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棒槌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7714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棒槌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豆棒槌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豆棒槌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豆棒槌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豆棒槌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棒槌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棒槌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棒槌机一拟定设计任务书(设计原由,设计技术条件,设计内容,设计对象 说明)设计原由:在农村里,大豆是一种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农民把大都收割回来以后会在 太阳下暴晒,然后用棒槌敲击,让大豆从豆荚中脱离。棒打大豆杆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 而且容易扭伤手臂。所以设计这个大豆去壳机械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而豆制品是一种 很好的健康食品,现在又很多生产豆制品的厂家,需要非常多的大豆来做原材料。利用 这种大豆去壳机械,可以使它们的制造大豆这种原材料容易很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 提高,而且原来使用人工去豆荚现在用机械,可以减少很多劳动力,从经济方面来说有 很好的作用。使公司效益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技术条件

2、:大豆去壳机械的曲柄摇杆能灵活的转动,棒槌能精准的落在豆荚上,力道不能 太大,正好使豆荚脱离,是豆子从中脱落,不能压碎豆子,这样就和设计目的相悖了。设计内容:因为棒打大豆是一件非常辛苦费力的工作,而且还会使人容易受伤,为了避免一些 类似这种不好的情况。从而设计一种使大豆从豆荚中脱落的机械。设计对象说明:农村中种植豆类的农民,一些豆制品加工厂,需要用到豆类的工厂。大豆加工 厂等。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功能原理:利用曲柄摇杆的急回特性以及摇杆的往复摆动来完成对大豆杆的敲打过程。工作原理:大豆去壳机主要由电动机、棒槌、可移动式车体、手动式摇柄、车身推柄构成。它 由电动机带动曲柄快速旋转,驱动摇杆棒

3、槌快速往复的摆动,从而带动落板挥动,做类似人体手 臂的挥动,不停敲击豆杆,从而使大豆从豆荚中脱离出来。三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豆类去壳的机械,例如:1、一种给毛豆去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豆壳的两端或其中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用机械夹具等装置夹住开口的上下两侧的豆壳;使机械 夹具沿豆壳的轴向拉动,将开口的上下两侧的豆壳的上下两侧撕开,使豆粒与豆壳分离。机械夹 具均各自与一个旋转轴连接,两个机械夹具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 发明利用机械方法在毛豆壳的两端或其中一端形成一个开口,然后并用机械夹具装置夹住开口和 扩大开口并撕开豆壳,进一步的将豆粒和豆壳分离,所以

4、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且 易于操作,不会造成对手指的伤害。2、一种豆类脱皮机,包括机箱、输料装置、脱皮机构、动 力系统,其特点是机箱下部设置机架;脱皮机构由设置在机箱内的定子及转子组成,转子通过转 子轴与机箱铰接,定子套置于转子外部并与机箱固联,定子与转子同轴,其相临表面间保持距离; 动力系统由传动轮、动力机以及传动联接件组成;输料装置由输料管构成;在所述内齿圆锥管大 端一侧机箱端板上设置出料管。本实用新型实现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加工效率高、节能等特 点。3、一种自动剥豆机,主要由进料、导向、剥豆和出料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大小挤压滚 轮是由一段段圆锥面组成,在大滚轮和机壳之间由二

5、块侧隔板,一块纵隔板和机壳内侧组成一个 贮料槽,在贮料槽高度方向每隔一相等间隔将侧隔板开通,在开通处设置摆动叉,在贮料槽顶端 进料口处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三角棱柱形导向块,在导向块底部安装疏通针。还有很多这样类似 的产品。四机构方案评价评价指标具体项目机械方案评价12A运动性能1、运动规律、轨迹2、运转速度、运转程度可以较好B工作性能1、效率咼低2、使用范围可以较好C动力性能1、承载能力2、传力特性3、振动噪声可以较咼D经济性1、加工难易2、维护方便性较好较好3、能耗大小E1、尺寸结构紧凑2、重量较好较好3、结构复杂性第一种方案:这种方案中的大豆去壳机械是使用电动机带动曲柄摇杆运动,使曲柄摇杆快

