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7824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对子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对子歌的正确朗读方法,背诵课文。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对子歌中所写内容。3.情感目标:体会对子歌的语言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重点: 在理解对子歌中所写的内容基础上,体会“对子歌”的特点。教学难点:感受对子歌中对偶这一特点。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突破点,在充分朗读,感受语感的基础上体会对子歌的特点。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2相关的对子歌;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课时安排:1课时前置性作业:1作者简介,历史背景2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3. 对子歌有哪些特点?一导入新课:作者及出处简介:车万育

2、,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三.合作探究结合预习内容,小组内自学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四.质疑问难:1.出示几组简单“对子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发现了什么?2.汇报所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3.总结对子歌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中某一句话谈理解。4.在我们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

3、诗词中找一找,符合“对偶这一特点的诗句都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收集更多的“对子歌”。2.围绕一个主题,自己试写几句对子歌。六.达标验收默写对子歌七、板书设计对子歌车万育声律启蒙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八课后简记: 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3.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感受景美物丰情深的境地,从而理解对联所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着的情感。教学方法:以作者对景美物丰情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语句为突破

4、点,充分想像感受郑板桥当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而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情感。教学准备:(幻灯)1.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2.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前置性作业:1了解作者生平。人物简介郑板桥郑板桥即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

5、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2.预习生字和生词。(1)生字: 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艘 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骤 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蔬 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蚌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碑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2)会写的词语:题联、一艘、河蚌、石碑、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

6、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3)解词: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课题,郑板桥为什么题联赠渔民?对联内容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三合作探究:1.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质疑问题。(1)郑板桥所题对联内容是什么?“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2)小组内交流理解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结合课文内容,汇报所学内容。“半湾活水千江月”“郑板桥端坐船头,脱口吟道”好一幅“湖光月色图”,这是一幅怎样的湖光月色图?充分感受景色之美。“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告诉郑板桥真是”郑板桥

7、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欢乐呢?充分感受物丰情又深。2.汇报后,教师指导朗读。(饱含深情朗读这副对联及与相对应的描写。)四质疑问难:半湾湖水千江月,一粒尘沙万斛珠,上下联中哪些词语相对?五课外拓展。收集整理更多的对联,讲一讲对联中的故事。六达标验收:默写郑板桥题联赠渔民五、板书设计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半湾活水千江月 景美 情浓一粒沉沙万斛珠 物丰六课后简记:13茶酒联趣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对联含义。3.情感目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热爱祖国汉字。教学重点: 体会茶酒对联的妙趣所在。教学难点:体会茶酒对

8、联的妙趣所在。课时安排:1课时前置性作业:1.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 2.预习生字和生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能说出一副对联?2.教师幻灯出示:(1.)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9、” (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二 自主学习:1.生字: 顾 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顾客、惠顾、主顾。 悬 挂,吊在空中:悬垂、悬吊、悬梯、悬梁刺股。 赐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会写的词语:顾客、悬挂、赏赐2.生词:(1)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2)装束:穿着、打扮。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合作探究:1.小组内研究:(1)为上联对下联。(2)再读课文,找到文中所写“茶酒联”,体会其

10、中趣味2.汇报:教师伺机指导朗读。四质疑问难:1.文中还有不懂得地方吗?五拓展延伸:收集整理有趣的对联,并讲讲其中有趣的故事。六达标验收:默写诗歌。七板书设计茶酒联趣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八课后小记: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力目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的意思。3.情感目标: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表达的心境。课时安排:1课时前置

11、性作业:1.了解诗人王勃,及古诗的写作背景。2.找几首王勃的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别离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要求:(1)读诗,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工具书。三合作探究: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面对离别诗人是什么态度?结合诗句谈谈。2.汇报:(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可以看出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还角,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作者和朋友分别,不免有别离的伤感,但想到四海

12、之内,只要是知己的朋友,即使山川阻隔,远隔天涯,也如近邻一般息息相通。“天涯”极言其远,“比邻”极言其近,远近对照,就显出了知己的可贵。这里表现了作者对朋友不拘行迹的真挚感情。)3.教师伺机指导朗读。四质疑问难: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五拓展延伸:1以杜少府的口吻,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2用自己的话想象一下古诗描写的意境。六达标验收:默写古诗,及后两句的意思七、板书设计 三秦(送别地点)五津(上任地点) 豁达、乐观、坦然“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八作业:默写古诗及诗意九课后简记: 22滁州西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前置性作业:1.收集古代山水诗2.了解诗人韦应物 及写作背景一导入新课:你会背哪些山水

14、诗?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要求:(1)读诗,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工具书。(3)你认为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内容?三合作探究:1、组内汇报:诗人,诗题及诗句的的意思。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教师伺机指导有感情朗读。(1)前两句: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清幽境界,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2)后两句: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3、悟诗情,师总结。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四质疑问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