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57322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新课标专题5 第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第一部分 必修内容 专题五第2章一、选择题1(2014安徽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故选A。2(2014全国大纲卷19)195

2、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时间,依据题干中时间1958年以及材料中“亩产36956斤”的信息说明人们急于改变当时落后的面貌,故本题选择D项;A项是1953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说法不符合实际;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4

3、海南24)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材料“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的信息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有很大渊源,这与新中国“一五”计划有关,故D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

4、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4(2014新课标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C解析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

5、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统销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D项错在“劳动力”上。5(2014北京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单干、互助、小组、大组,特别关键的是合作社。这一发展变化过程,正是三大改造时期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故应选C。6(2014山东16)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

6、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与“左”倾思想。所给材料对“大跃进”进行了正面的评价,仍受“左”倾思想影响,没有对“大跃进”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没有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也就说明A、B、D三项的说法错误,排除。从所给材料看,显然是肯定了“大跃进”运动,故答案为C项。7(2014新课标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

7、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析19531957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正是为了服务于这一中心,B项正确。题干中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特别大的灾害,排除C项;1952年恢复经济的任务完成,排除D项。8(2014江苏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

8、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答案D解析材料中“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正是自己闯出了一条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新路,符合题干意思,故选D项。9(2014福建17)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答案A解析A项尼克松下台后,曾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出现波折,符合图示。B项错误,并没有持续增

9、长。C项“文革”于1976年结束,1976至1977年下降了。D项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没有消除波动。10(2014江西4月联考)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以贩卖牛仔裤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家开始创业历程;1992年后,中国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第二次创业高潮;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国出现了以海归和因特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创业高潮。中国出现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A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B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0、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材料中明确了时间及发展阶段的特征,结合各个阶段的重大决策进行判断。11(2014嘉峪关)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答案B解析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最终使

11、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而邓小平则主张在中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应选B。12(2014延边)“20世纪50年代以前,“狗剩”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援朝、跃进、继红、文革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材料反映了()A名字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B政治事件影响着社会意识C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D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答案D解析A项错误,名字只是一个指代符号,但是这个符号是和时代环境密不可分的;B项错误,材料并非仅仅是政治事件的影响;C项错误,文化素质是影响名字使用的一个方面

12、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时代变迁的影响,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2014海南29)材料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和增长了知识,同时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美方提到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

13、立共同家庭”,就更不可思议。中方代表团将谈判内容上报中央后,邓小平作了“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的批示。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方代表最初认为美方“合资经营”的提议不可能实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答案(1)原因:“文革”结束不久,仍受“左”的思想禁锢;长期封闭,缺乏信任,对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缺乏了解。(2)作用:引

14、进了国外的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带来观念改变,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14(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相关情况统计表一时期战国中晚期西汉末唐宋明清中叶粮食亩产量(公斤/亩年)180.0132.0170.6154.5173.0183.5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460.5496.5628.0579.5559.0314.0劳动生产率(公斤/劳动力年)1659.01789.02262.02087.52013.51131.0表二(公斤/亩)年份播种面积亩产耕地面积亩产1931年107.9135.51932年115.6147.71933年114.6146.41934年101.4130.51935年108.2139.11936年116.3146.11946年108.8136.61947年93.8120.01949年68.588.8表三19091918年19241929年19311937年19381947年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256.0314.525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