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57291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一、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网吧等娱乐场所常存。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学校 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管理,缺乏自制力,不少人迷上了网 络游戏、网络交友等。2、不卫生的摊点、餐馆、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管制刀具等危及 学生身心健康的经营场屡禁不绝。学生的钱是最好赚,为追求利润, 众多的商贩不顾及社会影响和学生安全,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甚 至过期、变质、腐败食品以及不符合规定的淫秽、色情、暴力书刊、 影音光盘、口袋书、管制刀具等一切能赚钱的物品,很多学生在“嘴” “玩”上花了很多功夫,而影响了学业。针对这一现象教育局与学校 多次联系城管等职能部门进行整治,

2、例如第四中学侧门小摊小贩不但 没有取缔,城管还向其收费使其合法。3、校外寄住学生仍是安全隐患焦点。校外寄住学生点多,分布 面广,寄住户主也多种多样,有的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的,有疏忽大 意,应付检查,学校也没有如此之多的老师进行跟踪管理,导致了个 别不自觉的学生长期夜不归宿,在外游荡,有的甚至受到社会不法人 员的威胁,并且校外寄住学生长期失去监管,学生夜间抽烟、上网的 现象也逐渐突出。4、不法车辆、超员超载车辆、家长接学生车辆云集。在晚自习、 星期五下午放学期间,大量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等, 云集校园周边,学生和家长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险情时有发生。 加之一些摩托车主、中巴车主赚

3、昧心钱,往往不顾学生安全,严重超 员超载,造成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和交通堵塞。二、校园周边环境产生问题的原因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殿堂,但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世外桃 源。都说学生的钱最好赚,这就造成了校园特殊的商业性,有学校的 地方就有商机,因此校园周边,挤满了小商小贩,摆摊点以及各类网 吧和电子游戏厅、书摊、音像店、台球厅、洗浴、餐饮、歌舞厅等场 所。到了课间、午休、放学时间,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加上小商小 贩拥堵校园周边及主要街路,人流熙攘、无论是治安管理还是交通疏 导都十分艰难。另外,在早晚上下学期间,大量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 用车等,云集校园周边,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流就在各种车辆的

4、空 隙中穿行,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1、学校加强内部管理一是督导学校成立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领导小组。各校成立以校长 为组长,以主管安全副校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全体教职员 工为组员的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领导小组,下设护校队。二是认真梳理并调整学校现有的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值日人员,专 门成立护校巡逻队,并要求门卫人员落实24 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治 安保卫和巡逻防范工作。三是学校自身经常组织开展有效地思想教育,专项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抵制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的诱惑。2、依托公安机关加大治理、打击力度一是各校坚持聘请辖区内派出所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深入 校园开

5、展法制教育和宣传。以责任区民警为主要力量,保证一校一警, 经常深入校园,做到学生能经常见到警察,同时针对青少年法律意识 淡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的现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身份, 组织开展专门的法制辅导讲座,将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到典型案 事件中进行讲解,树立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二是经常性的开展安全 隐患排查活动。经常性地对学校及周边人员集中场所开展以“防火、 防盗、防安全责任事故”和管制刀具、危险物品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 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一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限期解决,切实保 障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矛盾纠纷的化解和

6、重点 人员的管控工作。经常性的在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化 解矛盾纠纷,并联合学校对在校学生的表现进行梳理,列出表现差, 有不良喜好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经常与社会闲散人员、不良青少年结 伙的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帮教和定期回访,与其家长和老师长期形成 联系制度,有针对地开展工作,教育、引导其走上健康成长之路。四是整治学校周边重点场所,清理相关车辆。在对学校周围的流 动人口、租赁房屋和中小旅馆强化日常监督的同时,针对校园周边的 店铺、书摊点开展联合治安整治,坚决查处涉黄涉赌涉毒问题,净化 文化环境。根据辖区校园周边交通实际,制定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整 治方案,与交警联合办公,开展联合执勤,重点清

7、理学校门口车辆乱 停乱放、超速行驶等问题,确保师生出行安全。五是落实工作汇报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动员广 大教职工、学校安保力量投入学校安全防范工作中,以派出所牵头, 定期召开派出所、学校两方联席会,分析和总结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 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特点和原因,积极探索寻求学校、公安机关共同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形成预 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3、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长治久安一是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定 期召开工作汇报会、座谈会通报情况,加强与学校及学生家长的联系, 积极开展定期回访工作,反馈治安信息,从而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增 强工作的针

8、对性。二是建立警校共建制度。采取民警包干和学校自行管理相结合的 方式,指导校方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警校联谊、座 谈会和组织讲座等形式,巩固和加强公安机关与学校的共建关系,与 学校共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措施第二篇: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 环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 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 决心。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平安校园,关系到家庭的和谐、 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城区学生已大多是独生子女,随

