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7472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伴我成长【课前热身】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寻找一个经典的场景表演一下,要求:展现出师生交往中存在的发人深省的一些问题通过同学的表演,你的体会是怎样的。【自学提示】一、自主阅读P47-49【师生交往新观念】部分,结合自学提示,完成学习目标1、21.我们这样看待与老师的关系:a 管理者(老师)与被管理者(学生) b 猫(老师)与老鼠(学生 ) c 领导与被领导 d求教的蒙恩者 e 合作伙伴,朋友 场景一: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个代课的老师,在一天下午自习课上搞了一次小测验,成绩合格者下午放学可以回家。放学后,我没有走,我想看看老师给补课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题目,就跑到后窗去看。由于看不清楚,

2、加上我戴了一顶有沿的帽子,只好把帽檐转到脑后,额头帖在后窗的玻璃上。不巧,被老师发现,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就开始批评,根本不容辩解。还让我写检讨。好在他只给我们代几节课,没有对我以后学习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从P47读至P48中段)。不同的关系会影响我们的交往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交往的结果。结合场景一或你的亲身经历说一说我们与老师交往的现状怎样。 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 2.“不是我不想跟老师讲真话,是我不敢;不是我不想学习好,实际我比老师更着急;不是我不想改掉坏习惯,是老师没给我机会;”大家肯定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可是没地方说。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 而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从P48

3、中段至P49末)(练习见13)二、结合自学提示,自主阅读P50-53【共筑师生情感桥梁】部分,然后小组交流,完成学习目标3 3.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要怎样做? (P50第一段)a。 b。 c。 4.沟通的方法:a。 b。 c。 5.交往的礼仪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开展师生交往活动呢?网络、热线、周记、书信、交谈 (练习见47)(最后祝大家在师生的交往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成为受益者。)【夯实基础】1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 。我放弃敌对、仇恨而选择同情和爱A.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B.理解的基础上C.互相帮助的基础上 D.教学的基础上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 。A.上、下级的关系 B.管与被管的关系C. 平

4、等的、亲密的、朋友的关系 D.哥们儿关系3(多选)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 。A.人格平等 B.互相尊重 C.互相学习 D.教学相长4一切交往的前提是 。A.讲究礼仪 B.主动沟通 C.换位思考 D.乐观向上5下列属于对老师有礼貌的是 。A.自由出入老师的办公室 B.见到老师主动问好C. 见到老师远远躲开 D.上课不经老师同意,随便发言6. 下列行为能体现对老师尊重的是 。A.对老师不理不睬 B.背后议论老师 C.给老师起绰号 D.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7.在思想品德课上,张华在讲话,同桌李凯提醒他注意听讲,老师误以为是李凯违反课堂纪律,对李凯进行了严厉批评。李凯觉得很委屈。这时,李凯的正

5、确做法是( )A、记在心中,以后上课故意与老师作对B、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发生冲突C、选择恰当的时机,主动找老师解释清楚 D、让张华去向老师说明情况【能力提升】我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对怎么办?(1)课堂上,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致时: (2)老师因不明真相错怪你时: (3)老师当众粗暴地批评你时: (4)当老师严格要求你时: 【拓展延伸】王老师经常和学生李伟带领的足球队踢球,李伟特欣赏王老师,把他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老师无话不说,人前人后总是那句:“我和王老师是铁哥们儿!”还经常随便出去王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1)请指出李伟不妥之处,并提出具体的建议。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2)你认为老师这个“朋友”和同学之间的朋友有何差异?(3)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理解。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