不管哪个层次的学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创建 办学特色,绝非只是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事,而是每一所学校在进入良性运行 之后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所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并不 是教育投入大,学校建设新,硬件条件好,更重要的是教育软环境的优化,学校 内涵品质的全面提升。创建办学特色是在现有办学条件下寻求新突破、谋求新发 展的最佳途径,是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品质的有力抓手。并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 学校各个方面都很好,只是他们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 突破和成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发展和声誉。农村教

5、育只有形成多 种多样的办学特色,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持续发展的需要, 提高国家教育整体水平才有基本保证。二、研究界定在我国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一般学校、 薄弱学校这样四个层次的办学状况。农村薄弱学校是指办学条件差,办学师资弱, 办学经费缺,办学质量低的农村中小学校。主要特征为“三难”:一是机制不全, 低效运作,管理难;二是师资薄弱,生源外流,提高难:三是设施陈旧,经费短 缺,发展难。办学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 的优质的个性风貌。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无我有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二 是人有我优的优质性和持续性

6、;三是人优我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创建办学特色就是坚持独特先进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学校为本位的发展理 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策略,坚持办出个性风貌的实践活动。和谐学校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是以学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 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三、理论依据(1)哲学理论一一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办学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表 现为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但乂是个性化地贯彻教育方针,在育人活动及提 高教育质量上,独辟蹊径,发扬长处和优势,进行科学的办学设计,形成独到的 个性化的办学特色。(2)多元智力理论一一农村

7、薄弱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的目的就是发展每个学生 的多元智力。改革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精英教育,向学 生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并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个性的充分展示,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要求。(3)校本发展理念一一校本发展则是一种重视自身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教 育观念。农村薄弱学校创建特色,就是推进校本发展策略,以学校为发展中心, 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改革和发展之路。(4)素质教育理论一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襄“办 出各自的特色”。农村薄弱学校创建特色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设计学 校发展目标,从素质教育的实践

8、中提炼自身的特色,通过学校特色内容的不断拓 展和丰富,使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完善。(5)科学发展观要求一一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让大 众享受公平均等的教育,这是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也是农村教育是“大 头”这个特殊的教育国情所决定的。创建办学特色是农村薄弱学校实现教育优质 化的必然选择,是在更广层面、更深程度上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四、选题意义(1)创建办学特色是时代的呼唤随着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培养多层次、多规格人才,走特色发展的道 路是农村薄弱学校改变现状的基本路径之一,是实现教育理念的开放化,前瞻化 的有益探索和实践。(2)创建办学特色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激

9、烈的教育竞争迫使学校教育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发展的策略和走向,农村 薄弱学校创建特色,是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 优我特的卓越教育的过程。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学 校的可持续发展。(3)创建办学特色是薄弱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的城乡差别,教育的公平问题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农 村薄弱学校一直处于劣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主动应对挑战, 已是薄弱学校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课题,也是薄弱学校发展的一个 有效突破口。(4)创建办学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特色办学是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提出的要求,通过特色发展,使学校在素

10、质 教育的其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运行机制,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强项,以特促全,以 特促优,形成优质教育。五、研究价值(1)实用性。农村薄弱学校创建特色是办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体现,可以 摆脱千校一面的模式,改变在新课程改革中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你看我我看你, 无章法无系统的局面,是现代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激发办学活力,增强 办学效益,提高办学水平的有力举措。(2)理论性。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办学特色是一项科研含量较高具有前瞻性 的创造性工作,只有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少走弯路,少出偏差。坚持 课题研究与项目创建同步,既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乂在实践中不断 总结提高,努力提升创建的品位。(

11、3)实践性。创建办学特色是务实性的教育行为,对于促进农村薄弱学校 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创 建特色既是智慧张力的结晶,乂是创新能力的反映,更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一所 学校、一个地方的教育特色,既是历史的积累,传统的筛选,乂是在当前教育发 展中精心策划和维护打造出的独特教育品牌。(4)效益性。创建办学特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形成办 学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无论办学质量和水平处于哪个层 面的学校,特色建设力度越大,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就越快;特色越明显的学校, 社会关注程度就越高,办学业绩就越好。形成办学特色中,不仅注重发展学生

12、的 个性特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通过高举“创建”大旗,外树形象,内 聚人心,推动学校各项活动、各项工作登台阶、上水平,形成奋发进取、和谐合 作的良好氛围。创建办学特色是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办学特 色是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潜能”,行之有效地对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 和手段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调控、优化和改善,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 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扬长避短,从而使学校教育以较少的投入 获取最大的效益,以此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创建办学特色是学校 谋求跨越发展的有效助跑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存在各 种问题。创建办学特色也

13、不全在于办学条件的优劣,惟有办学品牌才具有持久的 生命力。如果能够推弃唯条件论的思想,拓宽办学思路,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办 学优势,努力以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以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就能使学校“绝处逢 生”,焕发无限生机,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六、创新之处本课题作为一项前瞻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对于引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的导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创建办学特色是实现农村薄弱 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的创新观点,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 践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和社会效益。七、研究目标(1)探索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理论和实践,增强农村

14、薄弱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从更广层面、更深内涵上推进农村教育优质化,办 出农民群众满意的教育。(2)探索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和谐特色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农村薄 弱学校的特色品牌,对薄弱学校的改革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辐射作用。(3)在创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特色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 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4)在创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特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八、研究内容(1)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谐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2)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谐教学特色的研究。(3)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雅德育特色的研究。(4)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顺管理

15、特色的研究。(5)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美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九、研究假设通过创建和谐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开辟农村 教育发展的优质化道路,确保大众享受公平均等教育。十、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以农村薄弱学校为实验基地,从创建和谐管理、教学、德育和文 化的实践入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求农村薄弱 学校创建和谐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策略,在研究中探求农村薄弱学校创建和谐学 校办学特色的理论成果,形成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社会效益。十一、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贯彻落实“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执行 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本、

16、质量第一的观念, 坚持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辨证统一。2、发展性原则。建构办学特色需要经过一个“探索一一成型一一成熟一一 提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发展并 促进学校发展的统一。3、开放性原则。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吸纳教师参与建构办学特色的过程,让 他们了解创建目标、要求,将学校的创建目标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要让学生、 家长也参与创建工作。还要邀请社区、社会的有关人士到学校了解、检查工作, 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促进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4、人本化原则。创建办学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 的一生发展着想。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要发扬人文 精神,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弘扬校园文化、校园精神。这是提高学 生、教师乃至学校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学校要尽可能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