9、着择校择园问题 的出现,处于闹市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近些年社 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作为私人交通工具的小汽 车已基本取代了过去的自行车,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已成为大多数家 长的首选。上下学期间,大量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等, 云集校园周边,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流就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 行,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城区主要街道车辆拥堵现象。校园周边 存在也环境杂乱、人群密集、商贩众多、社会闲杂人员混杂其间、矛 盾纠纷滋长等诸多问题。几年来,中央、公安部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先 后召开多次会议、部署多项措施进行校园周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 治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势仍然

10、还不容太过乐观,广大民警及交警在校 园周边整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形势依然严峻。一、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 不卫生的摊点,学生的钱是最好赚,为追求利润,众多的商贩 不顾及社会影响和学生安全,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甚至过期、变 质、腐败食品等一切能赚钱的物品,很多学生在“嘴”“玩”上花了 很多功夫,滋养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而影响了学业。2. 社会闲散人员、不良青少年敲诈欺负弱小同学,偷窃,打架, 逃学等现象,便悄然滋生。3. 家长接学生车辆云集。上学、放学期间,大量的私家车、接送 学生专用车等,云集校园周边,学生和家长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 险情时有发生。加之一些摩托车主、电瓶车车主,往

11、往不顾学生安全, 违章驾驶,造成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和交通堵塞。4. 即使发生特殊险情,消防车、120 急救车等也无法正常行驶, 会酿成严重后果。二、1.成立工商、城管、公安、文化等联合执法队伍,建立长效 机制,坚持不懈抓校园周围环境整治工作,确保长治久安。2. 把校车工程确实落到实处。针对一些学校怕麻烦对校车不积 极,家长对公共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只顾自己方便的问题。加大对校 车工程宣传力度,抓校车工程的落实。3.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严格学籍管理,控制学生流失,采 取积极有效地措施,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成为“流生”。4. 学校自身经常组织开展有效地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抵制校园周边不良环

12、境的诱惑。5. 交警部门严格清理校园周围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问题,对校园周围路段实施分时间段的交通管制,严格控制车辆通行。6.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方便、高效的运营从而有效改善交通环 境。7. 家长和学校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良 好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第三篇: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措施和对策社会治安,关系国家的 稳定与发展,而学生则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但在教 育发展的同时,不少校园周边存在环境杂乱、人群密集、商贩众多、 社会闲杂人员混杂其间、矛盾纠纷滋长等诸多问题。几年来,中央、

13、 公安部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多次会议、部署多项措施进行校园 周边整治,XX年5月3日,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 xx 同志作出 了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指示。几年来校园 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势仍然还不容太过乐观,近期,又 发生多起严重侵害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个人极端事件。公安派出所作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处在校园周边整治工作的最前沿。为 此,结合我校实际仅就派出所在校园周边整治工作中的感受,从影响 校园周边环境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略述己见。一、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闲散青年在校边游荡

14、、聚集。在学校周边,经常可以见 到一些染各种颜色头发、口叼香烟,手上、身上刺青的社会青年。他 们的年龄一般在 1520 岁之间,大多属辍学(逃学)或无业青少年, 三五成群。这些人长期以来将学校周边地带作为他们的活动场所,每 天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既不上学又无正当工作,有时甚至在校门口 拦截学生“要烟钱”、收“保护费”、“追求”女学生。他们的存在极 大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 响,也使不少学生走上了失足犯罪的道路。2、网吧等娱乐场所常存。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学校 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管理,缺乏自制力,不少人迷上了网 络游戏、网络交友等,有的面对各种

15、各样的游戏,形形色色的网站, 就再也无法挣脱网吧之“网”。在这些“网吧”还有一些社会青年, 他们以网吧为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势力,因此敲诈欺负弱小同学, 偷窃,打架,逃学等现象,便悄然滋生。3、不卫生的摊点、餐馆、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管制刀具等危及 学生身心健康的经营场屡禁不绝。学生的钱是最好赚,为追求利润, 众多的商贩不顾及社会影响和学生安全,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甚 至过期、变质、腐败食品以及不符合规定的淫秽、色情、暴力书刊、 影音光盘、口袋书、管制刀具等一切能赚钱的物品,很多学生在“嘴” “玩”上花了很多功夫,而影响了学业。4、校外寄住学生仍是安全隐患焦点。校外寄住学生点多面广, 寄住户

16、主也多种多样,有的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的,有疏忽大意,应 付检查,学校也没有如此之多的老师进行跟踪管理,导致了很多不自 觉的学生长期夜不归宿,在外游荡,有的甚至受到社会不法人员的威 胁,并且校外寄住学生长期失去监管,学生夜间抽烟、上网的现象也 逐渐突出。5、不法车辆、超员超载车辆、家长接学生车辆云集。在下晚自 习、星期五下午放学期间,大量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 等,云集校园周边,学生和家长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险情时有 发生。加之一些摩托车主、中巴车主找昧心钱,往往不顾学生安全, 严重超员超载,造成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和交通堵塞。二、校园周边环境产生问题的原因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殿堂,但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世外桃源。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这就造成了校园特殊的商业性,有 学校的地方就有商机,有商机就有市场,因此校园周边,挤满了小商 小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