6、速 旋转,驱动摇杆棒槌快速往复的摆动,从而带动落板挥动,做类似人体手臂的挥动,不停敲击豆 杆,从而使大豆从豆荚中脱离出来。效率比较高,使用范围也比较广,结构不是非常的复杂,尺 寸也不是很大,不会占用很大的地方,属于小巧型的东西。第二种方案:这种方案工作原理跟第一种差不多,也是使用电动机带动曲柄摇杆运动,使曲 柄摇杆快速旋转,驱动摇杆棒槌快速往复的摆动,从而带动落板挥动,做类似人体手臂的挥动, 不停敲击豆杆,从而使大豆从豆荚中脱离出来。效率比较高,使用范围也比较广,结构不是非常 的复杂,尺寸也不是很大,不会占用很大的地方,属于小巧型的东西。但是,它相对于第一种方 案来说,设计更好,因为它在可移动

7、车体上是使用的万向轮,它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而且转动 非常灵活,可以再很大范围内移动。这样使的大豆去壳机械工作时效率更高,而且移动更灵活, 范围更广。所以第二种方案相对于第一种有优势。五两种方案的机构(结构)构型(要求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或示意图;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六确定最佳方案并阐述所选方案功能及工作原理第二种方案为最佳方案。它是一种利用曲柄摇杆的急回特性以及摇杆的往复摆动,使棒槌敲 打大豆是大豆从豆荚中脱离。工作原理是它由电动机带动曲柄快速旋转,驱动摇杆棒槌快速往复 的摆动,从而带动落板挥动,做类似人体手臂的挥动,不停敲击豆杆,从而使大豆从豆荚中脱离 出来。可移动式车体上装有手推柄,车身上装

8、有万向轮,方便棒槌机灵活移动,完成大范围内的 豆荚敲打。七结构设计装配体八本项设计的创新点1、大豆去壳机械免除过去农民直接手动棒打大豆杆,减轻他们劳动量,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劳 动效率。2、车身上装有万向轮,可使车子能向各个方向灵活的移动,完成大范围内的豆荚敲打。3、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无需培训操作人员,只需握住扶手推车前进即可,老人小孩均可使用。4、由电动机带动,无污染,环保性好。九本项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用:大豆去壳机械可用于农忙时期大豆的收割去壳,减轻农民的工作量,在农忙时期能轻松一 下。一些需要大豆的工厂也可以使用。豆制品加工厂也能使用。发展前景:可在农村中推广,一些需要大豆的工厂也可使

9、用。用这种机械可使生产效率提高,减 轻劳动量,减少很多劳动力,从经济方面来说有很好的作用。公司在效益方面有提高。十完成此次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的收获和体会经过这次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学习,我从中获益良多,我自己单独完成了一个产品的设计,感觉非常的有成就感。我从想课题到建模最后到完成的整个过程,虽然也有同学老师的帮助,但 大部分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次设计不仅锻炼了我思考的能力,也开拓了我的创新思维。我也重 新将以前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学习了一遍,在建模中运用了 SolidWork,让我对SolidWork的运用更加熟练了。总之,通过学习,我有很多的体会。一开始设计时就为想课题而费脑筋,以

10、前从未搞过创新设计,该做点什么让我想了很久,设 计的东西必须要能运动,最终决定做这个大豆去壳机械。好不容易想好题了,可一时之间不知该 如何下手,没有一个范例在,只能靠自己想象,然后一步步摸索出来,开始建模时我们没有范 例,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去设计,尺寸什么的寸什么的都是自己定义,画零件图时,尺 寸开始都是自己随便定的,没考虑太多,只想着先画出来看看,等到装配的时候就出现 问题了,一些尺寸都对不上,但装配后有了一个大概的根据,于是再把零件图的尺寸重 新定义,最终装配时问题就少了很多。一开始我设计的大豆去壳机械是第一种方案,那 个轮子的转动很不方便,最终决定选第二种方案。我设计的大豆去壳机械由于连

11、杆长没 选好,从而不能灵活的运动,我不得不又回过头去重新设计连杆,幸好是小问题。历经 艰辛后终于完成,突然发现连接时忘了装螺钉了,又把螺钉画了再装配,最终成功设计 出来了。一开始画的时候问题一个一个的,让我觉得很烦,最终通过向老师同学请教,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顺利的把它完成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设计实习,再难再累我们都可以坚持下来了,看到自己制造的作品,内心 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拿着那份沉甸甸的东西,内心的喜悦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的,所以经历了这 一次的设计之后自己也总结了很多过去对知识学习的不足,并且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一个明 确的目标,成为一个工程师多么不容易,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充 实自己。我相信这一次的实训一定会给我在今后的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础,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 一份动力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